危險信號:日本企圖發展攻擊敵國能力,前防衛相妄稱“憲法允許”

5月25日,日本自民黨所屬的安全保障調查會與國防小組召開聯席會議,會上通過了對於新《防衛計劃大綱》和《中期防衛力整備計劃》的建議。這兩份文件將在今年底由日本政府最終敲定。

由於自民黨是當今日本的執政黨,並在日本國會佔據超過半數的席位,因此由自民黨通過的上述防衛建議將最終變成國會決議案,併成為日本政府關於防衛工作和指針。

危險信號:日本企圖發展攻擊敵國能力,前防衛相妄稱“憲法允許”

圖:日本自民黨召開安全保障與國防聯席會議

據報道,日本自民黨通過的新政策建議,主要內容是:購置最尖端隱形戰機F-35B和探討擁有對敵基地反擊能力,建議購置可從敵方射程範圍之外反擊的遠程巡航導彈;儘快部署(2023年前)陸上部署型導彈攔截系統“陸基宙斯盾系統”,加強導彈防禦;研究旨在有效防衛太空及網絡空間的“網絡攻擊能力”。

其中,部署艦載型F-35B最新戰機,主要為應對包括釣魚島在內的西南諸島防衛;所謂對敵基地(即國家)反擊能力,定位為發生針對日本的導彈攻擊時,為削弱對方發射能力而打擊敵方基地的能力。這些建議的軍事指向性和目標國家,幾乎一目瞭然。

據悉,上述政策建議最快將在5月內提交給首相安倍晉三。

危險信號:日本企圖發展攻擊敵國能力,前防衛相妄稱“憲法允許”

圖:艦載型F-35B戰機

報道稱,在日本自民黨的最新建議中,將之前提出要求引進的“多用途防衛型航母”,改為“多用途運用母艦”,稱主要用於防空和災害時救援,淡化其進攻性,以掩人耳目。

自民黨的政策建議,是要求在質與量兩方面擴充日本的防衛能力,同時要求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簡稱北約 NATO)成員國軍費開支佔國內生產總值(GDP)2%為參照標準,確保“必要且充分”的防衛預算。這意味著日本的防衛開支將增長一倍。

如果上述政策建議得以落實,日本將變身為具有軍事攻擊能力的國家,具有對敵方軍事基地(即國家)的攻擊能力、導彈防禦及太空防禦能力(即彈道導彈防禦能力)、網絡攻擊能力。

顯然,上述攻擊能力的建設違反了日本法律規定的“專守防禦”原則,意味著對日本所謂“和平憲法”的突破。

日本共同社5月27日報道稱,關於對敵基地反擊能力,擔任自民黨安全保障調查會長的日本前防衛相中谷元向媒體詭辯稱“憲法是允許的”。受到日本輿論的關注。

危險信號:日本企圖發展攻擊敵國能力,前防衛相妄稱“憲法允許”

‍ 囷:日本前防衛相中谷元

日本防衛省消息人士就此評論稱,擁有對敵基地的攻擊能力需要大規模裝備體系,不僅包括射程較長的巡航導彈,還有鎖定他國導彈基地的偵察衛星、讓對方防空雷達失靈的電子攻擊機等,這對日本並不現實。

對於日本執政黨及國會議員討論發展對敵攻擊能力,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國會答辯時進行了反覆否認,稱“根據日美職責分工,日本依靠美國的攻擊力,沒有考慮改變分工”。

此前曾對擁有進攻能力態度積極的現任防衛相小野寺五典,目前與安倍保持一致口風,極力避免給日本及國際社會造成“日本已經改變了專守防衛政策的“誤解”。

雖然日本官員在防衛政策解釋上與國會議員及政黨建議保持距離,避免刺激周邊國家,但是日本政壇目前對軍事進攻能力的孜孜以求,又豈是周邊國家對日本的“誤解”可以解釋的。

危險信號:日本企圖發展攻擊敵國能力,前防衛相妄稱“憲法允許”

圖:日本“出雲號”直升機航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