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合同備案、存證成P2P監管硬性要求,20平臺接入國家備案平臺

《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第二十二條 “各方參與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需要對出借人與借款人的基本信息和交易信息等使用電子簽名、電子認證時,應當遵守法律法規的規定,保障數據的真實性、完整性及電子簽名、電子認證的法律效力”,對全國各地網貸平臺使用的電子合同做出了規範性要求。在各地頒佈的網貸備案管理辦法中,幾乎無一例外都提到了對網貸平臺電子合同及業務數據存證合規性的要求。對P2P網貸行業來說,落定權責,完成電子合同備案,實現合同存證,也成了P2P平臺迎接監管的一項硬性要求

近年來,P2P網貸平臺跑路等惡性事件頻發,而互聯網上留存的電子合同數據很容易被篡改和偽造,存證和取證的真實性受到質疑。隨著網貸行業“1+3”(一個辦法三個指引)監管制度體系完成、《關於做好 P2P 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整改驗收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相繼發佈,被業內稱為史上“最嚴”的監管。按照《通知》規定,各地在2018年4月底之前完成轄內主要P2P機構的備案登記工作、6月底之前全部完成,通過備案意味著拿到了P2P的一個入場券,但備案無法完成可能意味著將被淘汰。在各地頒佈的網貸備案管理辦法中,幾乎無一例外都提到了對網貸平臺電子合同及業務數據存證合規性的要求,這又是為什麼呢?業內專家表示:目前,網貸平臺使用的基本都是電子合同,備案要求中有這一項,就是想抓住簽約這一關鍵,把合同落成法律證據,這對後續的糾紛責任劃分、處理都有極大好處。P2P黑板報瞭解到電子合同備案主要意義在於,可以為用戶和互金平臺之間的司法糾紛提供電子證據,解決了當前互聯網環境下用戶缺乏可靠憑據的問題。在當前依法治國的大環境下,電子合同備案有利於保護用戶的合法權益,日益引起監管部門、互金企業和用戶的重視。

基於此,國家電子合同備案平臺平臺以賦予電子合同法律效力為目的,以保護互聯網金融投資者權益為目標,應用非對稱加密+數字簽名+時間戳等信息技術,為互聯網金融平臺與投資者之間搭建一個共同信任的電子證據備案平臺,開啟了互聯網金融信任機制的新篇章。國家電子合同備案平臺具備的優勢:權威性國家平臺,客觀中立,具有強大的技術支撐和智力支持安全性高級別加密傳輸保護、完整性鑑別、分佈式存儲隔離和安全防護保障,保證數據安全可追溯性所有交易記錄均可追溯,可快速出具密碼學證明,有效界定各方責任便捷性對接公證處和仲裁委,建立專用取證通道,實現一站式的備案公證和網絡仲裁3月21日國家互聯網金融安全技術專家委員會發布消息,國家電子合同備案平臺與國家信息中心電子數據司法鑑定中心完成了司法鑑定系統對接,通過國家電子合同備案平臺的用戶可實現網上一鍵申請司法鑑定。國家電子合同備案平臺採用身份鑑別、非對稱加密、分佈式存儲等技術保障證據真實完整;司法鑑定中心對符合法律規定原件形式的電子數據予以認可,並出具鑑定報告。此次系統對接將進一步增強電子合同的證據效力,方便快速解決糾紛,高效保障用戶合法權益。P2P黑板報獲悉國家電子合同備案平臺正式公佈試點備案接入平臺名單:旺財谷、鳳凰眾籌、翼龍貸、真融寶、洋錢罐、聯連普金、樂錢、匯聚融達、友貸邦、恆易融、雍和金融、愛投資、中望金服、湧泉金服、阿朋貸、溫都金服、橙天金融、新聯在線、胖胖豬、華鎮金服20家試點電子合同備案接入平臺。

P2P黑板報獲悉國家電子合同備案平臺優勢在於:第一,國家平臺立場中立,不受商業利益操縱,有利於用戶數據安全,不被竊取和濫用;第二,採用了備案各方認可的機制,司法效力強;第三,擁有國家平臺優勢,正在與公證處、司法鑑定中心、仲裁委等司法機構打通全證據鏈條。目前該平臺已通過發改委司法鑑定中心的司法鑑定。國家電子合同備案平臺是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CNCERT)設立的第三方獨立技術平臺,平臺以賦予電子合同法律效力為目的,以保護互聯網金融投資者權益為目標,提供互聯網金融的電子合同備案服務,能有效避免後期因電子合同被篡改、丟失而引發的糾紛,確保平臺和用戶的交易安全。目前主要應用於互聯網金融平臺及其用戶簽訂電子合同的備案存證。

投資永遠是收益和風險成正比,風險意識最重要,投資之前先學習,不瞭解,看不懂,不投資。

實現資產翻番需要多久:

根據理財投資七十二法則,我們不難算出時下主要理財渠道實現資產翻番所需時間:

1.儲蓄:現在1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是1.5%,本金翻一番需用時間:72÷1.5=48年。

2.股票:股市風雲變幻大家已經感受過了,不同於固定收益類投資,股市是動態的,長期來看,股民中7賠2平1賺的格局永遠不會變。

3.餘額寶:按餘額寶最近的收益2.5%計算,本金翻番的時間為:72÷3≈24年。

p2p:年化收益率10%左右,本金翻番的時間為:72÷10≈7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