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溝!小米8 SE-小米8-小米6X-紅米Note 5拍照對比

新的ISP和MIUI 10,是小米拍照新舊時代之間的鴻溝。

這次拍照對比的主角是小米8 SE,為了看看這臺首發驍龍710並用上IMX 363的準旗艦,其拍照水平如何,對手包括了小米6X、紅米Note 5和當家新旗艦小米8,希望能幫到正為了拍照而糾結的用戶。

這次和以後的樣張對比,原張都會上傳到愛搞機的樣張庫中,歡迎常來看看。若在愛搞機官網瀏覽,可以點擊圖片查看大圖。所有手機都是默認的自動模式,樣張對焦點都是正中間。

硬件與分析

鴻溝!小米8 SE-小米8-小米6X-紅米Note 5拍照對比

根據照片的生成過程排序分析,這幾個參賽選手放在一起,其參考性比較有趣:

  1. 傳感器與光圈(都是越大越好):除了小米6X是1.25μm外,其餘都是1.4μm級別的產品。當中小米8/8 SE的IMX363,又比紅米上那顆三星S5K2L7先進一些;單位尺寸最小的小米6X卻有最大的光圈,小米8 SE沒有光學防抖,而且光圈也比小米8小;
  2. ISP(圖像信號處理器):紅米Note 5雖然是驍龍636,但ISP、DSP都和小米6X上的驍龍660一致;小米8 SE要高一階,驍龍710的Spectra 250 ISP,是驍龍845上那顆Spectra 280的同代產品;
  3. 算法與系統:截稿到6月7日,紅米Note 5和小米6X都是MIUI 9.5.7穩定版的系統,而小米8/8 SE都是MIUI 10.5.30開發版(量產機是MIUI 9)。在這兩代系統之間,小米更新了自己的拍照算法,期間還有小米MIX 2S和小米8 兩臺DxOMark的百分相機。

考察項目與標尺

鴻溝!小米8 SE-小米8-小米6X-紅米Note 5拍照對比

手機拍照最核心的是拍照體驗和成像效果,影響體驗的主要是:取景流暢度與成片一致性,取景框有否延遲/拖影/掉幀/噪點滿屏等問題;速度,包括對焦速度、快門響應、成像速度;成片率,手抖毀片的幾率;智能程度,能否識別大光差和弱光場景,自動觸發HDR和夜景模式。

而成像效果主要包括:

  1. 白平衡與測光:在日光/燈光/弱光與極弱光等眾多場景,白平衡(畫面顏色風向)和明暗程度,能否接近肉眼所見;
  2. 寬容度:即同時展現明暗處細節的能力,對於手機來說,這基本等同於HDR效果,包括處理力度大小、處理是否自然和諧、合成後有否出現鬼影、白平衡跑偏和辨析力下降等問題;
  3. 辨析力:
    粗略可以理解為清晰度,得同時兼顧畫面銳度、細節和自然程度;
  4. 剩下的考核內容方面包括噪點控制、色彩飽和度、鏡頭素質(包括邊緣劣化控制、抗眩光、霧化控制、廣角與枕型畸變控制等)等眾多內容。

好的拍照有客觀的標準,但近年手機成像的高飽、高對比和濾鏡化,表明主流開始往討好眼球的方向發展。連iPhone都開始偏離正式還原的路線,還有各種徠卡和AI濾鏡出現,讓相機拍照增加了“審美玄學”的色彩。

但面對同一套對比樣張/同一個客觀事實,評價體系、喜好和觀念不同的人,難免會有不同,甚至相反的看法。對於不同用戶,不同項目的比重是完全不同的:喜歡放大掃描的數毛黨肯定會把辨析力擺在第一位,且比重很高;主要用於朋友圈曬照的話,就應該更看重寬容度、白平衡、飽和度等項目;最終呈現出來的效果,大家喜歡就好,著重瞭解自己關心的部分即可。

拍照體驗、廣角、HDR與長焦

小米8 SE的拍照界面、成像速度、快門響應等體驗,都和小米8很接近,只是它沒有光學防抖,取景框沒有小米8那麼穩,弱光成片率要低一些。小米6X沒有全像素雙核對焦,弱光點光源場景容易拉風箱而且合不上焦。而紅米Note 5對焦沒問題,但多幀合成的速度偏慢,容易手抖而出現鬼影。

鴻溝!小米8 SE-小米8-小米6X-紅米Note 5拍照對比

左側對齊時,小米6X右側的視野要小一截

小米的EXIF沒有提供可靠的等效焦距信息,但實際成片可以發現,小米8 SE不但光圈、鏡頭模組(都是歐菲光)都與紅米Note 5高度接近,甚至連大廣角的設定都是一樣的。它們的廣角比小米8要大一些,更是比使用“長焦”鏡頭的小米6X大一截。

鴻溝!小米8 SE-小米8-小米6X-紅米Note 5拍照對比

放大5米外的景物,等比放大

大廣角的優勢是視野大,但同樣的物體在照片上會小一些(即單位景物能分到的像素更少,效果如上圖),辨析力會吃虧一些。

因為在小米MIX 2S和小米8上都有“自動HDR導致弱光表現下降”的先例,所以這次特意在弱光下,對4臺機器開啟和關閉自動HDR的效果進行對比:

鴻溝!小米8 SE-小米8-小米6X-紅米Note 5拍照對比

紅米Note 5開啟與關閉HDR對比

鴻溝!小米8 SE-小米8-小米6X-紅米Note 5拍照對比

紅米Note 5開啟與關閉HDR對比,放大(注意光源處與暗部)

紅米Note 5的自動HDR也會影響弱光表現,但沒有小米8系列明顯。其觸發HDR之後,高光壓制和噪點控制更好,但犧牲了部分暗部細節。這裡沒有明顯的優劣,喜歡辨析力的就選擇關閉自動HDR,喜歡看清楚光源和畫面純淨度就選擇打開自動HDR。

鴻溝!小米8 SE-小米8-小米6X-紅米Note 5拍照對比

小米8 開啟與關閉HDR對比

鴻溝!小米8 SE-小米8-小米6X-紅米Note 5拍照對比

小米8 開啟與關閉HDR對比,放大(注意光源處與暗部)

小米8的弱光自動HDR特性,估計看過愛搞機拍照對比的讀者都比較熟悉了。自動HDR觸發之後,雖然光源處的高光壓制不錯,噪點塗抹更徹底,但暗部細節丟失嚴重,已經屬於得不償失的地步了,建議弱光場景直接關閉自動HDR。

鴻溝!小米8 SE-小米8-小米6X-紅米Note 5拍照對比

小米6X開啟與關閉HDR對比

鴻溝!小米8 SE-小米8-小米6X-紅米Note 5拍照對比

小米6X開啟與關閉HDR對比,放大(注意光源處與暗部)

鴻溝!小米8 SE-小米8-小米6X-紅米Note 5拍照對比

小米6X開啟與關閉HDR對比,放大

小米6X的弱光自動HDR表現和紅米Note 5接近,同樣是建議用戶根據自己喜好決定是否保持自動HDR打開。

鴻溝!小米8 SE-小米8-小米6X-紅米Note 5拍照對比

小米8 SE開啟與關閉HDR對比

鴻溝!小米8 SE-小米8-小米6X-紅米Note 5拍照對比

小米8 SE開啟與關閉HDR對比,放大(注意光源處與暗部)

鴻溝!小米8 SE-小米8-小米6X-紅米Note 5拍照對比

小米8 SE開啟與關閉HDR對比,放大

小米8 SE的情況最特殊,其在弱光下,自動HDR觸發不像另外3臺機器敏感,上面的兩個測試場景中都沒有觸發。這就不用煩惱自動HDR的開關了。

4臺機器中,僅有小米8有長焦副攝,放大對比,自然是沒有什麼可比性了:

鴻溝!小米8 SE-小米8-小米6X-紅米Note 5拍照對比

2倍放大對比

鴻溝!小米8 SE-小米8-小米6X-紅米Note 5拍照對比

2倍放大對比

當中,小米 8SE和紅米Note 5是同款副攝,這個500萬像素的S5K3E8是負責景深虛化的。而小米6X最特殊,它的2000萬像素副攝是常規焦段的。這種副攝一般是用於變焦時的數碼裁切(2000W切成1200W),或用於弱光成像(像素4合1技術),但小米6X的副攝是不參於變焦和弱光成像,依舊是用來景深虛化(很浪費),情況和一加6一樣……

日間場景

鴻溝!小米8 SE-小米8-小米6X-紅米Note 5拍照對比

日間場景1

鴻溝!小米8 SE-小米8-小米6X-紅米Note 5拍照對比

日間場景1中央上方放大

鴻溝!小米8 SE-小米8-小米6X-紅米Note 5拍照對比

日間場景1中央放大

鴻溝!小米8 SE-小米8-小米6X-紅米Note 5拍照對比

日間場景2

鴻溝!小米8 SE-小米8-小米6X-紅米Note 5拍照對比

日間場景2中央放大

鴻溝!小米8 SE-小米8-小米6X-紅米Note 5拍照對比

日間場景3

鴻溝!小米8 SE-小米8-小米6X-紅米Note 5拍照對比

日間場景3中央放大

燈光場景

鴻溝!小米8 SE-小米8-小米6X-紅米Note 5拍照對比

燈光場景1

鴻溝!小米8 SE-小米8-小米6X-紅米Note 5拍照對比

燈光場景1中央放大

鴻溝!小米8 SE-小米8-小米6X-紅米Note 5拍照對比

燈光場景2

鴻溝!小米8 SE-小米8-小米6X-紅米Note 5拍照對比

燈光場景2中央放大

鴻溝!小米8 SE-小米8-小米6X-紅米Note 5拍照對比

燈光場景3

鴻溝!小米8 SE-小米8-小米6X-紅米Note 5拍照對比

燈光場景3中央放大

弱光/極弱光場景

鴻溝!小米8 SE-小米8-小米6X-紅米Note 5拍照對比

弱光場景1

鴻溝!小米8 SE-小米8-小米6X-紅米Note 5拍照對比

弱光場景1中央放大

鴻溝!小米8 SE-小米8-小米6X-紅米Note 5拍照對比

弱光場景2

鴻溝!小米8 SE-小米8-小米6X-紅米Note 5拍照對比

弱光場景2中央放大

鴻溝!小米8 SE-小米8-小米6X-紅米Note 5拍照對比

弱光場景3

鴻溝!小米8 SE-小米8-小米6X-紅米Note 5拍照對比

弱光場景3中央放大

鴻溝!小米8 SE-小米8-小米6X-紅米Note 5拍照對比

弱光場景3中央右側放大

鴻溝!小米8 SE-小米8-小米6X-紅米Note 5拍照對比

弱光場景4

鴻溝!小米8 SE-小米8-小米6X-紅米Note 5拍照對比

弱光場景4中央左側放大

鴻溝!小米8 SE-小米8-小米6X-紅米Note 5拍照對比

弱光場景4中央放大

鴻溝!小米8 SE-小米8-小米6X-紅米Note 5拍照對比

弱光場景5

鴻溝!小米8 SE-小米8-小米6X-紅米Note 5拍照對比

弱光場景5中央放大

小結

這次對比的結果太明顯,這裡直接給出高下,由低到高:

  1. 紅米Note 5:前面這兩臺其實是比較難分高下的。
    紅米Note 5畢竟傳感器是1.4μm,而且驍龍636和驍龍660是同一個ISP,本來預想它會比小米6X強,結果小米6X也還不錯。紅米Note 5的弱光多幀合成速度一般,手抖容易有鬼影,畫面表現其實還算OK了,畢竟是1099起步的機器。整個成片風格、塗抹降噪、銳化風格都和小米6X很接近,但寬容度要更好,但弱於小米8 SE;
  2. 小米6X:它也是這幾臺裡面最特殊的,用了偏長的焦段,廣角小但辨析力因此受惠,幾乎所有場景的辨析力都能壓紅米Note 5一頭。它的傳感器單位像素尺寸最小,光線變差之後飽和度下降明顯,且曝光不足。它最大的問題是極弱光場景對焦拉風箱而且合不上焦,得用焦點鎖定或者手動模式之類的方法解決;
鴻溝!小米8 SE-小米8-小米6X-紅米Note 5拍照對比


  1. 小米8 SE:測光、白平衡、飽和度都和小米8很接近,只是8SE的基色發紅,小米8是基色發黃,但都和紅米Note 5、小米6X的風格有較大出入。受廣角所限,小米8 SE和紅米的白天辨析力小輸給小米8和6X。但光線變弱之後就是小米8/8 SE的天下了,亮度、寬容度、細節都全面碾壓,另外兩臺被打得完全沒脾氣。
  2. 但小米8 SE在細節上和小米8 還有一定距離,畢竟廣角大、光圈小一些、又沒有光學防抖。這裡有個細節是,小米8 SE在弱光下,不會像小米8 那麼容易觸發HDR而產生副作用,這個倒是挺好的;
  3. 小米8:DxOMark的105分相機,還能說什麼呢?作為國產相機的前幾名,辨析力、寬容度、弱光亮度等都非常OK,主要是白平衡準度、相機響應速度等小細節有待改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