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網貸突破七萬億大關!北上廣成交量排名前三!

5月網貸突破七萬億大關!北上廣成交量排名前三!

今日,網貸之家發佈《P2P網貸行業2018年5月月報》,網貸行業的成交量成交量為1826.6億元,環比4月上升5.53%,P2P網貸行業歷史累計成交量達到了71584.64億元,突破七萬億大關,截至2018年5月底,P2P網貸行業貸款餘額增至13113.91億元,環比增加了1.06%。

P2P逐漸改變生活方式

5月網貸突破七萬億大關!北上廣成交量排名前三!

P2P網貸行業本月待還本金為11921.43億元,較上月小幅上升。這主要是因為本月成交量的小幅增加所致,也說明行業資金流入的增加,投資人對行業發展的信心未減。

一方有資金需求,一方又資金閒置,把從未接觸過的雙方進行一個優勢上的互補,通過互聯網金融平臺進行完美對接,P2P成中國最大共享經濟。P2P在不知不覺中也改變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北上廣P2P成交量前三

5月,網貸行業的成交量成交量為1826.6億元,環比4月上升5.53%,同比下降了26.6%。截至2018年5月底,P2P網貸行業歷史累計成交量達到了71584.64億元,突破七萬億大關。P2P網貸行業貸款餘額增至13113.91億元,環比增加了1.06%。

從各省市P2P網貸的成交情況來看,進入統計的30個省市中,5月有16個省市的P2P網貸成交量環比上升。成交量排名全國前三位的是北京、廣東、上海,5月的成交量分別為626.28億元、369.18億元、335.99億元。

北京和上海分別環比上升11.51%、13.46%,而廣東本月環比下降4.95%。5月有14個地區的成交量出現了環比下降,其中寧夏、青海等5地區下降幅度超過20%。

5月網貸突破七萬億大關!北上廣成交量排名前三!

截至2018年5月底,P2P網貸行業貸款餘額增至13113.91億元,環比增加了1.06%。按照57號文件的原計劃,本月應該是整改驗收工作基本完成,不少平臺的違規存量已完全消化,並且隨著現金貸等短期項目的清理整頓,不少平臺的平均借款期限有所拉長,從而行業貸款餘額略有增長。

5月網貸突破七萬億大關!北上廣成交量排名前三!

2018年每月項目撮合完成且尚未償還的借款本金餘額(不包括利息部分),P2P網貸行業本月待還本金為11921.43億元,較上月小幅上升。這主要是因為本月成交量的小幅增加所致,也說明行業資金流入的增加,投資人對行業發展的信心未減。

5月網貸突破七萬億大關!北上廣成交量排名前三!

從各省市分佈看,北京、上海、廣東三省市貸款餘額分別為4786.49億元、3435.23億元、2436.38億元,三地佔全國P2P網貸行業貸款餘額的比例達到了81.27%。其中北京、上海貸款餘額環均比上升了1%左右,廣東環比上月小幅上升0.67%。

5月網貸突破七萬億大關!北上廣成交量排名前三!

浙江5月底的貸款餘額排名全國第四位,貸款餘額為1119.37億元,環比上月下降1.61%。山東貸款餘額本月出現大幅度的下降,貸款餘額為73.8億元。

本月全國共有10個地區的貸款餘額出現了下降。

交易規模是安全性重要參考因素

交易規模往往是一個公司或者一個平臺實力的重要體現,也是平臺安全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金融行業強監管,穿透式監管的大環境下,行業的優勝劣汰或將進一步顯現,如何選擇平臺是投資成敗的關鍵,也另投資人最頭痛的事情。

數據顯示,中國P2P行業發展的11年中,總共出現過約5000家P2P平臺或者類P2P平臺,關停並轉等出問題的平臺約3000家,出問題平臺的比例約為60%,問題平臺比例非常之大,這些問題平臺給行業產生了巨大的負面影響。

而交易規模前100名的平臺出現問題的比例僅為3%~5%,規模大平臺投資人踩雷的概率遠遠低於行業踩雷的概率,交易規模成為投資人選擇平臺的重要參考因素。

用戶向規模平臺聚攏

儘管P2P行業在中國十餘年發展過程中並非一帆風順,平臺魚龍混雜,關停並轉的比例如此高,但P2P投資理財依然受到如此多投資人的青睞,行業還能逐步發展壯大,成為民眾資產配置中的一支新的力量,隨著行業監管的到位,行業進一步優勝劣汰,行業風險越來越低,P2P正被越來越多的投資人所熟知。

投資人、借款人以及交易額均向大平臺、規模平臺靠攏,當平臺的規模上期後,各種行業資源會向這些平臺靠攏,資產端優勢愈發明顯平臺的安全穩定性越強,行業二八趨勢越來越明顯。

網貸的出現為社會大眾帶來了普惠金融服務。目前來看,它彌補了傳統金融機構過去難以覆蓋到的群體,對小額投融資實現低成本化、高效化、大眾化產生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過去的信息不對稱問題也將在網貸行業逐步得以解決,在網貸行業中,投融資活動的直接撮合,將有效節約交易成本,而這些均得益於快速發展的互聯網技術和大數據資源優勢。

在飛速發展的互聯網時代,互聯網金融帶來的普惠金融服務已是大勢所趨,隨著國家監管政策的逐步落地,整個行業的發展也將越來越規範,或迎來又一個春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