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都等傳統零售商為何無緣“萬億”狂歡?

數學經濟的快速發展,給中國零售業帶來了鉅變,新零售時代,企業應該如何應對?


在剛剛過去的“雙十一”,消費者再一次展現了極強的購買力。

按照中國人民銀行首次披露的“雙十一”數據,“雙十一”當天,網聯、銀聯共處理網絡支付業務涉及金額同比分別增長35.49%和162.60%。

新華都等傳統零售商為何無緣“萬億”狂歡?

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數學經濟迅速崛起,給中國零售業帶來了鉅變,以阿里巴巴、京東等為代表的互聯網電商平臺正在快速的增長。

與互聯網電商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以線下為主要渠道的傳統電商。在新零售的衝擊下,來不及轉身,或者轉身失利的傳統零售業正在失速。在2019年三季報中,新華都(002264.SZ)的淨利潤同比下滑甚至超過14倍。

新零售時代,企業應該如何應對?這是零售企業尤其是傳統零售企業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一場“萬億”狂歡

在剛剛過去的第十一個“雙十一”,消費者再度點燃了一次購物狂歡。

11月12日,中國人民銀行首次披露了“雙十一”數據,數據顯示,“雙十一”當天,網聯、銀聯共處理網絡支付業務17.79億筆,金額14820.70億元,同比分別增長了35.49%和162.60%。

按照該數據,相當於“雙十一”當天,全國人民人均消費了1000元。

新華都等傳統零售商為何無緣“萬億”狂歡?

星圖數據(Syntun)數據顯示,“雙十一”當天,全網全天交易總額為4101億元人民幣,超過去年“雙十一”的交易額 3143 億元,同比增長30.1 %。

根據天貓公佈的數據,“雙十一”全天,天貓的成交額達到2684億元,比去年多549億元;近5億用戶參與,同比去年新增1億用戶;近300個品牌躋身“億元俱樂部”;物流訂單近13億單。

“雙十一”期間,京東的成交額同樣突破了2000億元。京東方面公佈的數據顯示,“雙十一”京東全球好物節期間,累計下單金額超2044億元。

蘇寧易購發佈的數據顯示,“雙十一”當天,蘇寧全渠道訂單量增長76%,蘇寧物流發貨完成率達99.6%,新增Super會員超過百萬,移動支付筆數同比增長139%。

截至目前,拼多多沒有發佈整體成交額,但部分數據體現了它的實力。拼多多對外表示,11日零點剛過16分鐘,平臺汽車銷量即破1000臺;來自貧困地區的農產品銷售增速超過220%。

值得注意的是,直播引導成了今年“雙十一”的關鍵詞。淘寶直播官方數據顯示,“雙十一”開場僅1小時03分,直播引導的成交超去年“雙十一”全天;8小時55分,淘寶直播引導成交已破100億。

淨利潤下降14倍的傳統零售企業

“新”已經成為零售行業的關鍵詞。這從11歲的“雙十一”成長經歷即可窺得一斑。

過去的11年期間,隨著國內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物流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新一代電商阿里巴巴、京東、拼多多迅速崛起,擠壓著線下零售體系的市場空間。

數字經濟的崛起,給線下零售企業帶來了巨大的衝擊。前瞻研究院的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線下零售額增速為-1.2%,十年來首次呈現負增長。

儘管從今年“雙十一”的情況來看,線上線下融合明顯加強,但電商的崛起,帶給傳統零售企業的衝擊還在加劇。

發現網記者根據東方財富對新零售概念股2019年三季度的業績情況進行統計分析發現,在東方財富所統計的47家新零售概念股中,有21家企業歸屬母公司淨利潤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其中新華都、*ST人樂(002336.SZ)、中央商場(600280.SH)、供銷大集(000564.SZ)前三季度歸母淨利潤同比下滑超過100%,其中新華都下降幅度最大,同比下滑1403.55%。

新華都等傳統零售商為何無緣“萬億”狂歡?

新零售上市公司2019年三季度業績情況(數據來源:東方財富,發現網製表)

從統計的數據來看,業績出現明顯下滑的,集中體現在是傳統零售企業。

以新華都購物廣場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華都”)為例,這家成立於1995年的零售企業,是當時第一家百貨商場,也是福建最大的零售企業。新華都的發展歷程,是傳統零售企業的代表,它見證了中國零售業的發展變革。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期裡,“新華都”在福建省內乃至全國都享有較高的知名度,並獲得過“中國改革開放三十週年卓越企業”、“中國馳名商標”等稱號。

但2013年起,新華都業績開始出現虧損。2013年,新華都歸屬母公司淨利潤虧損2.36億元。自此,新華都一蹶不振,一直在虧損與微盈利邊緣掙扎。

新華都等傳統零售商為何無緣“萬億”狂歡?

新華都歷年淨利潤情況(數據來源:東方財富)

在新華都的公告中,“受電商持續衝擊,可比門店銷售下降”成為主要原因,為此,新華都從2016年開始,就開啟了關店模式。2016-2018年,新華都門店數分別為133家、143家和143家。2019年上半年,新華都一舉關閉了48家門店。

關店的同時,新華都也曾嘗試過轉型。

2017年,新華都試圖牽手阿里巴巴,合作開發新零售業務,設立了福建新盒網絡科技(以下簡稱“新盒科技”)。與此同時,還合資成立了新零售品牌“海物會”。但遺憾的是,新華都的新零售轉型最終以失敗告終。2019年,新華都先後將“海物會”和“新盒科技”全部出售。

新華都2019年三季報數據顯示,2019年前三季度,新華都營業收入同比下滑14.30%,淨利潤同比下滑1403.55%。

與新華都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快速成長的新零售代表企業,如各種的電商平臺。

以拼多多為例。這家2014年成立的電商平臺,自成立後便在各種質疑聲中快速奔跑。企查查數據顯示,5年時間裡先後經歷了8次融資,併成功赴美上市。截至2019年11月18日,拼多多市值已經達到482.49億美元。

科技賦能下的新零售該怎麼玩?

什麼是“新零售”?每一位企業家都對它有不同的定義,如馬雲認為新零售是“大數據+線上線下融合+現代物流”,劉強東則認為是以供應鏈為核心能力的“無界零售”,認為供應鏈是零售業的核心能力。

這實際上就是零售業需要解決的問題:在提升用戶體驗的基礎上,儘可能地降低庫存。

“大數據”和“全渠道”被公認為新零售必不可少的元素,而科技和供應鏈則是打通這兩個元素的基礎。

從用戶消費體驗的角度來看,科技貫穿了零售的每一個環節,為零售場景注入了新的吸引力,從商品的製造、購買、物流,再到支付,給用戶帶來了更好的消費體驗。

如近兩年來受到熱議的“直播帶貨”,便是利用科技從源頭提升了用戶體驗。今年3月份,淘榜單聯合淘寶直播發布的《 2019 年淘寶直播生態發展趨勢報告》顯示,2018 年,淘寶直播平臺帶貨超過 1000 億元,同比增速近400%。而在今年“雙十一”期間,“直播帶貨”更為火爆。天貓數據顯示,超過50%的商家都通過直播獲得新增長。

線上線下打通的供應鏈模式也被認為是新零售的基礎。

以阿里巴巴為例,自2013年開始,馬雲就對阿里巴巴供應鏈進行了大構建,全面整合供應鏈平臺,目標是建成中國乃至全球最大的供應鏈服務平臺。為實現這一目標,阿里巴巴在金融服務、物流等領域頻頻佈局,並將觸手伸及線下渠道,先後私有化銀泰、入股蘇寧,並打造盒馬鮮生等供應鏈。

據阿里巴巴官方宣佈的數字顯示,目前,阿里供應鏈平臺的能力已經運用於阿里旗下25個業務板塊,服務超過3萬家商家。未來,阿里巴巴還將升級供應鏈平臺能力,打造一個端到端全數字化的供應鏈網絡。

供應鏈的打造最終體現在用戶的消費體驗上。如此次“雙十一”,有消費者在完成下單後,半小時便收到了快遞。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佈的《中國新零售行業商業模式創新與投資機會深度研究報告》也指出,供應鏈是未來新零售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供應鏈每個環節的質量把控最終都會影響到消費者的體驗。

(發現網記者 羅雪峰 饒霞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