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飛一生最的大遺憾 百姓攔馬痛哭的話刺痛人心:我們已成棄兒

宋高宗趙構紹興五年,岳飛打得金兀朮丟盔棄甲,賴以縱橫天下的重甲騎兵“鐵浮屠”也被岳飛屠戮殆盡,心痛得金兀朮嚎啕大哭:“自海上起兵,皆以此勝,今已矣!”但是沒過多久,就輪到岳飛痛哭了,而岳飛的痛哭中有憤懣、遺憾、悲哀甚至愧疚,岳飛是“憤惋泣下,東向再拜。”那麼岳飛為什麼要痛哭著向東方一拜再拜呢?他在無奈背後還有些啥誰能真正理解?

岳飛一生最的大遺憾 百姓攔馬痛哭的話刺痛人心:我們已成棄兒

岳飛拜的當然不是宋高宗趙構,因為趙構在南邊,也不是拜已是冢中枯骨的宋徽宗趙佶,因為趙佶的荒冢在北邊。那麼岳飛究竟拜的是誰?他拜的是那個並不“昭昭”的天日——岳飛臨終前大呼“天日昭昭天日昭昭”,然而天日並不昭昭。岳飛拜的還有那些已經擦亮刀槍準備跟他直搗黃龍的兩河豪傑,拜的是簞食壺漿支持他北上抗金的河北父老。

岳飛一生最的大遺憾 百姓攔馬痛哭的話刺痛人心:我們已成棄兒

岳飛抗金連戰連捷,戰區“父老百姓爭挽車牽牛,載糗糧以饋義軍,頂盆焚香迎候者,充滿道路。”飽受金兵欺凌的中原父老終於看到了“王師北定中原日”的曙光,簡直就是傾家蕩產支持抗金。可是岳飛一天接到十二道調令,不得不撤軍,不能連房子帶土地一起搬走而且故土難離的老百姓只能等待金兵瘋狂的報復:“我等戴香盆、運糧草以迎官軍,金人悉知之。相公去,我輩無噍類矣。”這些百姓百姓攔馬痛哭的一段話,像尖刀一樣刺痛人心,也成了岳飛一生最大的遺憾:我們已成棄兒……

岳飛一生最的大遺憾 百姓攔馬痛哭的話刺痛人心:我們已成棄兒

岳飛當然知道自己撤軍後老百姓將面臨的悲慘命運,這時候他心中的無奈背後,還有深深的愧疚與悲哀:“不幸生為大宋軍人,保家衛國咋就這麼難?!”但是岳飛不能不撤,秦檜和趙構已經釜底抽薪撤走了張俊、楊沂中兩大主力,岳家軍已經成了真正的孤軍。

岳飛一生最的大遺憾 百姓攔馬痛哭的話刺痛人心:我們已成棄兒

於是岳飛與中原父老一起痛哭失聲,並且拿出趙構一天之內發給他的十二道調令(這其中有疑點,疑似秦檜扣押前十一道,不給岳飛上奏的機會,而十二道一起到,也容不得岳飛不撤),哭著對百姓說:“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朝廷讓我撤軍,我不能不撤(取詔示之曰:“吾不得擅留。)!”

岳飛一生最的大遺憾 百姓攔馬痛哭的話刺痛人心:我們已成棄兒

為了給戰區父老一個一同撤退贏得時間,岳飛五日之後才開始撤軍——這也成了他後來的“罪狀”,正是岳飛冒著生命危險,為當地百姓爭取了五天寶貴的時間(飛留五日以待其徙,從而南者如市),而岳飛面對朝廷的指責,沒有第一時間為自己辯解,而是“亟奏以漢上六郡閒田處之”,給中原百姓又爭取了一塊立足之地——這也戳中了趙構和秦檜的痛點,這時候趙構的心思,我們可以參照漢高祖劉邦因為丞相蕭何“為百姓請田”而入獄的故事。

岳飛一生最的大遺憾 百姓攔馬痛哭的話刺痛人心:我們已成棄兒

看了這段史料,筆者終於明白為什麼“宋張弘範滅宋於崖山”了:張弘範早就不是宋人了,他和他的祖上已經被南宋的皇帝官員以及士大夫拋棄了。也明白為什麼丘處機為什麼不響應南宋的徵召而去找成吉思汗了:丘處機的師父王重陽也屬於遺民或者棄民,而且王重陽還參加了金國科舉考試,並且中了進士(王重陽丘處機抗金,是金庸亂寫的)。更明白為什麼宋朝出“漢奸”了,因為真正的漢奸已經當上了丞相,正在趙構旁邊花天酒地地享受,身邊圍繞著一群被暖風燻醉而為秦檜歌功頌德的士大夫。

岳飛一生最的大遺憾 百姓攔馬痛哭的話刺痛人心:我們已成棄兒

孟子曾經對齊宣王說過:“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而在南宋君臣及士大夫眼裡,中原百姓不過是敝履、炮灰,是可以用來換取江南偏安的籌碼,也是抵擋金兵鐵蹄的屏障,可以為他們在西湖美景旁的歌舞享樂爭取一些時間。而在中原百姓眼裡,自己就是一個棄兒,但是棄兒並不弱智:這樣的朝廷,根本就不值得忠誠。

岳飛一生最的大遺憾 百姓攔馬痛哭的話刺痛人心:我們已成棄兒

而趙構和那些醉眼朦朧吟詩作畫的文人們並不知道:土地失去可以收復,而人心盡失,那麼將是一發而不可收拾。這一點岳飛當然清楚,所以他東向再拜痛哭失聲,這哭聲中有無奈、憤懣、愧疚,更多的,則是身為宋朝軍人的悲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