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有句俗語說“六月不熱,五穀不結”是什麼意思?

袁思怡

問題:農村有句俗語說:“六月不熱,五穀不結”是什麼意思?

生活在農村,有時候我們經常會聽到一些非常耐人尋味的俗語,特別是現在的農村年輕人,對這些俗語的瞭解非常少,因為參與農村的農業生產比較少,有時候聽到來人說上一句還不知道是啥意思,比如像:六月不熱,五穀不結。九月重陽,移火進房。大寒不寒,人馬不安等等,這麼多的俗語都是對過往生活中一些自然規律和生活規律的總結,今天在這裡著重和大家分享一下“六月不熱,五穀不結”這句話的理解。


時下正值陽曆的六月份,而農村俗語中所說的六月並非當下,而是古歷或者農曆計時六月份,六月份的氣候如何,會對當年的穀物收成有很大的影響,適宜的溫度會促進穀物的生長,特別是在農曆六月份,端午節過後,很多農作物需要這種相對的高溫天氣來促進生長。如果天氣不夠炎熱,反而會影響穀類作物的接穗。


五穀不結,很多農村年輕人都不知道五穀是什麼,更別說城市的年輕人了,正所謂四肢不勤,五穀不分。那麼在此也普及一下五穀都是哪些?它們分別是稻、黍、稷、麥、菽,依次為水稻、黃米、小米、麥子、大豆。

因此,作為新時代的新農人,還是有必要學習一些古人的種田智慧,有時候還可以排上用場指點自己在農業生產中遇到的迷惑。今天“六月不熱,五穀不結”這個俗語告訴我們農曆六月宜晴不宜雨,清熱高溫天氣對於穀類作物接穗成熟有幫助。


洞察三農萬象

與“立夏不熱五穀不結”一個意思,說的是溫度對農作物生長的影響。

問:老農民常說“六月不熱,五穀不結”是什麼意思?有什麼科學的解釋嗎?

答:反映的是溫度對農作物生長的至關重要性。

農村的諺語有許多反映農作物生長的,“六月不 熱,五穀不結”便是其中之一。六月指的是農曆六月,是大暑及伏天的月份,也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

為什麼不熱的話五穀就不結呢?這是因為溫度對農作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及新陳代謝作用都有重要影響,適宜的溫度可促進光合作用中有機物的合成,加快農作物的新陳代謝,從而影響莊稼對營養物質及水份

的吸收;而適宜溫度範圍外的溫度則可能抑制農作物的生長。

以水稻為例

以農曆六月尚在稻田裡生長的水稻為例來說吧。水稻從穗分化到灌漿盛期這個階段是水稻結實最關鍵的時期,所以這個階段的外部環境對水稻產量有重要影響。

水稻喜歡高溫、多溼的生長環境,水稻在穗分化期的最適溫大約為30℃,而抽穗期的最適溫度為25~35℃,開花期的最適宜溫度也是30℃左右,溫度過高或過低都影響水稻的授粉。農曆六月份的溫度基本上可滿足水稻的要求。


刺楸


千友人

農村的俗語"六月不熱,五穀不結"是老人們關於農作物生長的智慧總結,對於農民開展農作物種植是很有指導意義的。所以,農民熟知農村俗語、諺語是很有必要的。那麼,以上的這句話到底啥意思呢?



"六月不熱,五穀不結"的意思

"六月不熱,五穀不結"就是指六月份到來,天氣不熱,會影響到糧食作物的生長,影響豐收。現在也是進入了六月份,我老家這邊是異常悶熱,待在房間裡頭開風扇都不解決問題,只能夠待在樓下陰涼的地方。根據這句俗語的意思,今年的糧食玉米、水稻要豐收了。



"六月不熱,五穀不結"這句俗語是否正確

這句俗語有一定的科學道理,六月的天氣悶熱,帶來陽光。悶熱之後,帶來雨水,而陽光和雨水是農作物生長必備的。此時,糧食作物進入了生長關鍵期,玉米已經結了棒子,要結飽滿顆粒,需要充足水分和陽光,水稻同樣如此。

溫度對糧食作物的生長影響是綜合的,它既可以通過影響光合、呼吸、蒸騰等代謝過程,也可以通過影響有機物的合成和運輸等代謝過程來影響作物生長,還可以直接影響到土溫、氣溫,通過影響水肥吸收和輸導來影響作物的生長。所以,六月天氣熱對農作物的影響很大。



好了,以上是我個人有關於《農村的俗語"六月不熱,五穀不結"是什麼意思?》問題看法,大家覺得怎麼樣?如果有不同意見或者對本人觀點有疑問的,歡迎評論指出。


有點意思的事兒

農村有句俗語說“六月不熱,五穀不結”,是我過農民在農業生產實踐中日積月累的經驗總結,有一定的科學道理。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過了端午節,天起就會慢慢的逐漸熱起來,大暑在六月的中旬,從小暑至大暑,天氣愈來愈熱,熱到了一年的高點。夏天氣溫必定要炎熱,不然的話對農作物的生長也是不利的。

五穀不結”的五穀指的就是:黍、稷、菽、麥、稻。其中黍指的是小米,稷和黍同類,菽則是豆類的統稱。

這兩句連起來就是“六月不熱,五穀不結”,意思就是說假如夏天天氣不炎熱,那麼,五穀就不會結得很豐滿。天氣炎熱,雖然人會感到不舒服,但是對農作物生長很有利。

網友們,你說呢?

我是凡塵觀生活!謝謝!再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