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水墨畫用薄紙好還是用厚一點紙好?

書畫狂

我是一人。這個問題不簡單,紙張要多試,找到適合自己的紙。

因為大部分知名的畫家都非常的挑剔紙張,很多都有專用的,少數還懂造紙。

首先,提問的人覺得什麼是水墨畫。因為水墨畫有些人專指寫意畫,有些人指得是整個中國傳統繪畫。看提問者可能是特指寫意,寫意來說,一般初學用生宣紙。

中國傳統繪畫分三種。寫意,兼工帶寫,工筆。隨著畫技到一定水平時,每個中國畫畫家的紙張都有個人特點,可以理解為“個人定製”。有些是按照需求聯繫紙廠專門訂做,有些是直接參與到紙張紙張中,適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

寫意,適合的紙不拘一格

說到寫意就要說說著名的畫家,齊白石,白石老人。

白石老人的畫,在很多人心中就是代表中國傳統繪畫。尤其是他的大小寫意作品,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

看一看他的作品,

這是不是齊白石的畫,這個畫看起來也沒什麼啊。

為什麼選這幅呢,因為現在提到齊白石,一是說他大寫意,二是說他工筆蟲畫的很精細,所以選擇這一幅。

然而齊白石作畫有個很大的特點,就是要保證畫的價值。

齊白石選擇一種叫單宣的紙,相對薄的生宣紙。

據傳說是這樣的

老先生他一輩子用什麼樣的紙呢,他一買紙就存很久,因為宣紙存得年頭越久越好使,直到解放後他用的紙,還是解放前生產的。白石老人用的紙老是那種棉連單宣。有人說畫紙有一張能揭成兩張,對不起,白石老人是不用那種宣紙,那叫夾宣。他怕人揭成兩張,他只用單宣。
齊白石作畫一般都是用生宣紙,在生宣紙中最常用的是最薄的“料半”,這種紙是一種吸水吃墨很強的宣紙,最能表現筆痕,但因滲水太快,不易掌握。之故作偽者往往因功力不足而露出破綻。

上面的故事有兩個要點。

白石老人作畫用紙是,一種很薄的棉連單宣,生宣紙。

在生宣紙,很薄的生宣紙上作畫需要一定的技術,不是初學者可以做到的。

你試過薄的單宣了嗎,你的繪畫技術到了能夠駕馭薄生宣紙的地步了嗎?適合自己的紙才是最重要的。

選紙,畫家不只是畫畫

齊白石用薄單宣作畫,顯然技術水平高,而且很務實。

這種宣紙,也算是齊白石特別選擇,特別供應品。

其實很多大畫家都是這樣的,他們懂紙,各種原因需要自己的專用的紙。其中現代中國畫另一座高峰張大千,非常非常懂紙,已經能夠參與到紙張的製作中。

據傳

張大千曾兩次來到紙鄉,與槽戶共同改造夾江紙,研製“蜀箋”、“大風堂”而青史留名。
張大千根據繪畫的需要,親自定下了紙張的大小規格:四尺乘二尺、五尺乘二尺五寸;親自設計了寬紋紙竹簾;在紙的兩端做上雲紋花邊和“大風堂造”暗記。經過此番改進,夾江書畫紙拉力增強,可承重筆,潔白細膩,浸潤性好,宜書宜畫,堪與安徽宣紙媲美。
經大千先生改良的造紙技藝迅速被5000多槽戶採用,年產量達8000餘噸,使夾江書畫紙產生了質的飛躍。這些書畫紙被一車一車地運出夾江,為全國書畫家們使用,被視為“上乘文化用品”。

如果想要找到自己趁手的紙張,可以像張大千學習,親身介入到紙張的製作中。

這是很難,很費時。某種程度上,張大千的畫為什麼這麼優秀,也是全方位都很強。中國畫光光靠動筆畫是不夠的,筆墨紙硯,顏料等都是必須要掌握的。

一人有感

我不會造冰箱,還不能判斷冰箱能不能製冷嗎?

我沒有練過書法,我還不能評判一個人書法水平的高低嗎?

我沒有畫過國畫,我還不能評判一個畫家水平的高低嗎?

造冰箱和書畫,不能類比。

沒有學過和研究過書畫的人,是不能評判的。

很多事情是有門檻的,這個門檻並不說附庸風雅。這個門檻是提醒,要多學習多研究,才能更好的融入其中,不能張口就來。

實踐出真知,多學多試。

以我僅有的知識,儘可能的客觀求真。歡迎大家一起討論,一起進步。

我是一人,喜歡書畫和藝術相關,關注我


一人筆記

畫水墨畫用的宣紙薄厚的選擇要看對效果的要求,一般薄一些的紙滲透效果好,墨色的層次感較好,比較適合大多數的畫面要求,另外在作品裝裱時也比較好,厚紙滲透較慢,墨色層次感不如薄紙,太厚的紙是不太適合作畫的,除非特殊效果需要,一般不用。

作畫一般選單宣,傳統手工紙最好,因為是用天然材料製成的,所以特別適合書畫的創作,如果可以把傳統手工宣紙存放幾年再用效果更好,那時的紙已經退去了火氣,滲透的速度變慢,作畫時更好掌握,墨色的層次變化更豐富,這是新紙達不到的,更是機制書畫紙不能企及的,因此,條件允許的話,可以選擇傳統手工宣紙,作畫的效果真的棒極了。


鄞粵強

各有各性能,各有各效果,無論厚薄,合己所適,即為好紙。


用戶6755854484杜海

要看畫家個人的習慣和畫法對紙張的要求,如果要反覆修改的話,紙張厚點要好一些,夾宣也可以用,如果不需要太多的暈染效果的話,素描紙也可以用。反之用一般的宣紙就行,當然還要考慮紙的滲透程度,也有不滲透的熟宣,具體還是要看畫家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