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演講:我的夢想就是有錢」,“財商”培養要從娃娃抓起!

點擊上方頭像關注作者,每天為您分享新鮮、有趣、實用的教育方法,幫助您解決孩子成長道路上的困惑與煩惱,讓您的孩子快樂成長!

最近,一段視頻刷爆微博和朋友圈。

【小學生演講:我的夢想就是發財 有錢才能自由過一生】5月16日,浙江杭州,當地一所小學開展了《我有一個夢想》演講比賽。一小學生語出驚人:“我的夢想就是發財!”我不像前幾個人說的那麼偉大,發財了要去捐款。“好不容易發了一筆財,給別人發?不太實際吧!”臺下家長髮出陣陣掌聲,學生家長邊拍邊感慨“完了完了,活得太明白了”。

「小學生演講:我的夢想就是有錢」,“財商”培養要從娃娃抓起!

「小學生演講:我的夢想就是有錢」,“財商”培養要從娃娃抓起!

其實,小學生的夢想是發財,沒有什麼不妥,但要正確引導,孩子愛錢,所以只要能賺錢的事他都有興趣:開玩具店,擺地攤,撿易拉罐......取之有道就好。有句話叫做“你不理財,財不理你”。對於孩子的“財商”培養也是越早越好,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應該如何去培養孩子的財商。

財商這個詞最早是由美國作家兼企業家羅伯特.T.清崎在《富爸爸窮爸爸》這本書中提出的,指的是一個人與金錢(財富)打交道的能力,與智商、情商並列的現代社會能力三大不可或缺的素質。智商反映人作為自然人的生存能力;情商反映社會人的社會生存能力;而財商則是人作為經濟人在經濟社會中的生存能力。

財商=觀念+習慣,是正確的價值觀+駕馭財富的能力。美國威斯康辛-麥迪遜大學下屬的專門研究財務安全和幫助人們構建財務能力的機構——財務安全研究中心的研究顯示:6歲到12歲之間的兒童對經濟問題的理解力會突飛猛進,到大約12歲時就會“基本成熟”,所以,6至12歲,正是兒童掌握財務基本概念的最佳時間。

財商的教育,要幫助孩子建立一整套面對物質生活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讓孩子從小學會認識財富、理解財富、使用財富、管理財富和創造財富。

一、讓孩子正確認識錢

正確認識錢是孩子培養財商的基礎。教會孩子認識錢的方法很簡單:直接告訴孩子錢從哪裡來,怎麼來,能幹什麼。讓孩子明白錢可以實現“買賣”的交換關係;告知孩子錢是通過勞動賺來的。讓孩子儘早接觸錢幣、認識錢幣、瞭解錢幣的功能並且逐步有計劃地使用錢幣,孩子才有可能學會駕馭財富。

1. 教孩子認錢數錢

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帶他/她認識貨幣、接觸金錢。這種啟蒙,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完成。比如:準備好一套完整的人民幣紙幣和硬幣,教孩子認識不同硬幣、紙幣上的圖案和數字;逛街帶上孩子,認識價格標籤,熟悉付款的流程,1元硬幣可以買一個棒棒糖,10元的紙幣可以買一盒彩色鉛筆,讓孩子形成這種數值上的認知。

2. 讓孩子明白錢可以實現“買賣”的交換關係

孩子對錢的認識,意味著他/她對商業社會的初步認識。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主動向孩子介紹家裡日常的收支情況,大采購之前和孩子一起制定預算和購物計劃,讓孩子參與付款,讓孩子明白“買賣”是一種交換關係,用錢可以買東西,沒付錢,就不能把商店裡的東西拿走。

也可以陪孩子“過家家”,假裝開一家玩具店或食品店,讓孩子做“買賣”。這類遊戲不僅僅是財商啟蒙,對於孩子的認知發展、語言能力都有益處。

3. 告訴孩子錢是通過勞動賺來的

要明確地告訴孩子,錢不是憑空而來的,是通過勞動付出得到的報酬,消除孩子以為錢是ATM機或爸爸媽媽的口袋裡生出來的概念。比如,每天上班前可以和孩子kiss bye,說一句“爸爸(媽媽)要去上班賺錢咯!”讓孩子有“工作”、“賺錢”的概念。在零用錢的發放上,可以通過讓孩子照顧弟弟妹妹、或者幫爸爸媽媽的忙來獲得。如果口頭索取就能得到零錢,會讓孩子形成“錢是免費的”的錯誤觀念。

「小學生演講:我的夢想就是有錢」,“財商”培養要從娃娃抓起!

二、讓孩子學會拓展經濟來源

理財必須有財。孩子在一定的年齡需要有零用錢,手中要有錢他才懂得花錢。想要正確引導孩子的慾望,也要讓他們有一定的錢來滿足自己的消費。許多專家都建議,在孩子6歲的時候,為他們提供零用錢,這就意味著:當他們想要什麼東西的時候,他們可以自己決定如何存錢來實現目標。在直接給孩子零用錢的同時,可以引導孩子拓展自己的“經濟來源”,陪他們通過不同渠道形成自己的“個人資產”,比如:

1. 教會孩子儲蓄

教導孩子,零用錢並不一定要全部花完,也可以選擇存起來。可以送孩子一個存錢罐,或是使用理財通“零錢理財”功能,將過年過節收到的紅包存起來。幫助孩子把這個存錢罐分為消費、儲蓄兩個版塊,用消費罐來支付自己花費較小的玩具、貼紙;而儲蓄罐則應該長期堅持累積,來買更昂貴的物品。

當孩子有了自己的存錢罐,對於金錢就會有自己的主權感,孩子會感覺我能支配和花費我所擁有的積蓄了。如果擔心孩子有了小積蓄後會亂花錢,可以和孩子提前約定,大額支出之前要和父母商量。

「小學生演講:我的夢想就是有錢」,“財商”培養要從娃娃抓起!

2. 鼓勵孩子打工

父母可以開設兩條打工線路,一條對內,一條對外。

對內:可以明確量化掃地、洗碗、倒垃圾多少錢一次,並可開出工資條,實現周結和月結,培養剋制消費的能力。

對外:可以和孩子一起製作手工製品,並實現售出,比如一起製作新鮮的果汁在家庭聚會上販賣。也可以讓孩子將閒置物品收拾起來,陪他/她一同到網上進行拍賣。

讓孩子拓展經濟來源的目的也是財商教育最重要的一點——培養孩子的延時滿足能力所謂延時滿足能力,就是指延期滿足自己的慾望,以追求自己未來更大的回報。這種延時滿足的能力幾乎是猶太人教育的核心,也是猶太人成功的最大秘密。

猶太人是如何教育小孩的呢?

“如果你喜歡玩,就需要去賺取你的自由時間,這需要良好的教育和學業成績。然後你可以找到很好的工作,賺到很多錢,等賺到錢以後,你可以玩更長的時間,玩更昂貴的玩具。如果你搞錯了順序,整個系統就不會正常工作,你就只能玩很短的時間,最後的結果是你擁有一些最終會壞掉的便宜玩具,然後你一輩子就得更努力地工作,沒有玩具,沒有快樂。”

這便是延時滿足最基本的例子。

具體來說,是要制定一個小目標,並全程陪孩子完成“目標-資源-計劃-行動-實現”這一過程。比如:孩子想買心愛的玩具(目標),需要錢(資源),想辦法去賺錢(計劃),並開始實施(行動),最後達成目標(實現)。在這個過程中,不僅培養了孩子的延時滿足能力,孩子的理財觀也會慢慢形成。

「小學生演講:我的夢想就是有錢」,“財商”培養要從娃娃抓起!

三、引導孩子理性消費。

理財必須會用財,理性消費和賺錢一樣重要,它不僅是一種美德,也關係到運用金錢的理性以及自控能力。

1. 區分“想要”和“需要”

“需要”的就是必需品,“想要”不是必需品,有可以,沒有也可以。在日常交流中,拿出消費清單讓孩子指認,哪些物品是“需要”,哪些是“想要”。你可以跟孩子討論:這件東西是必須的嗎?為了得到這件東西,你要付出什麼、放棄什麼?如果是功能類似的兩件東西,該買哪個品牌更划算?一個良好的消費觀會在這樣的行為中潛移默化地樹立起來。

2. 學會記賬

學會記賬也是輔助理性消費、培養財商的一個好方法。在你支付賬單的時候,可以讓孩子坐在身邊,讓他對支出的數據有一定概念。同時也讓孩子每天在本子上記錄和管理自己的收入和支出,同時分析自己想要買的東西的性價比。如果想買一件外套,應該買什麼價位的?傾向於什麼材質?想買的東西很多的時候,買這件而不買另一件的理由又是什麼?這些都可以記錄下來。

養成這個記賬的好習慣能夠讓孩子瞭解自己的財務狀況,長期堅持下去,孩子會對收入與支出有更好的考量,對個人的錢財也會有更好的管控能力。在花費自己的積蓄時,孩子會在自己的消費水平內更理性地消費。而家長也可以每隔幾個月,查看孩子的賬本和錢包,瞭解孩子對於儲蓄和金錢的思考和看法,給他/她一些消費建議。如果發現賬本和錢包金額嚴重不符,父母可以減少自由支配的金額,或者取消自由支配的資格。

「小學生演講:我的夢想就是有錢」,“財商”培養要從娃娃抓起!


所謂的培養財商,不僅僅是對金錢的認識,它也囊括了消費觀念、生活觀念,囊括了面對物質生活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培養孩子的財商是希望他/她能從小就知道:錢與生活息息相關,你要用錢去做正確的事,你要有理性的消費習慣,擁有駕馭財富的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