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翻譯“玩壞”了的社科名著

近三十年來,翻譯界無大家,遂成為了一門專業技術,“google體”、“金山體”屢出不窮。曾有某出版社重譯名著,人手一本,分工合作,重視效率,只慮收益。也曾有某譯者短短四年翻譯了覆蓋哲學、政治學、經濟學、文學等23本書不同學科的著作。翻譯之粗略可見一斑。詰屈聱牙、晦澀不通、行文不暢、不知所云……名著就這樣被糟蹋成垃圾。

1.《通往奴役之路》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97年版)

譯者: 王明毅

書單 |被翻譯“玩壞”了的社科名著

這個譯本是很典型的欲追求“真”字卻沒有把我好方向的失敗譯作。所謂歐式句即是那種按照英文邏輯翻譯過來的中文句子,這樣的句子看著全是中文,但卻讀不通讀不懂讀不下,造成“三不”現象,是翻譯之中的大忌。很多初次讀本書的朋友都說讀不懂的原因即在於此。哈耶克的原著行文邏輯清晰,用詞簡單,句式也不復雜,深奧的是其思想,但結果翻譯出來之後就變得晦澀艱深,而且只是文本層面上的晦澀難懂,這一下子就把許多讀者都擋在了門外。實在令人無奈。 (摘自豆瓣)

推薦譯本:殷海光版 最好重譯

2.《論自由》(商務印書館 2005)

譯者: 許寶騤

書單 |被翻譯“玩壞”了的社科名著

推薦譯本:廣西師大 孟學禮版

3.《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

(群言出版社)

譯者: 龍婧

書單 |被翻譯“玩壞”了的社科名著

網友的吐槽集中在十八歲“龍小姐”四年翻譯二十三本書,且所涉內容廣泛。但為什麼說這本書翻譯的不好呢?有誰可以公正地評論一下不?

4.《知識考古學》(三聯書店 2007)

譯者: 謝強 / 馬月

書單 |被翻譯“玩壞”了的社科名著

第一句話就把我打翻在地:迄今,幾十年來,歷史學家們對長時段予以了更多的關注,猶如他們從政治事件的變幻不定中和有關它們的插曲背後揭示出一些穩固的難以打破的平衡狀態、不可逆過程、不間斷調節、一些持續了數百年後仍呈現起伏不定趨勢的現象、積累的演變和緩慢的飽和以及一些因傳統敘述的混亂而被掩蓋在無數事件之下的靜止和沉默的巨大基底。 (重光)

推薦譯本:城邦(麥田)出版社 王德威 (臺灣)

5.《精神生活》( 江蘇教育出版社 2006)

譯者: 姜志輝

書單 |被翻譯“玩壞”了的社科名著

譯者在文中展現出來的英語能力還達不到大學四級的要求,此書的翻譯質量之差也到了不忍卒讀的程度,稱之為學術垃圾也不為過:大段大段佶屈聱牙的表述,各式各樣莫名其妙的譯法;這一句翻得南轅北轍,那一句翻得張冠李戴;照顧了前面的忘了後面的,翻了後面的又漏了前面的;同一個詞的譯法不一,不同的詞的翻譯卻常常混淆;原文中有的譯文中沒有,譯文中有的原文沒有,各種硬傷層出不窮。我對勘的內容總共有十六七頁,嚴重的錯誤竟有五六十個之多,差不多每頁都有三四個。這還只是確鑿可辨的硬傷,沒有包括一般譯文中晦澀生硬的內容,也不包括一些詞語譯法上可以商榷的問題。我估計把有問題的內容累加起來,至少可以佔到全書篇幅的三分之一。一言以蔽之,姜志輝先生不是在翻譯阿倫特,而是在強姦阿倫特,至少是在用他拙劣的譯文對阿倫特——以及所有的讀者——進行精神強姦。 (天涯.閒閒書話,羽熊)

推薦譯本:重譯

6.《羅馬帝國衰亡史》

(商務印書館2002年5月)

譯者: 黃雨石 / 黃宜思

書單 |被翻譯“玩壞”了的社科名著

原文拖沓累贅(亞歷山大非得說成“菲利普的兒子”,諸如此類,不勝枚舉)。翻譯者缺乏基本的漢語語感(譬如經常用“但是”連接兩段意思毫無轉折的話語),而且基本錯誤無數,同一個人名在同一章中,竟然可以有不同的翻譯。 (網友小車)

推薦譯本:吉林出版集團 席代嶽譯本

7.《經濟與社會》(商務印書館 2004)

譯者: 林榮遠

書單 |被翻譯“玩壞”了的社科名著

很多術語亂翻譯,不懂得法律知識的一人(口中含糖)

這本書的翻譯堪比金山詞霸的在線翻譯(一顆紅心向北京)

推薦譯本:上海人民出版社 閻克文譯本(2010)

8.《自由史論》(譯林出版社 2001)

譯者: 胡傳勝 等

書單 |被翻譯“玩壞”了的社科名著

看過英文在之後發現,John Acton 關於liberty 的一些優雅精美的思想,被翻譯成了一團垃圾。主編、譯者、出版社,真是進入了“自由王國”啊,如此胡編濫造。 (新語絲·烏鴉)

推薦譯本:無

9.《法律思維導論》(法律出版社 2004)

譯者: 鄭永流

書單 |被翻譯“玩壞”了的社科名著

你不翻我還明白,你一翻我倒糊塗了。摘一段:“例如,我曾印象深刻的經歷過,一個男人,妻子向警察指控他猥褻他們的孩子,被宣佈無罪。因為那個妻子後來在法庭拒絕重複她先前對他丈夫的陳述。”見原書58頁 (豆瓣· softair)

10.《歐洲神話的世界》(三聯書店 2010)

譯者: 楊立新 / 冷杉

書單 |被翻譯“玩壞”了的社科名著

子不語風花雪月:這本譯著充滿精神錯亂的翻譯錯誤和校對錯誤。不過,我沒想到它會如此錯亂。上網找到了這本書英文版的前幾頁書影,對照了一下譯文,結果不對不知道,一對嚇一跳,單是《緒論》第一段,共8個簡單的句子,譯者居然譯錯了5個,而且有些還是基本的詞義和語法錯誤。 (豆瓣)

據悉,三聯書店已經發現了這本書錯誤的嚴重性,因此已決定將此書召回。三聯此舉值得讚賞。

11.《現實感:觀念及其歷史研究》

(譯林出版社 2004)

譯者: 潘榮榮 / 林茂

書單 |被翻譯“玩壞”了的社科名著

伯林的語言向來十分明晰,但國內伯林書籍的譯本佳作不多,連伯林在BBC電臺的演講都譯得不怎麼通順,更何況學術類的著作。這本書翻譯得就十分晦澀,拿起來又放下了。(網友)

推薦譯本:伯林的書籍適合讀英文原著

12.《自由之路》(西苑出版社 2004)

譯者: 李國山

書單 |被翻譯“玩壞”了的社科名著

翻譯之爛,差不多可稱為“山寨版”。(波羅蜜多)

13.《自由主義者與社群主義者》

(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7)

譯者: 孫曉春

書單 |被翻譯“玩壞”了的社科名著

我的例子只包括我剛讀此書20分鐘,前3頁,不到1500字之內的問題。讀者可以判斷,錯誤如此密集、如此低級,譯者到底有沒有資格翻譯此書,主編和出版社方面有沒有盡到起碼的把關責任。對我而言,這本書不堪卒讀,我敢斷言,若以段落為單位,這個譯本中沒有硬傷性錯誤的文字,一定比有錯誤的少,而且很可能少很多。 (徐友漁)

14.《意識形態的崇高客體》

(中央編譯出版社 2002)

譯者: 季廣茂

書單 |被翻譯“玩壞”了的社科名著

15.《近代史講稿》(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譯者: 朱愛青

書單 |被翻譯“玩壞”了的社科名著

以奧卡姆的剃刀聞名的奧卡姆 (Ockham) 翻譯成德克海姆之類的錯誤(p49),我們就不說什麼了。那你就算新立譯名的話,自己也得保持一致對吧?法國曆史上的著名首相 Colbert 在189頁是柯爾伯,在後面就變成了科爾伯(p197)。當然,這個還是很容易看出來是同一個人的,不過法國名將 Turenner 在後面統統翻譯成蒂雷納,而在前面翻譯成杜雲尼 (p150),讓人完全想不到會是同一個人。更慘的是甚至在同一段裡,Lodovico能先翻譯成洛多維克,然後再翻譯為盧多維科 (p19)。當然,最神奇的還是憑空編造出一個並不存在的教皇尼古拉九世出來 (p32)——實際上是尼古拉五世。 (SWX)

16.《柏拉圖全集(第一卷)》

(人民出版社2002)

譯者: 王曉朝

書單 |被翻譯“玩壞”了的社科名著

才看幾頁《申辯》,就發現有句話竟然把意思譯反了。想起前段時間翻譯涉及到“理念”那詞,想看看王先生怎麼譯的,結果發現《國家篇》裡他竟然讓這個術語消失了。(zxh1964)

17.《資本主義與自由》 (商務印書館)

譯者: 張瑞玉

書單 |被翻譯“玩壞”了的社科名著

因為經常看張五常博客的原因,以及弗老世界性的聲譽,弗老去世後,我去書店買來了《資本主義與自由》這本書,打算認真拜讀一遍。非常可惜的是,這本書糟糕的中文翻譯讓我每看一頁都至少要5分鐘,不停的止步於某個句子,反覆的梳理一個句子到底是什麼含義,可是就這樣讀完一個章節,發現什麼都沒有看明白。 (狂人)

18.社會學之思(第二版)

譯者:李康

書單 |被翻譯“玩壞”了的社科名著

其實鮑曼寫的蠻用心的,儘量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地介紹社會學常識,但是被翻譯給搞爛了。 (K)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