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市場繼續火爆,4月份50大城市賣地收入同比漲83.4%

土地市場繼續火爆,4月份50大城市賣地收入同比漲83.4%

文/ 袁雅珵

2018年前4月,在樓市調控下,大部分城市土地成交溢價率明顯下行,但成交金額依然刷新了歷史同期紀錄。4月份單月,多個城市土地收入明顯上漲。5月2日,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發佈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4月份,全國50大城市土地收入2842.2億,同比上漲83.4%。1-4月,50城市土地出讓金合計達到11882億,比2017年同期的7984億上漲幅度達到48.8%。

從土地出讓金額來看,4月份受監測的50大一二線城市當中,杭州、寧波、廣州、南通、天津、揚州、成都等7個城市土地收入金額超過百億。其中,杭州單月土地收入高達179億,同比上漲237%。

近期土地市場之所以保持火熱,可從供求兩方面分析:從供給端看,政府出於抑制房價上漲、支持租賃住房建設、構建住房長效機制等動機在供給側顯著加大了土地供應,加快了供地節奏;從需求端看,一是2017年以來商品房去庫存效果顯著,當前庫存已處歷史低位,房企存在補庫存需求;二是近年來房企規模化競爭激烈,有需求積極拿地以擴大土地儲備和市場影響力;三是租賃住房、人才引進、保障房建設對土地需求形成支撐。


分城市類別來看,土地成交情況有所分化。根據100大中城市土地交易數據測算,土地成交面積方面,一線城市同比大幅下降,二線城市小幅增長,三線城市仍然高增;樓面均價方面,一線城市同比腰斬,二三線城市則顯著上漲,其中三線城市漲幅超過60%;成交土地溢價率方面,一二三線城市均下跌,但一線和三線城市跌幅更為顯著,超過60%。可見,三四線城市成交活躍是近期土地市場熱度的主要貢獻。

後續土地成交熱度是否延續有待觀察。據中原地產研究中心數據,4月份全國各類房地產調控政策出臺多達33次,1-4月份共計109次,同比上漲28%。尤其是“兩會”前後,房地產調控政策明顯升級,從主要集中於一二線城市,逐漸向三四線城市蔓延,多地密集發佈調控措施。調控持續趨嚴已使商品房銷售年初以來連續放緩,加之金融去槓桿限制表外融資,房企資金壓力較大,可能促使土地市場逐漸迴歸理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