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世界上最厲害的炸彈是什麼?

熱烈的青春1602


人類因為戰爭的需要,歷史和現在都製造了許多威力巨大和重量極大的航彈,但是航空轟炸開始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由於當時飛機初上戰場,加之飛機制造水平很低…航空炸彈10㎏就已經了不得了。隨著科技發展的突飛猛進,僅僅不到30年,就生產出來了超巨型航彈,圖片上這兩枚超級航彈就是二戰期間的英國“高腳杯”地震彈,從起外形構造就能知曉其使用方式,就是利用這種“棗核狀”的低阻外形,以重量+速度的物理理論, 在極大的動能作用下直接“夯進”地下!會產生類似地震那樣巨大的震盪,並且爆炸以後形成“強衝擊波”!從而破壞地下堅固工事和地面堅固建築。

“高腳杯”航彈重5443㎏、加尾翼彈長6.4米、最粗彈徑0.9米內部填充2359㎏的鋁粉和TNT炸藥。那麼“高腳杯”航彈的破壞威力啥樣?上面這張圖片是《第一滴血4》的劇照,蘭博使用“闊劍”地雷引爆的那顆航彈就是“高腳杯”,其威力大夥通過影片也見識到了。當然,英國並沒有在緬甸使用過這種航彈,影片只是藝術加工“渲染”的需要。
到了21世紀的戰爭由於技術水平比二戰期間有了極大的提高,航彈的製造水平和戰鬥部裝藥也先進了一大截!“炸彈之母”大家非常熟悉,簡直是“如雷貫耳”,它是目前人類製造的最大“常規炸彈”!上面這張示意圖對它解釋的非常詳細,就不再囉嗦了。



這張照片就是美軍在阿富汗使用“炸彈之母
”時所產生的巨大“高耗氧衝擊波火球”,可以看見地面上被“衝擊波”犁出了像“樹木年齡”一樣的爆炸衝擊紋。
這張較為模糊的照片就是人類歷史上製造的威力最巨大的航彈

RDS–220核航彈(氫彈)。

RDS–220核航彈有一個響噹噹的綽號:大伊萬、赫魯曉夫炸彈,總重量27噸、彈長8米、最大直徑2米,由於體積過於龐大,只能由圖–95“熊式”轟炸機勉強攜帶。其實“大伊萬”是一枚實驗彈,測試的目的主要是驗證人類在核武器研製當中的極限,只要這樣才能形成一套完整的核爆炸理論……當時也沒超級計算機、激光加速器…等現代化模擬設備,只能是實彈爆炸來檢驗, 但是不進行實彈測試僅用模擬,理論就只能停留在書本,這樣的理論並不可靠……所以,即便是蘇聯不進行這樣的測試,美國也會做的(英法分享美國的模擬數據)!當時“大伊萬”測試當量為1.75億噸TNT當量,但是赫魯曉夫怕引起外交糾紛和環境汙染,將當量縮減到5000萬噸,減少了三分之二之多!
但即便是5000萬噸當量,其衝擊波也環繞了地球幾周,加拿大


北部、美國阿拉斯加一帶的通訊設備和電子設備被高能電磁脈、高能粒子束衝摧毀了不少!上面這張圖片據稱是距離核試驗場“新地島”300㎞以外的地方拍攝的,仍然可以看出5000噸當量的巨大威力!

通過上面對三種不同時期最大的常規航彈和核航彈的最簡單介紹,我們就知道了戰爭是可怕的!為了實現大規模殺傷在科技和製造上無所不用其極!但是,這些巨型航彈屠殺的都是我們的同類!人類本質上並不希望自相殘殺,而是研製這些航彈的目的,反而是阻止屠殺的繼續和威懾打算屠殺別人的人!所以,研製它們是非常必要的!
大伊萬的模型,與裝卸工人身材相比顯示了它的巨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