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出爐!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動真格”,你必須看看。

最新出爐!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動真格”,你必須看看。

會上還發布了《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加快推進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確要堅定改革決心,壓實責任舉措,確保專項治理工作取得決定性勝利。並要求各省份儘快出臺工作方案,4月中旬前向社會公佈。

各地專項治理劍指各類盃賽

《通知》明確了4個方面的具體要求。

  • 抓緊明確責任。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按照通知要求,迅速明確負責專項治理工作的負責人、具體職能處室(科室)及具體工作人員。

  • 教育行政部門要發揮好牽頭作用,積極會同本地民政、人社、工商(市場監管)、公安、城管等部門聯合建立工作機構,健全協同機制,落實部門責任,確保專項治理工作有人管、有人抓。要積極協調爭取同級教育紀檢監察部門參與專項治理。

  • 《通知》要求,儘快出臺方案。各地要緊緊圍繞專項治理工作任務要求,針對通知中指出的“存在安全隱患、證照不全、強化應試、培訓結果與招生入學掛鉤、非零起點教學、教師課上不講課後到培訓機構講”等方面問題,逐項分析研究,儘快制定有針對性的工作方案。

  • 工作方案要明確時間表、路線圖、任務書、責任人,完善相應的工作舉措。要明確治理工作舉報熱線,主動接受群眾監督。各省份工作方案要在4月中旬前向社會公佈。

針對《通知》,各地已紛紛開展專項治理行動。

他們是這樣做的——

成 都

2017年,成都市教育局牽頭21個局委建立了成都市民辦教育工作聯席會議制度,並聯同公安、民政、工商等部門發佈公告,就無證辦學等七類問題在全市範圍內集中開展為期3個月的專項治理行動。

在四川省教育廳的支持下,成都市叫停了藉助在蓉高校場地舉辦的“華賽”“奧賽”“全國中小學英語學習成績測試”等違規賽事,市青少年宮主動中止連辦近20年的全市學生優秀藝術人才選拔賽和蓉城少兒十佳藝術新苗大賽報名,學而思、新東方等培訓機構主動終止原計劃在蓉舉辦的違規賽事。

上 海

上海市在摸底清查的基礎上,也對各類競賽進行了規範,叫停了“亞太杯”“走美杯”“3e英語測試”等大小杯賽,並對從事義務教育階段學科及其延伸類培訓機構的教學、競賽、師資、教材、管理等方面作出了特別規定。

“以前xx教育有針對少兒營業的3e考試項目培訓,現在已經全面停止這個項目的招生和組織考試。”該教育機構的負責人在會上介紹,並向教育行政部門作出書面承諾,今後不以任何形式舉辦或者參與任何社會機構舉辦的各種未經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批准的競賽、盃賽和等級考試,不再組織學生報名或者代為報名,不再為該類活動提供考試或者測試場地。

“該停業的必須停業,該吊銷證照的堅決吊銷證照”

《通知》明確,迅速組織摸排,要通過社區走訪調研、中小學生和家長問卷調查、培訓機構申報等多種途徑,立即對轄區內校外培訓機構進行全面摸排,分門別類逐一建立工作臺賬,嚴格審核分析,區別不同情況,逐一進行整改落實,該辦理證照的依法依規辦理。

該停業的必須停業,該吊銷證照的堅決吊銷證照,摸排情況和整改落實結果要向社會公開,接受社會監督。

教育部將建立網上管理系統,全面掌握並定期通報各地工作進度。

針對這塊內容,各地已紛紛開展專項治理行動。

他們這樣做——

上 海

2017年3月,上海市教委成立專項工作組,對全市6928家教育培訓機構進行摸底。

上海市教育委員會總督學平輝介紹,通過摸底清查,上海市6928家教育培訓機構中,有照有證的2255家,佔機構總數的32.5%;無照經營的1398家,佔機構總數的20.2%;有照無教育培訓資質的3275家,佔機構總數的47.3%。

在全覆蓋排摸調研、掌握底數的基礎上,上海對全市各類培訓機構進行分類規範:對無證無照經營機構,依法查處取締;對有照無教育培訓資質機構,教育、工商部門下發“行政指導書”,限期整改並依法規範;對有照有證機構的不規範行為,加強事中事後監管,依法規範與整扼止不規範辦學行為,有效扼止了培訓機構亂象,合法培訓機構規範辦學意識增強。

北 京

北京市教委副巡視員馮洪榮介紹,北京的教育培訓機構中有不少是由工商部門批准的,機構繁多、分佈不均衡,“至少有3萬家,存在很多不規範的行為”。

馮洪榮說,在清理整治的同時,如何建立一個良好的教育生態是個難題。同時,孩子的負擔降下來之後,如何提高教育質量也是要著重考慮的問題。

培訓機構積極調整培訓項目

在28日的媒體通氣會上,除各地教育行政部門的代表外,還有兩位教育培訓機構的負責人。

“去年,我們砍掉了自學助考業務,原有在讀的學生妥善安置,今後不再招收自考項目新生。”

某機構負責人解釋說,自考助學業務屬於他們的傳統辦學項目,他們機構在2014年由民非學校整體轉換登記為教育培訓公司後,由於經營性教育培訓公司不能核定自考助學業務,導致自考助學業務與公司執照登記的辦學內容不符。

2017年《上海市營利性部門民辦培訓機構管理辦法》出臺後,針對“開展義務教育階段學科及其延伸類相關培訓活動的,不得妨礙未成年人正常休息,授課結束時間不得晚於20:30”的新規要求,許多機構也自去年暑期開始上課時間已經按要求全面調整。

《通知》還要求,各地要認真學習領會四部門關於開展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精神,準確把握政策界限,結合本地實際,認真完善審核標準,突出治理重點,不搞“一刀切”。

對培養學生興趣、發展學生特長、發展素質教育、培訓行為規範、手續完備的校外培訓機構,要鼓勵支持其發展,不能因為開展專項治理影響正常的校外培訓機構審批、登記、培訓等工作。

“2018專項治理”即可獲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