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金服140億美元融資幕後,1500億估值從何來?三次融資花哪了?

螞蟻金服140億美元融資幕後,1500億估值從何來?三次融資花哪了?

文 | 財經天下 石萬佳 李梓楠

編 | 鹿鳴

今日上午,螞蟻金服正式對外宣佈新一輪融資,融資總額達140億美元,高於此前傳聞中的100億美元,又一次打破全球互聯網企業單次融資記錄。估值方面,雖然沒有官方數據,但近日互聯網女皇Mary Meeker在其最新發布的《互聯網趨勢報告》中給出了1500億美金的評價。

據瞭解,本輪投資除原有股東繼續跟投外,還新增了多家國際戰略投資者,其中不乏全球知名的主權基金,包括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馬來西亞國庫控股、華平投資、加拿大養老基金投資公司、美國銀湖投資、新加坡淡馬錫、泛大西洋資本集團等全球頂尖資本。

螞蟻金服方面透露,新輪融資將加速用於支持支付寶的全球化拓展和自主科研投入,也將用於培育全球新興市場的本地科技人才,助力當地的數字化轉型。這家自誕生以來便以科技立身的巨型獨角獸企業,已經逐漸形成以技術為主的成熟商業模式。

科技基因備受認可

一直以來,國內專業機構從未吝嗇對螞蟻金服的科技實力的讚賞,安信證券首席分析師趙湘懷曾提出,螞蟻金服價值驅動的雙引擎分別是技術和全球化,技術決定深度,全球化決定廣度;中信證券則高度評價螞蟻金服是絕無僅有的找到了金融與科技平衡點的稀缺標的,是天時、地利、人和下的時代產物。其中,天時包括提早佈局帶來先發優勢;地利是指誕生於場景、服務於場景,以信任和便捷完善了互聯網場景交易閉環,這是它的基因,也是核心競爭力;人和則是阿里巴巴基因帶來的團隊凝聚力、戰略前瞻性和高執行力。

近年來,螞蟻金服的科技創新和全球化步伐明顯加快,這也深深影響著作為中國新興科技企業代表之一的螞蟻金服在國際舞臺上的表現,讓更多的國際夥伴看到了螞蟻金服的科技基因。例如,螞蟻金服公佈了BASIC戰略,區塊鏈、人工智能、安全、物聯網和雲計算成為其投入重心,據媒體披露,2018年螞蟻金服在區塊鏈領域的專利申請量已位居世界第一。

在前述《互聯網趨勢報告》中,Mary Meeker將螞蟻金服列為全球TOP20互聯網科技公司排行榜第九位,在上榜的9家公司中排名第三;2017年,螞蟻金服還曾被美國權威科技雜誌《MIT科技評論》評選為“全球最SMART 50家公司”之一,自研的刷臉支付還入選了《MIT科技評論》的另一榜單“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這意味著螞蟻金服的科技實力得到了世界權威媒體的認可。

螞蟻金服140億美元融資幕後,1500億估值從何來?三次融資花哪了?

2018《互聯網趨勢報告》

值得注意的是,螞蟻金服還將這些科技基因輸出世界。目前,螞蟻金服已經攜手合作夥伴打造了9個本地版支付寶,覆蓋印度、韓國、巴基斯坦、孟加拉國、泰國、菲律賓、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 、中國香港在內的國家和地區。阿里2018年財報披露,支付寶與其全球合作伙伴的年活躍用戶數已達8.7億。

2018年3月13日,挪威Telenor集團和螞蟻金服宣佈合作將巴基斯坦最大手機錢包Easypaisa提升打造為當地版“支付寶”。對此,巴基斯坦總理沙希德·哈坎·阿巴西表示:“我們讚賞並歡迎螞蟻金服的決定,希望可以撬動技術和數字支付的力量,給巴基斯坦百姓帶來普惠金融服務,創造未來發展的機遇”。

螞蟻金服140億美元融資幕後,1500億估值從何來?三次融資花哪了?

4月26日,螞蟻金服又牽手孟加拉國最大的移動支付公司bKash。負責信息通信技術的國務部長祖奈得·艾哈邁德·帕拉克評價說:“這不光對bKash是好消息,對於整個孟加拉國也是好消息!”而bKash股東、和尤努斯齊名的世界最大NGO組織BRAC創始人法茲勒•阿拜德,更是當場向螞蟻金服董事長兼CEO井賢棟表示:“我們很想學習螞蟻金服是如何用數字化的技術來做普惠金融服務的。”

科技的螞蟻如何煉成?

螞蟻金服能夠得到如此廣泛的認可,與其以科技為中心的內生商業模式是分不開的。從十餘年的自主研發歷史到當下公司現狀,從BASIC戰略到綜合場景應用,科技一直是螞蟻金服的內生基因和驅動力。

而螞蟻金服科技能力的鍛造,走過了一條從需求倒逼到自覺佈局,從應用技術到基礎核心,從試驗田到成熟開放的征程。

眾所周知,全球電子支付從0到1的里程碑式創新,基本來自於支付寶,在擔保交易、快捷支付、反向掃碼、先享後付、刷臉支付等核心技術上,螞蟻全部自主研發,引領著行業的發展。例如,螞蟻金服花了近十年時間,自主研發分佈式數據庫,開啟中國的去IOE化運動,在他們的帶領下,目前中國已被公認為躋身全球數據庫強國的第一梯隊;據知識產權專利媒體IPRdaily報道,2016年螞蟻專利申請量達1161件,甚至超過了Amazon、Facebook。

巨大的應用場景和用戶需求,倒逼著支付寶一步步探索應用科技的邊界,並且逐漸開始前瞻性研發佈局,讓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著眼未來,螞蟻金服提出BASIC戰略,佈局區塊鏈、人工智能、安全風控、物聯網等核心科技;還與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Rise實驗室、MIT Fintech實驗室、以及清華大學交叉與信息研究院等高校科研機構深度合作,重投基礎學科研發。

螞蟻金服140億美元融資幕後,1500億估值從何來?三次融資花哪了?

自身技術成熟後,螞蟻金服開始對外賦能。從2014年成立之初的”互聯網推進器”計劃,到2017年初率先提出techfin戰略,螞蟻金服將在金融試驗田裡沉澱的金融級技術能力,“成熟一個,開放一個”,至今已實現全面開放。我們身邊所熟悉的線上和線下的諸多應用,比如支付寶裡充值中心、生活繳費、碼上挪車等小程序;上海地鐵開發的“Metro大都會“App等,背後都是螞蟻技術能力的賦能。

據媒體計算,在螞蟻金服的收入結構中,技術服務佔比從2015年的14%上升至2017年的34%。有券商預測,2021年該數字將上升至65%,超過支付收入成為螞蟻金服的第一大收入來源。

螞蟻金服140億美元融資幕後,1500億估值從何來?三次融資花哪了?

另據螞蟻金服官方數據,截至2017年12月,公司技術崗員工佔員工總數超過60%;海歸技術專才超過公司總人數8%——科技的螞蟻,名副其實。

曾經的融資花在了哪裡?

公開信息顯示,本輪融資之前,螞蟻金服曾分別於2015年7月和2016年4月完成兩輪融資,融資額分別為約135億元與45億美金,後者創下了當時互聯網領域全球單筆私募融資記錄。

幾年過去後,當我們回溯這些鉅額融資的去向時不難發現,螞蟻金服這家巨大的科技創業企業的發展軌跡,呈現出一種多輪螺旋式上升的過程:創新型的應用促使應用技術升級,應用技術升級讓創新產品進一步擴散,繼而帶動底層技術創新,然後再發生基於底層技術創新的新一輪應用創新。

眾所周知,螞蟻金服起步於2004年的支付寶。從擔保交易、公共繳費到手機支付、快捷支付,一系列發源於支付寶的用戶體驗創新,技術前進的步伐穩健。靠自有資金,螞蟻度過了支付寶時代的種子期。

螞蟻金服140億美元融資幕後,1500億估值從何來?三次融資花哪了?

企業的A輪融資,一般發生在技術創新的導入期,此時需要的資金量會變大。這筆資金,主要用於彼時剛剛開業的網商銀行,為小微企業和個人提供的貸款業務,以及餘額寶、財富管理、保險業務、金融雲等的技術升級與投入。

僅9個多月後,螞蟻金服宣佈完成B輪融資, 時任螞蟻金服總裁的井賢棟表示,B輪所融資金將重點用於繼續提升安全能力,加大技術投入,繼續強化國際佈局,並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加入,“幫助我們重點探索農村金融、綠色金融和國際化,這是責任,同樣也是機會。”

在這個階段,螞蟻金服的技術逐漸走向成熟與開放,開始對外賦能。安全、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智能投顧、生物識別等前沿科技的研發與開放,成為螞蟻金服的重中之重;而科技的發展離不開人才,在科技領域一路狂奔的螞蟻金服求賢若渴,2016年起,螞蟻全球招賢加速,高管們多次飛抵硅谷拜訪,招募了一批頂級技術精英。

不斷壯大的過程中,螞蟻金服肩上的責任也越來越重,農村金融、綠色金融等方面的投入逐步加大,螞蟻森林、螞蟻莊園等創新型產品,成為人們積極參與、津津樂道的話題。

文章開頭提到的本輪融資用途,依然與科技緊密相關。事實上,縱觀螞蟻金服的每一輪融資,都是將資源投入核心技術能力的提升之中。這無意間揭示了螞蟻金服不為人知的另一面:與傳統觀念不同,螞蟻金服仍然是一家科技驅動的公司,並且在科技升級之中,改變了今天的金融服務市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