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加油」語文:莫聽穿林打葉聲,從容複習更清明~

「高考,加油」语文:莫听穿林打叶声,从容复习更清明~

張紅霞,江蘇省鎮江第一中學高級教師,鎮江市語文學科帶頭人。

「高考,加油」语文:莫听穿林打叶声,从容复习更清明~
「高考,加油」语文:莫听穿林打叶声,从容复习更清明~

當六月走近,每位高三學生夢想燃燒的時刻也就悄然而至。隨著各種高考預測題的新鮮出爐,如何進行高考衝刺複習,很多學生內心忐忑。語文作為高考的首戰,不僅自身舉足輕重,還有穩定其他科目的作用。因此,千萬不能在考前自亂陣腳,要精心備考,穩定心態。莫聽穿林打葉聲,從容複習更清明。

一、精心備考,強化薄弱點

「高考,加油」语文:莫听穿林打叶声,从容复习更清明~

1.梳理與簡化必背必知的知識

對語文基礎知識、課內課外背誦默寫、文學文化常識等必背知識,要逐一過關,力求零失誤;對語法基礎、表現手法(包括修辭手法)、文言實詞與虛詞、文言常見句式、詩歌情感類型等必知知識,要細加梳理,側重重難點;同時,挑選出有關這些知識的講義,篩選出其中自己薄弱點,重點突破,不斷縮小易錯範圍,達到簡化複習、以少勝多的目的。

2.歸類和比較各種文本與題型

對詩歌鑑賞、文學類文本閱讀、論述類或實用類文本等主觀閱讀題,要按文本題材和內容進行歸類,找出之間的異同,便於做題時快速定位與聯想。對語言表達題、詩歌鑑賞題、現代文閱讀題的不同題型進行歸類,找出設問方式和考查角度的異同。強化審題意識,對題目中的限定詞要特別敏感,一旦確定類型就迅速聯繫既有答題模式。比較相同題型或相近題型的解題思路和答題模式的異同,做到解題嚴密,答題規範。養成對文本宏觀把握的習慣,培養快速梳理文本結構思路的能力,快速且基本讀懂文本,才能由宏觀到微觀理解文本,準確解答題目。

3.提升與優化審題立意構思能力

將作文素材按主題歸類,經常閱讀,深入探究,入乎其內,才能出乎其外,對熟悉的素材人物要考慮一材多用;關注時事熱點素材,使文章接地氣,有時代氣息。如今年有關“時間”的話題特別多,馬克思誕辰200週年、《共產黨宣言》發表170週年、改革開放40週年、汶川地震10週年、霍金《時間簡史》等,要注意把握時代主旋律,寫出精彩文章;對作文結構作固化研究,確定好二三種較為穩妥的行文結構;堅持做“審題立意構思小練習”,養成快速把握材料關鍵詞和主要觀點的能力,不斷拓展思維的深度和廣度;認真回顧近三年高考作文題,比照優秀範文摹寫新題,增強寫作信心。

高考作文往往關注“自然、社會、人生”,注重人文、思辨。審題要仔細,構思要耐心,謀篇要出彩,文體要固定,語言要優美,細節要生動。無論何種聯想,都必須注意回到題目上去,扣住題目以免中途“跑題”。

「高考,加油」语文:莫听穿林打叶声,从容复习更清明~

二、答題規範,重視三意識

1

答題規範意識

考前要不斷強化答題規範意識。如文言文翻譯,一般要直譯,字字落實。翻譯前粗知全文大意,把握文意的傾向性,詳知譯句上下文的含義。注意詞類活用、特殊句式、通假、偏義複詞、句子語氣等。極少數地方允許意譯。名句默寫題字跡一定要工整清楚,切忌潦草!

2

知識網絡意識

衝刺複習是建立在一輪、二輪複習的基礎上,通過前面的複習,學科的知識點和考點基本做到了全覆蓋。臨考前要構建學科知識網絡,如“思維導圖”或者“知識樹”。把語文學科體系劃分為主線突出、縱橫相聯的專題,建構整體知識網絡的“思維導圖”,確保每種題型都有相應的答題技巧。如詩歌鑑賞題,分析題目,題目往往概括了詩的主要內容,或者提供了感情基調;藉助註釋,準確理解詩歌,把握主旨;賞析時注意用詞的巧妙、修辭手法及其作用;注意詩中出現的意象(即描寫的對象),調動常識儲備,揣摩形象意味;評價要恰當,要圍繞人之常情考慮詩歌的感情基調;要牢記基本題型(詩眼型、作用型、意象情感型、技巧型)及解題思路。

3

把握原文意識

答題時要找準原文中相關的句子,參照主要段落或者全文的整體意旨來考慮。如現代文閱讀題,關鍵性文句的內涵既是深層次的又是豐富多義的甚至是含蓄隱晦的,一定要從原文中尋找、辨識有效信息,並將有效信息進行再剪輯組合,形成全面的符合要求的答案。

「高考,加油」语文:莫听穿林打叶声,从容复习更清明~

三、優化心理,保持平常心

在高三語文備考的衝刺階段,我們要防止出現兩種心理:一是過度緊張。認為高考題總是很難,自己沒有把握,什麼都沒有複習到位,焦躁過度,複習效率低下;二是過度放鬆,眼高手低,覺得語文學科是一項長期積累訓練的學科,考前複習用處不大,心存僥倖心理。

「高考,加油」语文:莫听穿林打叶声,从容复习更清明~

因此,一定要優化心理,去除心中雜念,保持平常心。要像哈利·波特所說的那樣,明白被強行拖進戰場去面對殊死的搏鬥和昂首挺胸地走進戰場是多麼不同。要學會自我減壓,明白高考其實並不是人生的絆腳石而是磨刀石。在面對高考的過程中,把所有的苦累體驗都當作人生的財富,享受為高考專心致志、心無旁騖的付出,享受整日與書香相伴在題海遨遊的努力,享受用智慧和汗水澆灌成功果實的滋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