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支付、黃金到保險,騰訊的「第三次紅包革命」

我小時候經歷過一件事:一位務農多年的親戚突然得到一份保險公司的職位,全家人喜出望外,把上司請到家中飲酒。但很快發現,要保住這位親戚從天而降的「美差」,全家人都得買上幾份保險,買完沒幾個月,這位親戚還是因為完不成業績而被開除。

這只是過去保險公司在草莽時代一個縮影,在互聯網的改造之下,這樣的場景在消失。而吸收數百萬社會閒散人員,讓他們走街串巷售賣保險,的確是很長一段時間不少保險公司的通行做法,不專業的業務員越賣力,用戶會越反感,這讓行業的口碑面臨考驗。

行業吃力是因為保險天生就是很難賣的一種產品,行業裡用綜合費用率來定義售賣保險所付出的代價,中國汽車保險行業的綜合費用率超過 43%。這意味著,保險公司每實現 100 元的保費,就得花出去 43 元。

可見,本該讓利於消費者的利益,都被白白耗散在了低效的渠道上面,渠道問題,其實是信任機制出現了問題,而信任機制出了問題,是因為大家都為了衝業績而忽視市場教育,培育用戶。

互聯網的到來,讓保險行業看到了一股清流,從理論上來說,通過改善渠道效率,變人海戰術、掃街模式為大數據精準推送,基於數據能夠進行更精準的定價,而互聯網大公司自身的良好品牌,也能幫助保險產品恢復信任。

一直以來,互聯網都在探索適合保險的玩法。但 Oliver Wyman 報告顯示,按總保費計算,2016 年中國互聯網保險市場規模為 3630 億人民幣,這在中國 3 萬億總保費份額中,僅佔比十分之一,尤其是從 2016 年一季度到 2018 年一季度,互聯網財險保費收入甚至還出現了負增長的情形。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三千多億的保費收入,和拼多多目前的 GMV 非常接近。

社交裂變有兩個重要的元素,一個是獎勵,另一個則是群發,前者構成了原始衝動,後者則是最重要的裂變場景,也是目前拼多多、趣頭條這些產品獲取用戶最有效的一個空間。

而趣頭條則是一個藉助社交裂變迅速起勢的閱讀 App,其玩法名為師傅收徒,通過直接的獎勵,激勵對信息有剛需的人去尋找下家,這是一種用戶篩選用戶的行為,不屬於這款產品目標人群的人會自動忽略相關信息,而有興趣的用戶會被精準地找到。目前趣頭條的 DAU 已經突破了千萬級。而從零長成一家估值 16 億美金的獨角獸公司,趣頭條只花了一年半。

從支付、黃金到保險,騰訊的「第三次紅包革命」

巧合的是,儘管拼多多和趣頭條是截然不同的兩種產品形態,但他們的崛起都藉助了社交玩法。

只要採用恰當的方式,就有機會打破移動互聯網的孤島效應,來克服獲客成本與市場教育的困難處境。

那麼,對於保險來說,有沒有這樣的機會呢?

保險是全天下最難賣的產品,這與保險本身的商品特質相關——這種被動銷售型金融產品,和當下體驗無關,且常常屬於低頻應用,大家會主動消費一頓火鍋,但幾乎沒有人會主動願意購買保險。這時候強推容易適得其反,而如果以用戶喜聞樂見的紅包方式來推廣保險產品,某種程度上能夠化解保險本身令人敬而遠之的一面。

保險實際上是一種基於合同的虛擬產品。如果電商和閱讀應用可以藉助社交玩法迅速起勢,那麼保險也應當有機會獲得成長,除非用戶真的對保險毫無需求。

其實,需求土壤已經基本成熟,年輕人有更高的知識素養,更加了解未雨綢繆的必要性,再加上,他們的網絡消費習慣也早已養成,很多機構投資人都判斷,目前已經到了互聯網保險崛起的前夜,這時候,只差一點點火星,就能燃起熊熊大火。也許這個小小的火星就是社交玩法。

騰訊微保做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其率先嚐試「保險紅包」的玩法。同樣是社交的玩法,讓用戶領取保額的紅包後,經過激活即可生成保單。以贈送一定數額保額的方式,來促進用戶自發地轉發,以用戶篩選用戶的方式,來彙集保險產品的目標人群。

和集贊免單不同,保險紅包更不容易打擾用戶,道理上講得通——「讓我幫你集贊換取免費商品,我是拒絕的,但你送我免費保額,我可能會接受」

這樣的社交玩法,用戶親和度很高,不光能抵達更多用戶群體,也不會引起他們的反感。這就相比強行說服的傳統銷售模式,更有利於實現市場教育。

不僅如此,微保還巧妙地使用了「超級企鵝足球名人賽」的 IP,選取了跟保險人群重合度非常高的「體育」類 IP,而愛好體育的人通常珍視自己的健康,自律且注重籌劃未來,大量數據已經證明,他們能夠恰當地轉化為投保人群。

從支付、黃金到保險,騰訊的「第三次紅包革命」

而最大的驚喜來自於,在這一次的社交玩法中,微保借用了對年輕用戶有號召力的 idol 鹿晗,通過偶像的帶動作用對話年輕用戶,對於整個保險行業而言,是應該是一次有意義的嘗試。

微保的前沿探索除了社交玩法,還包括通過高度定製化來打造爆款產品。這也與拼多多有異曲同工之妙。

微保最大的革新意義在於,從現在已經上線的產品來看,它不僅僅只是一個保險產品代理銷售平臺,與市場上已有的高度同質化保險產品不同,它在從用戶對保險的剛性需出發,與合作伙伴一起定製開發保險產品。其推出的健康險、出行險等產品都是如此。以微保的出行險為例,不僅價格上有著絕對的優勢,還打通了用戶出行的航班信息服務。把用戶觸達上的優勢結合服務的創新,微保正在改變互聯網原住民對保險產品的購買習慣。

也難怪,一位業內人士跟我感嘆,騰訊微保對於保險業的意義,不亞於餘額寶對於傳統理財行業的意義,他們都是基於互聯網巨頭的生態,打造爆款產品,從而把海量的人群吸納進來,並引導他們使用更多品類的產品,一步一步順水推舟地完成市場教育。

2、騰訊的秘密武器

隨後又出現了黃金紅包,2017 年春節期間,馬化騰親測發黃金紅包的截圖流出,引發關注,不少群裡開始流行群發黃金紅包,其所對應的實際上是「騰訊微黃金」貴金屬交易服務。

而到了 2018 年,這一次推出的保險紅包,算得上是騰訊金融產品與紅包玩法的第三次結合。從支付、貴金屬投資到保險,正好是從高頻到中頻再到低頻的一條漸變光譜,拿下前面一個環節,都是為後一個環節進行鋪墊。

從支付、黃金到保險,騰訊的「第三次紅包革命」

目前,騰訊在高頻的支付和中頻的投資領域都已經取得不錯的成效,當用戶需求,產品革新,社交玩法等各項條件具備,低頻保險被攻克,應該也不是難題。

如果類比三次工業革命改善人類的商品生活,那麼,我們也可以說,包括保險紅包在內的三次「紅包革命」,正在改善人類的金融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