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些責任感,少刷存在感

多些責任感,少刷存在感

先有擔當,後有名聲。有了事業心責任感,什麼樣的政績都能創造出來;有了讓老百姓頌揚的政聲,就是為官者最好的存在感。真正優秀的黨員幹部,從來不屑於刷存在感,總是選擇用責任和擔當證明為官的價值、黨員的意義、人生的旨歸。

近日,某地一領導到基層調研時,批評了一些幹部身上存在的官本位意識太強、服務意識不足等問題,為群眾辦事還要耍官威、刷存在感。這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少數黨員幹部身上存在的弊病,那就是責任感缺乏,以刷存在感代替真心實意為民服務、為民造福。

人的本性中,總希望做點什麼來證明自己的存在價值。那些事業心強責任感強的黨員幹部,自覺挑起了對黨忠誠、為黨分憂、為黨盡職、為民造福的政治擔當,努力爭當新時代的見證者、開創者、建設者,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始終圍繞如何做出實績,造福於民。相反,那些不願擔當、不願負責的黨員幹部,生怕幹事太多出差錯,總是“捂著烏紗帽為己做官”,想方設法靠刷存在感來證明自己的“擔當作為”。

隨著全面從嚴治黨深入推進,很多黨員幹部都能做到敬業樂業,事業心責任感都很強。但也有少數黨員幹部懶政怠政,搞“為官不為”那一套,“只要不出事,寧可不幹事”。這些人為了烏紗帽不願意做實事,卻堅決不承認,用刷存在感來極力包裝自己。有的用表態代替表率,上級部署一項工作,馬上開會發文,強調再強調,氣勢很浩大,但只是雷聲大雨點小,雨過地皮溼;有的用痕跡代替政績,對於應該抓的工作,計劃很周密,資料很精美,會議有記錄,推進有照片,但只是停留在文字和圖表上,很難見到落實的效果;還有的用去過代替辦過,遇到棘手事情,他們也去現場,承諾得也很好,但只聽呼聲不見回應,很難有問題的徹底解決。諸如此類的刷存在感,彰顯不出任何存在價值,只是對“為官不為”的深度美化。這樣的行為,與黨員幹部的身份格格不入,與新時代應有的新擔當新作為嚴重不符。

不怕無策,就怕無心。先有擔當,後有名聲。有了事業心責任感,什麼樣的政績都能創造出來;有了讓老百姓頌揚的政聲,就是為官者最好的存在感。真正優秀的黨員幹部,從來不屑於刷存在感,總是選擇用責任和擔當證明為官的價值、黨員的意義、人生的旨歸。

楊善洲,在任時一心為民、勤奮敬業。退休後,22年綠化荒山數萬畝,創造資產3個多億,無償捐給家鄉人民。他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大亮山的無邊林海、綠色財富是他永不磨滅的存在。當官到底該怎樣幹事?楊善洲的話給出最好答案:“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做事。我不圖名,不圖利,圖的是老百姓說沒白給我公糧吃。”

責任感是幹事之基、成事之要。誰心中有民,把黨的事業放在心中,誰就能留在群眾心中、留在浩浩青史裡。當前,我們黨正在全力進行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汙染防治的三大攻堅戰。以脫貧攻堅戰為例,在這一領域也有少數黨員幹部不願躬身扶貧,只刷存在感,照片一拍、檔案一建、圖表一列,就算完成任務。事實上,真正的扶貧,不看存在感,而看是否脫鞋下田,是否真正走進村莊“看房、看糧、看有無讀書郎、看主要勞力強不強、看有無病人臥在床”。只有真心幫助群眾、服務群眾,所幹之事才能得到百姓認可,經得起歷史和實踐檢驗。

勸君不用鐫頑石,路上行人口似碑。刷存在感永遠刷不出存在價值,留下為民政績才是真實的存在。今天,人們看到蘭考泡桐,就會想起焦裕祿;看到東山木麻黃,就會想起谷文昌;看到太行果樹,就會想起李保國;看到東北大梨樹,就會想起毛豐美……那是因為他們有肝膽、具擔當、能負重,留下了澤被後世的德業功業,這才是黨員幹部應追求的為官境界和人生價值。(桑林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