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正式發文!以後中小學生欺凌事件這樣處置!

福建正式发文!以后中小学生欺凌事件这样处置!

在這繽紛的六月

伴著孩子們甜甜的笑容

顯著格外燦爛

福建正式发文!以后中小学生欺凌事件这样处置!

然而,與校園暴力有關的新聞

總是層出不窮——

2015年4月24日,福建漳州初中女生上學途中被5個女孩拉到校外的小巷子裡群毆。腳踹,扒上衣、內衣,被揪頭髮往鐵門上撞……毆打持續了數分鐘。涉事者均為未成年中學生。

福建正式发文!以后中小学生欺凌事件这样处置!

2015年9月,兩段浙江省餘姚市職成教中心學校學生遭多名女生毆打的視頻在網間流傳,視頻中女生王某除遭毆打外,還被多名女生用樹枝侵犯下體。涉事者為未成年中學生,事發後被警方依法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福建正式发文!以后中小学生欺凌事件这样处置!

2016年2月2日,湖南臨武三中初一女生遭多名女同學毆打,辱罵。被打女生表示,打她的人是同班同學找來的,因嫉妒她“長得好看”,她已被這名女同學打罵多次。因雙方均未滿14週歲,雙方家庭達成調解意見。

福建正式发文!以后中小学生欺凌事件这样处置!

2016年4月23日,河北新安一名女孩遭多名青少年毆打,並被逼迫下跪、甚至脫衣。旁邊還有很多人圍觀起鬨,並用手機拍照。涉事者年齡從13到16歲不等,其中2名施暴者被處行政拘留五日。其餘6人被批評教育。

為保護孩子們更加健康快樂的成長

福建正式發文!

以後發生中小學生欺凌事件這樣處置——

《方案》明確中小學生欺凌的界定,提出了預防的具體舉措,規範了處置程序,對學生欺凌的不同情形明確了懲戒措施……具體有哪些新舉措?一起來看一下——

福建正式发文!以后中小学生欺凌事件这样处置!

明確界定學生欺凌

《方案》明確提出,中小學生欺凌是發生在中小學校、中等職業學校和特殊教育學校校園內外、學生之間,一方個體或群體學生單次或多次蓄意或惡意通過肢體、語言及網絡等手段實施欺負、侮辱或誹謗,造成另一方個體或群體學生身體傷害、財產損失或精神損害等的事件。在實際工作中,要正確識別學生欺凌,嚴格區分學生欺凌與學生間打鬧嬉戲行為。

怎樣有效預防中小學生欺凌事件的發生

《方案》明確了積極有效預防學生欺凌的四項舉措:

指導學校切實加強教育。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負責將《公共安全教育》地方課程落實到位,督促學校開展涉及防範中小學生欺凌的思想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等專題教育。中小學校要保證《公共安全教育》師資和課時,通過期初集中開展教育,期中在《道德與法治》等課程中專門設置教學模塊等方式,定期對中小學生進行學生欺凌防治專題教育。

共青團等有關部門、群團組織要指導學校團隊組織開展以防治學生欺凌為主題的法治宣傳教育實踐活動。

組織開展家長教育。各地防治學生欺凌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要通過定期組織學校、社區開展專題培訓課等方式,加強家長培訓。學校要利用家長會或家委會等形式,加強家長家庭教育輔導和培訓,引導學生家長增強法治意識,落實監護責任,幫助家長了解學生欺凌防治知識。

嚴格學校日常管理。各地育行政部門要結合全省“護校安園”專項行動,落實中小學生欺凌綜合治理工作。學校根據實際成立由校長負責,教師、少先隊大中隊輔導員、教職工、社區工作者和家長代表、校外專家等人員組成的學生欺凌治理委員會(高中階段學校還應吸納學生代表)。加快推進將校園視頻監控系統、緊急報警裝置等接入公安機關、教育部門監控和報警平臺,逐步建立校園安全網上巡查機制。學校要制定防治學生欺凌工作各項規章制度的工作要求,主要包括:相關崗位教職工防治學生欺凌的職責、學生欺凌事件應急處置預案、學生欺凌的早期預警和事中處理及事後干預的具體流程、校規校紀中對實施欺凌學生的處罰規定等。

定期開展排查。各地防治學生欺凌工作領導小組要在學校自查的基礎上開展涉校涉生矛盾問題排查。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督促檢查,通過委託專業第三方機構或組織學校開展等方式,定期開展針對全體學生的防止學生欺凌專項調查,及時查找可能發生欺凌事件的苗頭跡象或已經發生、正在發生的欺凌事件。學校要加強家校溝通,密切師生家長聯繫,及時掌握以留守兒童、離異或單親家庭子女、進程務工人員子女為重點學生的思想情緒和同學關係狀況,特別要關注學生有無學習成績突然下滑、精神恍惚、情緒反常、無故曠課等異常表現,瞭解其產生的原因,對可能發生的學生欺凌事件做到早識別、早預防、早干預。

學生欺凌事件的處置以學校為主

在嚴格規範調查處理程序上,學生欺凌事件的處置以學校為主。教職工發現、學生或者家長向學校舉報的,應當按照學校的學生欺凌事件應急處置預案和處理流程對事件及時進行調查處理,由學校學生欺凌治理委員會對事件是否屬於學生欺凌行為進行認定,對可能涉及違反治安管理或涉嫌犯罪的學生欺凌事件,學校要及時報告公安機關依法查處。

原則上學校應在啟動調查處理程序10日內完成調查,根據有關規定處置。處理時應注意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學校、家長、相關部門、群團組織及新聞媒體應注意保護受欺凌學生和知情學生的個人隱私,避免受欺凌學生遭受二次傷害。

實施欺凌嚴重者將被送至專門學校學習

對經調查認定實施欺凌的學生,學校學生欺凌治理委員會要根據實際情況,制定一定學時的專門教育方案並監督實施欺凌學生按要求接受教育,同時針對欺凌事件的不同情形予以相應懲戒。

情節輕微的一般欺凌事件,由學校對實施欺凌學生開展批評、教育。實施欺凌學生應向被欺凌學生當面或書面道歉,取得諒解。對於反覆發生的一般欺凌事件,學校在對實施欺凌學生開展批評、教育的同時,可視具體情節和危害程度給予紀律處分。

屢教不改或者情節惡劣的嚴重欺凌事件,必要時可將實施欺凌學生轉送專門(工讀)學校進行教育。

未成年人送專門(工讀)學校進行矯治和接受教育,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有關規定,對構成有嚴重不良行為的,按專門(工讀)學校招生入學程序報有關部門批准。

涉及違反治安管理或者涉嫌犯罪的學生欺凌事件,處置以公安機關、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為主。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及時聯絡公安機關依法處置。各級公安、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依法辦理學生欺凌犯罪案件,做好相關偵查、審查逮捕、審查起訴、訴訟監督和審判等工作。

對有違法犯罪行為的學生,要區別不同情況,責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嚴加管教。對依法應承擔行政、刑事責任的,要做好個別矯治和分類教育,依法利用拘留所、看守所、未成年犯管教所、社區矯正機構等場所開展必要的教育矯治;對依法不予行政、刑事處罰的學生,學校要給予紀律處分,非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可視具體情節和危害程度給予留校察看、勒令退學、開除等處分,必要時可按照有關規定將其送專門(工讀)學校。對校外成年人採取教唆、脅迫、誘騙等方式利用在校學生實施欺凌進行違法犯罪行為的,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及有關法律規定,對教唆未成年人犯罪的依法從重處罰。

將學生欺凌綜合治理工作情況作為考評內容

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加強制度建設,積極探索創新,逐步建立具有長效性、穩定性和約束力的防治學生欺凌工作機制。

完善培訓機制。明確將防治學生欺凌專題培訓納入教育行政幹部和校長、教師在職培訓內容。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分管負責同志和具體工作人員每年應當接受必要的學生欺凌預防與處置專題面授培訓。中小學校長、學校行政管理人員、班主任和教師等培訓中應當增加學生欺凌預防與處置專題面授的內容。培訓納入相關人員繼續教育學分。

建立考評機制。將本區域學生欺凌綜合治理工作情況作為考評內容,納入平安校園、文明校園創建標準,納入校園及周邊綜合治理考評,納入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年度考評,納入校長學期和學年考評,納入學校行政管理人員、教師、班主任及相關崗位教職工學期和學年考評。

建立問責處理機制。把防治學生欺凌工作專項督導結果作為評價政府教育工作成效的重要內容。

對職責落實不到位、學生欺凌問題突出的地區和單位通過通報、約談、掛牌督辦、實施一票否決權制等方式進行綜治領導責任追究。學生欺凌事件中存在失職瀆職行為,因違紀違法應當承擔責任的,給予黨紀政紀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健全依法治理機制。建立健全中小學校法制副校長或法制輔導員制度,明確法制副校長或法制輔導員防治學生欺凌的具體職責和工作流程,把防治學生欺凌作為依法治校工作的重要內容,積極主動開展以防治學生欺凌為主題的法治教育,推進學校在規章制度中補充完善防治學生欺凌內容,落實各項預防和處置學生欺凌措施,配合有關部門妥善處理學生欺凌事件及對實施欺凌學生進行教育。

構建專業研究與評估機制。支持高校、中小學校和相關專門科研機構加強對學生欺凌問題進行專題學術研究,逐步建立學生欺凌數據監測、評估體系,形成理論研究指導和提高實踐能力的良性互動。

各個部門該怎麼進行職責分工呢

教育行政部門負責對學生欺凌治理進行組織、指導、協調和監督,牽頭做好專門(工讀)學校的建設工作,是學生欺凌綜合治理的牽頭單位。

綜治部門負責推動將學生欺凌專項治理納入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強化學校周邊綜合治理,落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領導責任制。

人民法院負責依法妥善審理學生欺凌相關案件,通過庭審釐清學生欺凌案件的民事責任,促進矛盾化解工作;以開展模擬法庭等形式配合學校做好法治宣傳工作。

人民檢察院負責依法對學生欺凌案件進行審查逮捕、審查起訴,開展法律監督,並以案釋法,積極參與學校法治宣傳教育。

公安機關負責依法辦理學生欺凌違反治安管理和涉嫌犯罪案件,依法處理實施學生欺凌侵害學生權益和身心健康的相關違法犯罪嫌疑人,強化警校聯動,指導監督學校全面排查整治校園安全隱患,協助學校開展法治教育,做好法治宣傳工作。

民政部門負責引導社會力量加強對被欺凌學生及其家庭的幫扶救助,協助教育部門組織社會工作者等專業人員為中小學校提供專業輔導,配合有關部門鼓勵社會組織參與學生欺凌防治和幫扶工作。

司法行政部門負責做好未成年犯的教育改造工作,指導協調開展以未成年人相關法律法規為重點的法治宣傳教育,做好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務工作,有效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負責指導技工學校做好學生欺凌事件的預防和處置工作。

共青團組織負責切實履行綜治委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職責,配合教育行政部門並協調推動相關部門,建立預防遏制學生欺凌工作協調機制,積極參與學生欺凌防治工作。在有條件的地方引入駐校青少年事務社工。

婦聯組織負責配合有關部門開展預防學生欺凌相關知識的宣傳教育,引導家長正確履行監護職責。

殘聯組織負責積極維護殘疾兒童、少年合法權益,配合有關部門做好殘疾學生權益保護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切實加強殘疾學生遭受欺凌的風險防控,協助提供有關法律服務。

學校負責具體實施和落實學生欺凌防治工作,紮實開展相關教育,制定完善預防和處置學生欺凌的各項措施、預案、制度規範和處置流程,及時妥善處理學生欺凌事件。指導、教育家長依法落實法定監護職責,增強法治意識,科學實施家庭教育,切實加強對孩子的看護和管教工作。

那麼,

家長怎樣教孩子預防與面對?

福建正式发文!以后中小学生欺凌事件这样处置!

告訴孩子被欺負了怎麼辦

面對孩子可能存在的被欺凌危險,或者避免孩子成為欺凌他人者,家長應該怎麼辦?孩子遇到這種情況該怎麼辦?

預防:防患於未然,關愛孩子,讓孩子學會自我保護

1、告訴孩子上下學儘可能結伴而行。

2、給孩子的穿戴用品儘量低調,不要過於招搖。

3、在學校不主動與同學發生衝突,一旦發生及時找老師解決。

4、上下學、獨自出去找同學玩時,不要走僻靜、人少的地方,要走大路。不要天黑再回家,放學不要在路上貪玩,按時回家。

5、看管好孩子遠離暴力遊戲、暴力性動畫片及電視劇。不要沉迷於網絡。

6、告訴孩子要慎重擇友,多交品德好的朋友,多交“益友”,不交“損友”。

7、平時可以讓孩子進行一些跆拳道、散打之類的訓練強身健體,尤其女生。

8、給予孩子更多家庭關愛、注重和孩子的溝通與交流。

9、平日教育孩子時,不要採用打罵等極端行為。否則會對孩子心理造成負面影響。

10、對孩子愛之有道,不要一味的滿足其要求,言聽計從。適當進行挫折教育,培養孩子堅強品格。

11、家長要經常瞭解孩子校園內外的治安情況。要多於老師和孩子交流,有通過聊天去了解孩子學校是否有校園暴力現象。

12、進行預防教育。一定要引導孩子學會分辨事情的對與錯,曲與直,不能誘導孩子片面出手,或者以不受欺負而以暴制暴。當然,還要教孩子一些自我保護的方法,讓孩子平時有心理準備,遇事能從容處理。

應對:遇到問題沉著應對,教會孩子堅強面對

1、告訴孩子遇到校園暴力,一定要保持鎮靜,不要驚慌。採取迂迴戰術,儘可能拖延時間,有勇有謀地保護自己。爭取有機會求救。

2、必要時,向路人呼救求助,採用異常動作引起周圍人注意。

3、人身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不要去激怒對方。

4、當自己和對方的力量懸殊時,要認識到自己有保護自己的能力,以及通過理智和有策略的談話或藉助環境來使自己擺脫困境。

5、遇到自己和對方力量相距不是太遠時,可以考慮使用警示性的語言來擊退對方的企圖。但要避免使用恐嚇性的言語,以免反而激發攔截者的逆反心理。

6、告訴孩子如果遭遇校園暴力事件一定要及時跟家長老師溝通情況,不要在忍氣吞聲中一個人默默承受身體和心理上的創傷。

7、如果孩子遇到校園暴力事件後,在心理上出現害怕上學、害怕出門、交友焦慮等情況,需要及時與專業人士交流,從心理層面給予幫助。

8、孩子遭受暴力後要穩定孩子的情緒,理解和同情孩子。同時抽出時間多多陪伴孩子,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

9、知道孩子遭遇校園暴力之後第一時間和學校溝通,瞭解孩子在校的真實情況,並拿起法律的武器來保護孩子。

孩子出現這些跡象時,家長要注意

如果孩子遇到暴力事件,作為家長最重要的就是在第一時間發現孩子是否受到了傷害,平時要多關心孩子的心理狀態和行為表現,下面這些跡象預示孩子有可能正遭遇校園暴力。

1、身體傷痕

如果孩子身體表面無故出現各種人為傷痕,諸如瘀傷、抓傷及其它傷痕,那很可能是孩子受到暴力侵害。要注意,如果孩子經常穿著長袖衣服,即便是溫熱天氣也如此,他/她可能是想遮掩傷痕。

2、丟失或損壞

雖說有些孩子會把個人物品保管得亂糟糟的,但如果發現他/她經常丟失一些個人物品,比如說鞋子、首飾、文具等,或者衣服、書包等物件總是有破損,那麼家長就要留心了。

3、如廁習慣改變

觀察孩子是不是非得等到回到家才上廁所?雖然有點奇怪,但這也是受暴力侵害的一種徵兆。學校的廁所由於位置特殊且不易受到監控,這裡很容易成為校園暴力發生的場所。

4、自尊心受挫

如果孩子經常回到家都帶著傷心、沮喪甚至是哭著鼻子的情緒,那麼他/她很可能在學校受到言語誹謗等精神方面的傷害。校園暴力的受害兒童,可能會變得很依賴家長,並且變得孤僻、怕生,而且顯得很沒有自信。

5、自我傷害傾向

受到校園暴力侵害的兒童,很可能會出現自我傷害或自虐的傾向。孩子任何形式的自我傷害甚至是自殺行為,家長都要予以高度重視,及時帶孩子到有關心理諮詢專家處尋求幫助。

6、不願上學

如果孩子非常不願意上學,甚至出現逃學、裝病請假等的現象,那就要注意了。這可能是孩子在學校被人排擠、欺負,他/她不願意回到讓其感到不適的地方。

7、睡眠出現問題

失眠、噩夢、尿床等問題也是孩子遭受暴力侵害的表現之一,如果睡眠問題還伴隨著其他以上提到的現象,那麼孩子受到暴力侵害的可能性會更大一些。

福建正式发文!以后中小学生欺凌事件这样处置!

學校

是孩子們知識的海洋和交友的天堂

而不是中小學生欺凌產生的地方

家長、學校和社會各界應該攜手行動

不要讓本是無憂年齡的孩子變得暴戾

中小學生欺凌對參與者、受害者、旁觀者

都有著不可磨滅的影響

它比我們想象的要普遍的多

也隱蔽的多

然而一件壞事

就算再微小,再普遍,再頻繁

它也還是壞事

轉發

讓更多人一起行動、關注起來!

綜合:福建省教育廳、福建日報、中國教育報

特別說明

點滴見證漳州法治進程

"漳州普法"

zzpfwx

輕觸識別關注我們

福建正式发文!以后中小学生欺凌事件这样处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