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網寵蔡徐坤到diss楊超越,真人秀造星背後的真相究竟是什麼?

繼前陣子王菊登上熱搜榜後,又一位《創造101》的小姐姐登上熱搜,她就是最近話題點超多的楊超越,《創造101》這個節目自開播以來就話題不斷,跟之前男團選秀節目《偶像練習生》有異曲同工之處,只不過這次是女子的選秀節目,有些網友不禁問了,現在的選秀節目真是感覺火的有點莫名其妙啊。

從網寵蔡徐坤到diss楊超越,真人秀造星背後的真相究竟是什麼?

沒錯,在現在快餐式文化和互聯網文化盛行的時代,很多人和事突然火的猝不及防,有時候都快跟不上這個時代的步伐了,每天不斷的更新換代的明星,新的小鮮花,小鮮肉層出不窮,對於很多人來說這個明星還沒消化好,馬上又要pick另一個新出道的小哥哥了,真的是沒道理啊!

從網寵蔡徐坤到diss楊超越,真人秀造星背後的真相究竟是什麼?

說回到《創造101》,其節目的宗旨是要選出“最強女團”,女團成員最主要的目的是圈粉,吸引到更多喜歡自己的人,然後創造出最大的商業價值。所以無論是話題的製造還是每個小姐姐自身的點都會被放大。

從網寵蔡徐坤到diss楊超越,真人秀造星背後的真相究竟是什麼?

就拿近期頻頻被推向話題風口浪尖選手楊超越來說,之前楊超也上熱搜是因為她愛哭體質,還有唱歌車禍現場,覺得她什麼都不會,還不努力,這樣的小姐姐不被大家所喜愛,但是這次楊超越上熱搜卻不是像之前一樣被全網實名吐槽,而是因為被網友們心疼。

從網寵蔡徐坤到diss楊超越,真人秀造星背後的真相究竟是什麼?

好像自從楊超越在101的排行進入前三以後,圍繞她周圍的只有罵聲,和反對她的聲音,說她相比其他的小姐姐們完全就是靠賣可憐人設上位的。

從網寵蔡徐坤到diss楊超越,真人秀造星背後的真相究竟是什麼?

可說的人多了,也必然有抱不平的聲音,所以很多網友們就開始為楊超越抱不平:人家只是一個普通家庭的小姑娘,沒有任何的背景所以才一直消費,也真是可憐,甚至還有網友直接點名,楊超越就是“背鍋俠”,其實也有很多表現不好的人,但是楊超越就是被拉出來作為擋板被人家diss罷了。

從網寵蔡徐坤到diss楊超越,真人秀造星背後的真相究竟是什麼?

從網寵蔡徐坤到diss楊超越,真人秀造星背後的真相究竟是什麼?

從網寵蔡徐坤到diss楊超越,真人秀造星背後的真相究竟是什麼?

也有冷眼觀察娛樂圈的朋友說:黑楊超越太無聊了,因為這節目是個真人秀,並不是正經的公平公正的比賽,大家在屏幕上看到的,都是有導演編導、剪輯的,是有誘導性的節目,並不是全部事實。投資方投資做節目,要的是流量,流量就是錢。炒作楊超越也是炒流量啊,這對觀眾來說,他們怎麼弄就這麼弄,你看了呵呵一聲就足夠了。

從網寵蔡徐坤到diss楊超越,真人秀造星背後的真相究竟是什麼?

隨著節目的播出,《最強大腦》的製片人,站在專業角度,點評了楊超越目前的處境,她的話引起了網友深思。

從網寵蔡徐坤到diss楊超越,真人秀造星背後的真相究竟是什麼?

當他們看到有這樣一個小姑娘,承載著他們遙不可及的夢想時,心中自然向呵護她,陪伴她前行,正因如此,楊超越的粉絲隊伍十分龐大。

從網寵蔡徐坤到diss楊超越,真人秀造星背後的真相究竟是什麼?

所以無論是質疑聲還是支持聲,對於楊超越來說都是人生路上的一劑藥,看你如何去理解和接受,如果是好的方向,那麼勢必會離成功更進一步,如果只是一味的逃避與埋怨,那麼你與成功就只能是失之交臂了。

從網寵蔡徐坤到diss楊超越,真人秀造星背後的真相究竟是什麼?

另外,這些節目本身也存在問題,屢次被詬病魔鬼剪輯。一方面是因為節目素材量過大,而播出時長極為有限,本身就存在剪輯難度。另一方面,為了增加話題度,甚至達到“虐粉、固粉”的目的,節目組有意而為之,這樣的剪輯,是對觀眾的不負責,也是對導師和選手的不尊重。

從網寵蔡徐坤到diss楊超越,真人秀造星背後的真相究竟是什麼?

這是一個偶像時代,也是一個粉絲時代。只有偶像、粉絲和平臺們共生共長,才能成就一個爆款節目,《偶像練習生》也正是踩著這樣的浪而一炮而紅。從這出來的蔡徐坤一條微博4000萬轉發、範丞丞發照片進賬480萬元……爆款級現象背後,是偶像廠牌們過去幾年積累交出的成績單。偶像廠牌也成了風投的香餑餑。各大網絡視頻平臺也早就看中了這塊藍海,義無反顧地推出了更多網綜。

從網寵蔡徐坤到diss楊超越,真人秀造星背後的真相究竟是什麼?

《偶像練習生》九個陽光帥氣大男孩從一百位練習生裡經過層層篩選脫穎而出,對於那些淘汰了的練習生來說似乎有些殘酷,但他們卻經歷了很多人不可能經歷的事情,對於選拔上了的練習生來說這個經過也是很殘酷的,可以說痛並快樂著,畢竟自己也付出了心血和勇氣。

從網寵蔡徐坤到diss楊超越,真人秀造星背後的真相究竟是什麼?

女生對男明星的喜愛更多是異性之間的相互吸引,因此只要他們顏值高、有特點、會寵粉,就會有一大批迷妹迅速集結,最近新崛起的蔡徐坤就是代表。而對女明星的喜愛更多是崇拜,把她們當做自己的目標,所以女明星要想有粉絲,必須有一項特長——或顏值特別高、或勵志、或某項藝能特別強,國內當紅小花趙麗穎、迪麗熱巴、宋茜就是如此。

從網寵蔡徐坤到diss楊超越,真人秀造星背後的真相究竟是什麼?

娛樂圈從不缺長得好看的人,更不缺長得好看又年輕的女生。羅志祥有句話說的特別好:“藝人沒有舞臺是種無奈,藝人不懂得下臺是種悲哀”,娛樂圈殘酷,女團更殘酷,選擇了這條路就認真做,機會從來都是給有準備的人留的。

從網寵蔡徐坤到diss楊超越,真人秀造星背後的真相究竟是什麼?

從這些就能看出現在的選秀節目很能知道觀眾想看什麼,也很能知道怎麼從開始就讓這些偶像有粉絲基礎,這就是粉絲與偶像的養成,粉絲參與了偶像的選拔與成長,就好像自己打磨的一個作品被很多人喜歡一樣,但粉絲又希望偶像只屬於自己,也就好像這個作品雖然被很多人喜歡,但它永遠是我自己的。

從網寵蔡徐坤到diss楊超越,真人秀造星背後的真相究竟是什麼?

偶像享受了粉絲帶給他們的東西,可以是精神層面,也可以是物質層面;而打造明星的一方同樣也是受益者,這也就是為什麼有那麼多人願意參與選秀節目,也有那麼多人願意投入做一檔明星選秀類節目了。

從網寵蔡徐坤到diss楊超越,真人秀造星背後的真相究竟是什麼?

在這個快餐文化時代裡,想紅很容易,隕落也也很快。造星模式的探索,要基於國內現狀的考量,應該做的是從選秀中發掘實力派,開拓街舞、嘻哈樂等不同領域中;而對於現有明星,考驗演技、臺詞的節目,也能做到讓人耳目一新。

從網寵蔡徐坤到diss楊超越,真人秀造星背後的真相究竟是什麼?

中國“缺星”,缺的不是流量明星,而是有實力有天賦的藝人。造星綜藝只有理解到這點,才能從根本出發,用實力衡量選手的價值,才能彌補娛樂市場人才的空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