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陽:“農”頭引領聚合力 “村村建園”壯筋骨

地處渭北高原的合陽縣是一個傳統的農業縣。如何壯大涉農產業,讓產業扶貧的成效持續穩定地釋放,是擺在合陽每位“三農”工作者面前的一道“必答題”。今年以來,在渭南市委、市政府和省農業廳的鼓勵支持下,合陽縣深入貫徹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進一步提升拓展“村村建園”產業扶貧模式,開展了務實且富有成效的探索和實踐。

以壯大特色優勢產業為基礎,以培育新型經營主體為牽引,以緊密利益鏈接關係為紐帶,產業脫貧的新實踐正在合陽推廣示範。一場立足實際聚焦短板,科學施策精準發力的脫貧攻堅決戰已經在合陽打響。

合陽:“農”頭引領聚合力 “村村建園”壯筋骨

緊盯高質量發展,培育特色產業

“產業脫貧要講求‘高質量’,這是縣委、縣政府提出的要求,也是我們因地制宜培育優勢產業的方向。”6月11日,在下鄉調研途中,合陽縣農科局局長王萬民認真地說。車窗外,不時閃過一個個佔地面積或大或小的農業園區,在合陽,這些產業類型多樣,主導產業各異的農業園區,已基本實現了村(社區)全覆蓋,成為名副其實的“綠色銀行”和群眾脫貧致富的“夢工廠”。

近年來,合陽縣堅持把特色產業培育作為紮實開展產業扶貧的重要抓手,始終堅持因地制宜引導產業發展,建立了政策引導、鎮村建園、主體帶動、農戶參與、產業到戶的產業扶貧工作機制。由於在工作中始終堅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因戶定計,合陽縣的特色產業發展基礎得以不斷夯實。現在,合陽的特色產業發展不但符合縣情實際,也更符合群眾的意願,扶貧產業越來越興旺,群眾的小康路也越走越寬闊。

2017年,合陽縣出臺了一系列產業扶貧扶持政策,通過產業直補,支持貧困戶發展特色產業。據統計,僅去年一年時間,合陽縣就扶持9064戶貧困戶新發展高效產業3.3萬餘畝,直補到戶扶持資金達1808.75萬元。今年,合陽縣還將計劃分批扶持將近1萬戶貧困戶發展特色產業。目前,12個鎮(街道)完成第一批產業直補鎮級驗收公示,貧困戶申報產業直補7451戶,種植作物3.25萬畝,涉及金額1537.85萬元,已進入抽查公示階段。

隨著特色產業的不斷培育壯大,合陽的村集體和新型經營主體逐漸成為建設產業園區,引領貧困戶發展特色產業的“主力軍”。截至今年5月底,合陽全縣開工建設產業扶貧園已達到118個。其中,已建成投用有99個,流轉的土地面積已達到4.6萬畝。

一產壯大、二產提升、三產融合。合陽縣涉農產業跨界融合發展的趨勢進一步凸顯,光伏旅遊產業逐漸成為拉動貧困戶脫貧的“朝陽產業”。目前,合陽已建成村級光伏電站19個,裝機容量32兆瓦,帶動3200戶貧困戶實現穩定脫貧;合陽縣城關街道辦郭村社區、孟家莊社區、路井鎮赤東村、百良鎮莘村等4個村被確定為省級旅遊精準扶貧優先扶持對象。如今,通過項目帶動,這4個村已鼓勵引導700餘戶貧困戶開辦“農家樂”,通過發展旅遊服務業,製作銷售特色旅遊產品等實現脫貧。

如今,經過不斷地實踐探索,合陽縣已經初步形成了“農業產業精準扶貧”“光伏產業精準扶貧”“旅遊產業精準扶貧”“電商產業精準扶貧”“供銷聯社產業精準扶貧”“林業產業精準扶貧”等6種特色產業扶貧同步推進的工作格局,確保貧困戶穩定脫貧、長效增收。

合陽:“農”頭引領聚合力 “村村建園”壯筋骨

“一加三帶五幫”,探索產業扶貧新方案

6月6日,芒種。在合陽縣新池鎮南溝社區,黨支部書記肖萬順正忙著打電話聯繫農技培訓。2017年,南溝社區通過黨支部引領,黨員幹部帶頭,專業合作社承載,貧困戶自主參與的辦法,讓種植的500畝有機紅薯變成了“搖錢薯”,總收入達到175萬元,貧困戶人均分紅超過2000元。“今年,支部打算領著大家再種200畝黃花菜。現在有了‘一加三帶五幫’,只要心齊就一定能脫貧。”談及產業扶貧,老肖顯得很有信心。

肖萬順所說的“一加三帶五幫”,是合陽縣正在探索完善的產業扶貧新方案。“一加”指的是“黨支部+”,“三帶”是村集體經濟組織帶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動、現代農業園區帶動,“五幫”即幫規劃、幫建園、幫嵌入、幫技術和幫資金。以基層黨建為引領,以利益共贏為驅動,以產業鏈條為紐帶,合陽縣將貧困戶“鑲嵌”在脫貧產業鏈上,激發產業脫貧的內生動力,確保脫貧產業發展行穩致遠。

“幫錢幫物,不如幫助建個好支部。”合陽縣旗幟鮮明的樹立起黨建引領脫貧的導向,讓中央、省委和市委的決策部署在脫貧攻堅一線落地生根。突出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在合陽縣的農村(社區),黨支部已經成為動員黨員群眾投身脫貧攻堅的戰鬥堡壘。如今,整體謀劃本村產業脫貧工作,對接產業扶貧政策、落實產業脫貧規劃,引領群眾增收和特色產業發展已經成為合陽縣農村(社區)黨支部工作的中重要抓手。

依託村集體經濟組織、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及現代農業園區,合陽縣在充分尊重群眾意願的基礎上,統一流轉土地,統一苗木栽培,統一設施配套,帶動缺資金、缺勞力、缺技術、缺市場的貧困戶,通過務工、入股、託管、承包等形式實現產業脫貧。在路井鎮,新民社區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通過農村產權制度改革,統一規劃發展了設施紅提1500畝,讓79戶貧困戶走上了產業致富路;在豐阜現代農業園區,新發展的1100畝黃花菜,將帶動1300戶貧困戶“摘帽”。

為了切實提高產業脫貧的質量,合陽縣還創新了“五幫”舉措。幫規劃——指導鎮(街道)依託優化產業佈局,實現人均1畝致富田。幫建園——支持新建產業扶貧園115個,引領帶動吸納貧困戶參與經營。幫嵌入——鼓勵支持通過訂單生產、土地託管、股權合作、吸納就業等方式,將貧困戶嵌入產業鏈,帶進大市場。幫技術——對全縣104個貧困村的1.3萬戶貧困戶開展精準農技服務,樹立產業脫貧信心,激發內生動力。幫資金——整合涉農資金的60%用於產業扶貧。

在合陽,堅持問題導向,“一加三帶五幫”的產業扶貧新方案正在實踐中錘鍊提升。

合陽:“農”頭引領聚合力 “村村建園”壯筋骨

凝聚多方合力,扶壯產業富裕群眾

走進位於合陽縣和家莊鎮的綠豐設施農業產業園,一幢幢新型的日光溫室鱗次櫛比。大棚裡,高標準定製的瓜果蔬菜正在茁壯成長。再過一段時間,這些出產自合陽的新鮮果蔬將被運往千里之外江蘇省南京市,成為當地群眾“菜籃子”裡難得的“陝西元素”。

投資建設這個設施農業產業園的,是一家來自江蘇省鎮江市鎮江新區的農業公司——鎮江新農發展投資有限公司。如今,隨著蘇陝扶貧協作的進一步深化,以涉農產業為先導,鎮江新區與合陽縣正在產業合作、勞務輸出、醫療教育等多個領域開展廣泛密切的交流協作。在合陽,產業扶貧正在成為凝聚各方合力的重要載體。

今年4月9日,合陽—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三團一隊”集中啟動儀式舉行。為進一步強化校地合作,積極促進高校科技成果落地轉化,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按照“優勢互補、務實重效、合作共建、互惠雙贏”原則,合陽縣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聯合組建了以書記幫鎮助力團、專家教授助力團、科技鎮長助力團和優秀人才先鋒服務隊為主體的“三團一隊”。

現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和合陽縣的“三團一隊”已經成為活躍在各個鎮(街道)的“生力軍”,成為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的一支重要力量。

凝聚起了多方合力,合陽的脫貧產業蓬勃發展,並最終讓群眾得到了實惠。今年,在縣農科局的牽頭下,合陽縣印發了《2018年脫貧攻堅特色產業培育行動方案》,認真實施省農業廳和市農業局部署的產業扶貧 “八大工程”。目前,全縣共發展特色產業6.9萬畝,其中花椒2.4萬畝;葡萄0.8萬畝;蘋果1.3萬畝;中藥材1.2萬畝;其它產業1.2萬畝,脫貧產業發展的設施化、規模化、標準化、生態化程度都得到了進一步提高。

與此同時,合陽縣還持續深入推進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先後制定並出臺了《合陽縣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工作計劃》和《合陽縣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整縣推進實施方案》,逐鎮(街道)開展清產核資培訓和政策宣傳,並召開了全縣產權制度改革推進會,全力推動產權制度改革。截至目前,合陽全縣的12個鎮(街道)清產核資工作已全面啟動。其中,55個村已完成清產核資工作,42個試點村社的集體經濟組織已相繼掛牌成立,金峪鎮溝北村成為全省三變”改革示範村。

“農”頭引領聚合力,“村村建園”壯筋骨。按照“擴大果畜漁、發展糧菜花、扶持園場社、鼓勵轉股勞”的產業脫貧思路,以“村村有園區、戶戶有產業、人均一畝致富田”為目標,合陽縣正在從實處、細處發力,決勝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矢志實現脫貧摘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