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黑科技丨让张学友成为“逃犯终结者”的智慧安保是什么?

聚焦信息技术领域 为产业发声

看懂黑科技丨让张学友成为“逃犯终结者”的智慧安保是什么?

导读

5月5日,张学友赣州演唱会上,警方在安检过程中利用高科技手段现场抓获一名网络逃犯。而此前在4月7日张学友南昌演唱会上,民警也曾通过智慧安保人像识别系统,抓捕一名经济案件的逃犯。一个月抓一个,让歌神张学友成为“逃犯终结者”的智慧安保究竟是什么?

智能安保出现的必要性

看懂黑科技丨让张学友成为“逃犯终结者”的智慧安保是什么?

公共安全面临严峻情势,不仅是在我国,也是国际上关注的重大课题。全国平安城市建设视频监控前端数量已超过2000万。目标感知能力不足,大数据给公共安全事件即时感知、精确分析、快速搜索带来巨大困难,急需人工智能技术支撑。同时,网络空间富媒体通信的引入,带来新型媒体信息管控难题,国家急需大数据环境下富媒体内容感知、网络信息安全、网络多媒体内容监测的支撑技术。

十二五期间,全国600大中城市视频采集系统建设已初具规模,监控系统26.8万余个(2009),安装摄像头2000万余个(2013)。按每个摄像头每天约7.2GB (0.3G(CIF)*24)的数据量,北京市摄像头40余万个(2011),每天产生的数据量为 2800TB,数据量巨大。

看懂黑科技丨让张学友成为“逃犯终结者”的智慧安保是什么?

在这样大量的数据下,依赖人工监控,智能化程度低,无法实现大规模视频监控环境下的事前感知、事中联动、事后有效处理及智能检索。急需人工智能以及智能分析的技术,在视频监控里能够提供有效的技术的支撑。

人脸识别与智能安保的应用

人脸识别技术通过采用摄像机或摄像头,采集含有人脸的图像或视频流,并自动在图像中检测和跟踪人脸,进而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脸部的一系列相关处理技术,通常包括:人脸检测、人脸跟踪、人脸五官定位、人脸归一化、特征提取、分类器训练和比对匹配,以达到识别不同人身份的目的。在技术应用方面,根据实际应用场景,人脸识别可以分为如下3类:

看懂黑科技丨让张学友成为“逃犯终结者”的智慧安保是什么?

第二、半配合人脸识别。也分认证和查询。通常应用在受限的通道、卡口,进行黑/白名单比对。该类应用通常光照稳定,不要求配合。

第三、非配合人脸识别。查询为主,通常应用在视频监控的动态布控场合,进行黑名单查询。该类应用光照复杂,姿态不确定,难度大。

看懂黑科技丨让张学友成为“逃犯终结者”的智慧安保是什么?

前文所提到的,在张学友的演唱会上被抓获的网上逃犯,就是在前往现场看演唱会时,被智慧安保人像识别功能锁定,让民警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了他。

人像态视识别与智能安保的发展趋势

人像态视识别,是构建深度人像识别的一个新概念,也是未来智能安保的发展趋势。安防的重点是人,特别需要关注和获取重点人群的全面信息。例如以下的相关信息:关注人物出现在公共场所和交通卡口;他的行为和举止是否异常;携带包裹进入公共场所,走出后箱包是否消失;其面部表情和神态如何;近期是否有过敏感接触、过激言语等。

看懂黑科技丨让张学友成为“逃犯终结者”的智慧安保是什么?

对感知对象行为的企图、目标、后果的隐性特征进行认知,以表达其行为与其他事件的关联、影响、及潜在的可能后果。意态的显性特征认知较为容易实现,意态的隐性特征认知难度较大,但实际的事件预测十分需要。例如,同样是购买一把菜刀,如果是一个主妇,可能是用于家庭的厨房餐饮;但若是有前科的人,则需要预警;—又如,一个人长时间在某个地方徘徊,像态是徘徊,但意态可能预示可能的事件。

将人像态视识别与智能视频分析有机结合,运用于安防领域,无疑将提高公安安防工作的效率,为平安城市建设和公共安全保障提供精准和有效的信息技术手段,大数据背景下国家社会安全保障重大需求。

黄河连线系太原九州连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旗下品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