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孝圖:五(齧指痛心)

引子:

孝道,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民族得以延續和發展的根本源泉,《弟子規》上有言,“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我們學習和了解孝道,不是說一定要我們像古人那樣,為了父母生存而把自己的孩子埋掉,就一定要用自己的身體去將寒冰融化而獲得鯉魚,而是讓我們學習古人至親至孝的品德。


二十四孝圖:五(齧指痛心)

曾參(前505年-前435年),字子輿,事母至孝。曾參採薪山中,家有客至,母無措。參不還,乃齧其指。參忽心痛,負薪以歸。跪問其母,母曰:“有客忽至,吾齧指以悟汝耳。”

 釋義

曾參,侍奉母親極其孝順。

曾參入山打柴,家裡來了客人,母親不知所措,曾參卻還不回來,於是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參忽然覺得心疼,便背起柴迅速返回家中,見到母親,跪著問緣故。母親說:“有客人忽然到來,你卻還沒有歸來,我只好咬手指讓你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