咆哮者曾擊敗過F22!那麼中國的殲20會不會被殲16擊敗呢?

EA-18G“咆哮者”電子攻擊機系在美國海軍F/A-18E/F“超級大黃蜂”戰鬥攻擊機的基礎之上發展研製而成。EA-18G不僅擁有新一代電子對抗設備,同時還保留了F/A-18E/F全部武器系統和優異的機動性能,先進的設計使得其無論在航空母艦的飛行甲板上還是在陸地上都能較好地遂行機載電子攻擊(AEA)任務。專家們評價說,“咆哮者”既是當今戰鬥力最強的電子干擾機,又是電子干擾能力最強的戰鬥機,作為世界上第一款服役的隱身戰鬥機,F-22有著很多驚人的“神話”,其中一個就是在與3代機的對抗中,取得了144:0的輝煌戰績。正當F-22風光無限的時候,人們卻意外的發現,在一次對抗中,F-22竟然被一架EA-18G(“咆哮者”電子戰機)給打敗了。EA-18G“咆哮者”擁有十分強大的電磁攻擊能力。憑藉諾斯羅普·格魯門公司為其設計的ALQ-218V(2)戰術接收機和新型ALQ-99戰術電子干擾吊艙,EA-18G可以高效地執行對地空導彈雷達系統的壓制任務。

咆哮者曾擊敗過F22!那麼中國的殲20會不會被殲16擊敗呢?

與以往攔阻式干擾不同,EA-18G可以通過分析干擾對象的跳頻圖譜自動追蹤其發射頻率,並採用“長基線干涉測量法”對輻射源進行更精確的定位以實現“跟蹤-瞄準式干擾”。此舉大大集中了干擾能量,首度實現了電磁頻譜領域的“精確打擊”。採用上述技術的EA-18G可以有效干擾160公里外的雷達和其它電子設施,超過了任何現役防空火力的打擊範圍。不僅如此,安裝於EA-18G機首和翼尖吊艙內的ALQ-218V(2)戰術接收機還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能夠在對敵實施全頻段干擾時仍不妨礙電子監聽功能的系統。在美、英、法等國家聯合發起的襲擊利比亞的軍事行動中,面對利比亞較強大的防空實力,截至目前為止尚無任何一架聯軍飛機因利比亞防空火力或空中作戰而被擊落,這一結果的取得,在很大程度上應該歸功於美國海軍在“奧德賽黎明”行動中首次投入的新型電子戰飛機——EA-18G“咆哮者”。

咆哮者曾擊敗過F22!那麼中國的殲20會不會被殲16擊敗呢?

戰鬥中,“咆哮者”不僅用其攜帶的電子干擾設備壓制了利比亞軍隊的防空導彈,還成功攻擊了利比亞的坦克部隊。可能對於一些人來說,如果問“殲-20與EA-18G對抗誰會贏”,那麼回答殲-20會贏會讓很多人誇讚,而無論真假如何;如果問“殲-16D跟F-22對抗誰會贏”,那麼回答殲-16D贏會讓很多人誇讚,而無論真假如何。但如果要問殲-20與殲-16D的對抗,“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那就有點讓人“扎心”了。所以,我們還是來看一下。中國沈飛公司研製的殲-16電子戰型飛機已經實現首飛。據瞭解情況的相關人士透露,殲-16電子戰型的主要改進之處是取消了包括機關炮在內的許多設備,增加了電子對抗用的相關設備。該機採用類似美國EA-18G裝備的APG-79的新型有源相控陣雷達,具備電子戰能力。從外形上看,該機兩側翼尖上安裝的吊艙從前到後各有4個刃狀天線,可以推測這一吊艙的作用和美國EA-18G“咆哮者”翼尖吊艙類似,具備寬頻信號感知和識別功能。

咆哮者曾擊敗過F22!那麼中國的殲20會不會被殲16擊敗呢?

殲16的電光瞄準系統(EOTS),這是一個高性能的、輕型多功能系統。它包括一個第3代凝視型前視紅外(FLIR)。這個FLIR可以在更遠的防區外距離上對目標進行精確的探測和識別。EOTS還具有高分辨率成像、自動跟蹤、紅外搜索和跟蹤、激光指示;測距和激光點跟蹤功能。而F-22探測靠的是AN/APG-77有源相控陣雷達和AN/ALR-94無源電子戰系統,在空戰格鬥中,一旦被有效干擾,則容易失利。與F-22不同,F-35和殲-20都裝有光電探測系統,具有強大的360度態勢感知能力,而且難以被幹擾,所以電子干擾這招就不靈了。也許後面還有其他層次,這裡不提。F-35一款綜合了優秀的空戰能力、對地/海攻擊能力、電子戰能力的網絡化作戰的戰機,是未來的發展趨勢。當然,其常規機動性確實不是很強。大家平時可以留意下一些人、甚至一些專家對F-35的評價,看他們處於哪個層次。當然,也可能是故意忽悠討你開心。回過頭來,由於目前殲-20受發動機所累,所以殲-16D在格鬥中還是有機會的;但如果後面殲-20換裝了WS-15發動機,那麼殲-16D恐怕就很難有機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