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西北殺到西南,北宋狄青不愧是大英雄!

大傢伙都知道楊家將和遼國的故事,岳飛和金人的故事,而還有一位英雄狄青,則一直在西北與西夏國做鬥爭並取得了最終的勝利。但是有一年春節他卻從西北到了西南,這是什麼回事呢?

從西北殺到西南,北宋狄青不愧是大英雄!

當時西南有一個農民起義領袖叫儂智高,自非等閒之輩。今天,也許沒幾個人知道儂智高,可放在當年,他的名字響亮到連宋朝皇帝都知道,擔心得飯都吃不好,這就是史書上說的:“天子為之旰食。”

宋仁宗趙禎被逼得甩出了手中的王牌——狄青。這個從小兵幹到將軍的猛人,是范仲淹賞識的“良將才”,在大西北4年間,大小25戰,把西夏人殺得人仰馬翻、落花流水、心驚膽戰。《宋史》是這樣描述的:“臨敵被髮、帶銅面具,出入賊中,皆披靡莫敢當。”

按說,狄青連西夏悍兵都不在話下,拾掇南蠻草寇還不是輕鬆加愉快?但儂智高“智高”,廣西兵悍勇,數敗官軍,打得宋仁宗心裡沒了底,即使派出狄青還不放心,擔心他陰溝裡翻船。因此,皇帝專門派人去提醒狄青,要他即使在吃飯睡覺的時候,也要防備敵軍突襲等等。

從西北殺到西南,北宋狄青不愧是大英雄!

“擒賊先擒王”,狄青決定直搗王巢,殺奔儂智高的大本營邕州(今廣西南寧)。在試探性進攻中,狄青派出了先鋒楊文廣,正是著名的“楊家將”後人。但楊文廣居然落敗,還被對方活捉了去。狄青有數了,這個儂智高還真不可小覷。

要取邕州,必須先拿下其外圍天險崑崙關(正是抗戰時期杜聿明大敗日軍之處)。稍前,8000宋軍曾在關前大敗,宋軍士氣受到影響,所以狄青很謹慎。1053年元宵節前一天,狄青下了一道命令:“準備十天的糧食,全軍休息十天,明天是元宵節,全軍放假過節。”他遍張燈燭,連續三天大宴麾下各級軍官,歡度節日。

儂智高大敵當前,當然很重視情報工作,狄青的一舉一動都在其監視之中。探子回報情況後,儂智高分析,狄青身在賓州(今南寧市賓陽縣),離崑崙關還有近百里路,至少得有一天的腳程,而且元宵節那幾日天氣很差,風雨交加,天寒地凍。他判定狄青暫時不會有什麼動作,故“懈惰不為備”,打算過完節再說。

正月十八上午,儂智高得到一個晴天霹靂的消息:狄青突然出現在邕州20多里外。原來,元宵節那天,狄青確實在賓州迷惑儂智高的諜報人員,正月十六入夜後則悄悄率兵夜襲崑崙關,發現居然無人防守,大喜過望,直趨邕州。狄青對諸將笑言:“賊不知守此,無能為也。彼謂夜半風雨,吾不敢來,吾來,所以出其不意也。”

儂智高見事已至此,決定乘狄青立足未穩,與之展開決戰。以往,他屢戰屢勝,但這次碰到的是狄青,所以敗了。戰後打掃戰場,發現一具皇帝穿戴的屍體,已面目全非。大夥都說,趕緊向朝廷報功,就說賊首伏誅。但狄青不同意,說不能確認,不可誤報。死者是不是儂智高也許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以後沒見儂智高再翻起什麼浪了。​

從西北殺到西南,北宋狄青不愧是大英雄!

春節往往是戰備最為鬆弛的時候,歷史上有不少次戰爭都發生在這個時間點。這也難怪為什麼解放軍到了春節過年都不能喝酒,而是保持備戰,就是時刻都不能放鬆警惕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