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北杀到西南,北宋狄青不愧是大英雄!

大家伙都知道杨家将和辽国的故事,岳飞和金人的故事,而还有一位英雄狄青,则一直在西北与西夏国做斗争并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但是有一年春节他却从西北到了西南,这是什么回事呢?

从西北杀到西南,北宋狄青不愧是大英雄!

当时西南有一个农民起义领袖叫侬智高,自非等闲之辈。今天,也许没几个人知道侬智高,可放在当年,他的名字响亮到连宋朝皇帝都知道,担心得饭都吃不好,这就是史书上说的:“天子为之旰食。”

宋仁宗赵祯被逼得甩出了手中的王牌——狄青。这个从小兵干到将军的猛人,是范仲淹赏识的“良将才”,在大西北4年间,大小25战,把西夏人杀得人仰马翻、落花流水、心惊胆战。《宋史》是这样描述的:“临敌被发、带铜面具,出入贼中,皆披靡莫敢当。”

按说,狄青连西夏悍兵都不在话下,拾掇南蛮草寇还不是轻松加愉快?但侬智高“智高”,广西兵悍勇,数败官军,打得宋仁宗心里没了底,即使派出狄青还不放心,担心他阴沟里翻船。因此,皇帝专门派人去提醒狄青,要他即使在吃饭睡觉的时候,也要防备敌军突袭等等。

从西北杀到西南,北宋狄青不愧是大英雄!

“擒贼先擒王”,狄青决定直捣王巢,杀奔侬智高的大本营邕州(今广西南宁)。在试探性进攻中,狄青派出了先锋杨文广,正是著名的“杨家将”后人。但杨文广居然落败,还被对方活捉了去。狄青有数了,这个侬智高还真不可小觑。

要取邕州,必须先拿下其外围天险昆仑关(正是抗战时期杜聿明大败日军之处)。稍前,8000宋军曾在关前大败,宋军士气受到影响,所以狄青很谨慎。1053年元宵节前一天,狄青下了一道命令:“准备十天的粮食,全军休息十天,明天是元宵节,全军放假过节。”他遍张灯烛,连续三天大宴麾下各级军官,欢度节日。

侬智高大敌当前,当然很重视情报工作,狄青的一举一动都在其监视之中。探子回报情况后,侬智高分析,狄青身在宾州(今南宁市宾阳县),离昆仑关还有近百里路,至少得有一天的脚程,而且元宵节那几日天气很差,风雨交加,天寒地冻。他判定狄青暂时不会有什么动作,故“懈惰不为备”,打算过完节再说。

正月十八上午,侬智高得到一个晴天霹雳的消息:狄青突然出现在邕州20多里外。原来,元宵节那天,狄青确实在宾州迷惑侬智高的谍报人员,正月十六入夜后则悄悄率兵夜袭昆仑关,发现居然无人防守,大喜过望,直趋邕州。狄青对诸将笑言:“贼不知守此,无能为也。彼谓夜半风雨,吾不敢来,吾来,所以出其不意也。”

侬智高见事已至此,决定乘狄青立足未稳,与之展开决战。以往,他屡战屡胜,但这次碰到的是狄青,所以败了。战后打扫战场,发现一具皇帝穿戴的尸体,已面目全非。大伙都说,赶紧向朝廷报功,就说贼首伏诛。但狄青不同意,说不能确认,不可误报。死者是不是侬智高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以后没见侬智高再翻起什么浪了。​

从西北杀到西南,北宋狄青不愧是大英雄!

春节往往是战备最为松弛的时候,历史上有不少次战争都发生在这个时间点。这也难怪为什么解放军到了春节过年都不能喝酒,而是保持备战,就是时刻都不能放松警惕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