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單車走下坡路 資本如何覆盤?

共享單車走下坡路 資本如何覆盤?

昔日風光無限的OFO小黃車似乎在不斷走下坡路。

一切的一切開始呈現多米諾骨牌效應,這些難道真的要歸咎於OFO創始人戴威的強硬態度嗎?

與滴滴談不攏,被阿里邊緣化,昔日滴滴與阿里兩大股東笑嘻嘻“入駐”,如今迎來尷尬收場,這一切究竟該由誰買單?

對此,OFO上述有關負責人員並未直接回應,其僅表示,“自己在休假,對離職一事不清楚,不瞭解。”

高管離職屬實

人員動盪,特別是高管走人,對創業型的企業來說打擊是致命的,很多時候這意味著走的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小團隊,這也是為何一旦涉及高管離職的消息能引來市場關注的原因。

“這涉及故意集中抹黑,”OFO還強調:在這個世界上,從來沒有一家公司,因為謠言而倒下!也從來沒有一家公司,像OFO一樣,捍衛自己的夢想。

資金鍊斷裂?

與高管走人傳言相伴隨的還有

OFO資金鍊斷裂的消息。

這並非空穴來風,有消息稱,今年5月下旬,由於難以靠用戶的單次騎行獲取利潤,OFO開始發動員工售賣車身廣告,以期從B端尋找到大規模變現的路徑。根據刊例顯示,OFO給出的資源數據為“1500萬輛單車、覆蓋2.5億用戶”,而品牌定製車身的廣告價格為每輛2000元/月,開屏廣告價格為100元至120元。

除尋求收入來源外,OFO還在“節流”,例如,取消了全國20個城市的芝麻信用免押金活動。

種種跡象顯示,OFO對資金的渴求是非常足的,至於市場議論的資金鍊斷裂的消息,這在行業人士看來,似乎只是時間的問題,“畢竟共享單車這個市場,目前來看還沒有明確的盈利模式,還是要靠大規模燒錢的,錢一直在燒而後續的候補資金一直不到位,可以說是很危險了。”

OFO的兩大金主滴滴以及阿里巴巴,似乎對昔日的香餑餑開始另做準備了,阿里巴巴方面,在6月1日,螞蟻金服子公司上海雲鑫以14.68億美元估值,向哈羅單車增資20.6億元人民幣。此次增資後,螞蟻金服佔股比例上升為36%,為哈羅單車第一大單一股東。而永安行的持股比例從10.2%降至8.9%。

自2017年12月至今,短短半年內,哈羅單車完成了4輪融資,共計15.3億美金,而幾乎每一輪都有螞蟻金服的身影。

有分析稱,作為股東,面對OFO與哈羅這兩個投資標的,從資金需求來看,顯然是OFO更需要支援,而阿里卻選擇了哈羅。這種選擇本身就代表二者戰略地位的升降。

阿里方面在積極培育屬於自己的嫡系部隊,滴滴方面也沒有閒著,滴滴於今年1月份與小藍單車達成業務託管合作,小藍單車的品牌、押金和欠款等各項事務仍歸屬於小藍公司,小藍單車APP用戶押金、特權卡及充值餘額可轉換為等值的滴滴單車券和出行券。

並且滴滴還推出了自有品牌青桔單車,在滴滴APP接入口的單車選項中,有小藍單車以及OFO單車,只不過,如果掃碼騎行OFO單車是需要199元押金的,而小藍單車則主打免押金騎行,騎行之後分享券還可以獲得5元免費小藍單車和青桔單車的抵用券。

按照滴滴方面的佈局,青桔目前並未在北京以及上海等一線城市投放,相對來說在往二、三線城市下沉,而這種佈局以及打法似乎與阿里巴巴扶持的哈羅單車打法有些類似,“試圖採取農村包圍城市的模式”,事實上,這也收到了一定的成效,此前,有消息稱,哈羅單車被傳日訂單量超摩拜和OFO,這似乎也從側面佐證了這種打法的成功。

最終歸屬難題

不過,面對日漸式微的OFO小黃車,曾經真金白銀砸錢進去的投資人可不願意看到如今的局面。

毫無疑問OFO的融資輪數可不少,並且阿里巴巴以及滴滴都是投資人,最近的一次是今年3月13日,小黃車宣佈完成8.66億美元E2-1輪融資。此輪融資由阿里巴巴領投,灝峰集團、天合資本、螞蟻金服與君理資本共同跟投。

投資方可不是傻子,他們如何能容忍這種局面,各種補救的消息也開始滿天飛了。有消息稱,儘管滴滴與OFO交惡,但也不排除滴滴馳援OFO的可能性。另外,滴滴也有可能在OFO身上覆制拯救小藍單車的模式——還掉小額債務,拿下既有投放量和運營權。

不過,對於上述說法,有接近滴滴的人士卻並不贊同,其表示,根據滴滴方面的規劃,目前滴滴的頭等大事當然是其下半年以同股不同權形式的上市計劃。

至於阿里巴巴方面,在“親兒子”哈羅單車以及OFO的傾向性上態度已經擺的很明顯了,想繼續做獨行俠,堅稱要奮鬥到底的戴威或許真的該考慮一下,錢一旦燒完後的最終歸屬問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