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報」一次加薪等於N次加薪——六枝特區下大力氣著力強化村民小組長工作保障

為儲備鄉村振興人才基礎,加強基層組織建設,進一步織牢基層網底,著力抓實脫貧攻堅,決勝同步小康,確保2018年全區實現“減貧摘帽”。六枝特區在財力有限的情況下,從2018年起,每年將投入839萬元,將全區2332個村民小組長報酬從20元至50元一次性增長到每人每月300元,有效解決村民小組長工作激情不高、作用發揮不好的問題,激活鄉村振興一池春水,走出一條農村基層隊伍建設新路,推動村幹部專職化縱深發展,為決勝脫貧攻堅、同步全面小康提供堅強組織保障。

“官”小作用大,最後一公里靠他(她)

“有時候召開會議,想和各組村民黨員代表商討村裡的大事小事,但總是喊不動,請不來,或者是‘千呼萬喚始出來’,出來以後在那裡打瞌睡或者玩手機。”談起以前的種種,月亮河鄉月亮河村黨支部書記韋如波嘆氣搖頭,滿眼無奈。

群眾參與村級事務積極不高,對村級事務“敬而遠之”,抱著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心態,有利時一擁而上,無利時一鬨而散,說到底就是缺乏宣傳,缺乏面對面、心交心。

“現在的村支兩委幹部早就不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決勝千里之外的遙控幹部’了,我們也經常到組上開展工作,進行黨的方針政策的宣傳,想和群眾攀關係、培養感情,但村支兩委就那麼有限的幾個人,業務工作本來就很多,挨家挨戶搞宣傳,搞動員感覺心有餘力不足,導致有時候群眾的工作做得不夠深。”新窯鎮上雲盤村主任楊洪帆道出了心裡話。

“以前,我們組沒有人在村裡面,遇到些大事小事,到村裡面問東問西總覺得彆扭不自在,現在直接到小組長家,像自家人一樣,一咕嚕全部問清楚,搞明白,心情好的時候還會在他家搞二兩小酒。”郎岱鎮上寨村尖坡組村民王道倫,對於辦事方便高興之心言益於表。

村民小組長積極性提高,充分發揮自身傳幫帶的作用,改善群眾對村(居)幹部的印象,密切幹群關係,重敘了幹群關係的魚水情誼,是為硬化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的施工隊。

加薪更加責任,脫貧攻堅齊上陣

“2332個村民小組長參與村級事務,全區243個村(居)相當於每個村平均增加了差不多10個人的力量,風大就涼,人多就強,我們六枝特區2018年實現‘減貧摘帽’的底氣更足了。”六枝特區扶貧開發局局長李世然信心增加不少。

當前脫貧攻堅任務艱鉅,工作量大、節奏快,特別是貧困戶精準摸底、精準施策、精準脫貧需要村支兩委投入更大精力,單憑村支兩委人員無法滿足工作要求,選齊配強村民小組長,除了負責各村民小組日常事務,重點協助村支兩委、幫扶幹部做好精準扶貧各項工作,讓村支兩委騰起手來,在拉項目、佈置產業上有更多精力。

“以前到組上的貧困戶家搞摸排,總有孤軍奮戰的感覺,雖然面對面和貧困群眾交流,但是獲知的信息總是有限,給貧困戶‘算賬’總算不清楚,現在拉上小組長和我們一起去,誰家近來

日子好過了,誰家日子又變難了,對於精準識貧、返貧、脫貧來說,作用簡直太大了。”特區住建局派駐郎岱鎮青菜塘村第一書記張開俊說到。

“給我們小組長加薪,提高組幹部“身價”,之前由於村支兩委幹部的設置人數有限,不可能每個組都有兩委幹部,導致一些村民小組群眾對於村裡“沒人”“耿耿於懷”,認為自己所在的組‘姥姥不疼舅舅不愛’,久而久之,也就慢慢不配合村裡工作,現在每個組村裡都“有人”了,每個組的群眾都更有存在感,大家氣也順了,工作也好開展得多。”木崗鎮黨委副書記王興江一語中的,道出村民小組長在平衡村一級“政治”當中的重要作用。

“雖然我們是“世界上最小的官”,但黨和國家是曉得我們的辛苦和付出的,給我們加薪,這不僅僅是加錢的問題,更多的是對我們的工作的肯定,脫貧攻堅的戰場,算上我一個。”

這不僅僅是一個村民小組長的心聲,更是全區2332個村民小組長的心聲,脫貧攻堅的路上,全區2332個村民小組長已經厲兵秣馬,衝鋒在即。

政策的“小靈通”,群眾的“萬金油”

“村民小組長真是村民小組裡的政策‘小靈通’,群眾的‘萬金油’,一方面由於平時和村支兩委接觸最多,曉得黨和國家的政策,一方面又是土生土長的組裡人,組裡的大事小事,如數針氈,組裡誰家娃兒讀書困難,誰家老人臥病在床,誰家窮誰家富,清楚得很。”

“現在村民有什麼問題,找村民小組長就行了,直接來我們村活動室找我們的比之前少了很多,村民們幾步路就到小組長家,鄰里糾紛、矛盾化解,沒有哪一樣是村民小組長搞不定的,農村人講的就是一個臉熟,抬頭不見低頭見的,凡是也要看幾分薄面的。”落別鄉抵耳村黨支部書記艾倩的話將村民小組長“小靈通”、“萬金油”作用一覽無遺

“村民小組長和大家都是鄰居,甚至有些還是親戚,有什麼困難人家也會真心實意地幫助你,國家有什麼好政策都會耐心講給你聽,大家都是組上的人,也不會拘束。”群眾對黨和國家的認可,首先是從與他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基層幹部開始的,村民小組長很好的地承接這項任務,並且過度得自然而融洽。

村民小組連接村兩委與村民之間最重要的橋樑和紐帶,是最接地氣的幹部,無論脫貧攻堅、環境整治,還是經濟發展、社會穩定都發揮重要作用。

2018年,六枝特區聚焦基層組織建設,助力脫貧攻堅,每年投入4374.8萬元,村七大員待遇提高到3000—4000元(支書、主任達4000元/月,文書、團委書記、婦女主任、民兵連長、紀檢員達3000元/月),推動村幹部專職化管理;鄉鎮5+N(食堂、淋浴室、圖書室、洗手間、活動室)建設完成驗收,有效豐富鄉鎮幹部閒暇時光,化解鄉鎮幹部走讀問題;區財政統籌拿出500萬元,重新修建村活動室10個,整合各類資金,對陳舊的9個深度貧困村活動室進行修繕翻新,基層活動陣地更加鞏固;給村民小組長加薪,更是猶如一個強有力的支點,必將撬動農村發展的痛點、難點,推動“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新農村建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