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中醫藥非遺時訊項目啟動,李肇星講述自己與中醫藥不解之緣

近幾十年來,中醫藥已傳播到全球183個國家和地區。

世界中醫藥非遺時訊項目啟動,李肇星講述自己與中醫藥不解之緣

6月13日,“世界中醫藥非遺時訊”項目在現場揭幕。 當日,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首屆非物質文化遺產高峰論壇在北京開幕,來自中國、意大利、蒙古、加蓬等國家和地區的200餘名專家學者出席。活動現場,“世界中醫藥非遺時訊”項目正式啟動,該項目旨在向世界講好中醫藥非遺故事,傳播中醫藥非遺聲音。(圖片來自華輿 李國慶/攝)

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以下簡稱“世界中聯”)首屆非物質文化遺產高峰論壇13日在北京開幕,來自中國、意大利、蒙古、加蓬等國家和地區的200餘名專家學者出席。活動現場,“世界中醫藥非遺時訊”項目正式啟動,該項目旨在向世界講好中醫藥非遺故事,傳播中醫藥非遺聲音。

讓世界更好地瞭解中醫藥

世界中聯是聯合國科教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委員會認證的非政府組織,截至目前,也是該領域唯一的中醫藥界代表,已覆蓋69個國家和地區的264個團體會員。

據介紹,“世界中醫藥非遺時訊”項目將整理、收集中醫藥非遺項目最新動態,涵蓋中國國家級、省級、市級等非遺項目保護及發展情況,境外中醫藥非遺傳承情況等內容,定期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及相關部委彙報中醫藥非遺最新情況,並以《世界中醫藥非遺時訊》中英雙語線上刊物、線下內部刊物、宣傳視頻等多種形式向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全球30萬終端會員發佈中醫藥非遺訊息。

世界中醫藥非遺時訊項目啟動,李肇星講述自己與中醫藥不解之緣

世界中聯副主席兼秘書長桑濱生在會議現場致辭。

世界中聯副主席兼秘書長桑濱生表示,中醫針灸已成功“申遺”,於2010年列入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這是中醫藥人的集體榮譽,同時也是激勵。今後將更加關注中醫藥的整體發展,開展中醫藥非遺保護和研究,切合實際,充分尊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國際法律文書,通過開展論壇、發佈時訊、推動產業、創新品牌等多種形式,廣泛開展中醫藥文化研究和保護工作,積極建立跨越國界、業態融通、時空互聯的全球空間,努力打造中醫藥非遺國際傳播平臺,全力構建中醫藥非遺的保護、傳承、體驗、分享體系,讓世界更好地認識中醫藥、感知中醫藥、瞭解中醫藥。

中國前外長李肇星講述與中醫藥的不解之緣

活動現場,中國外交部原部長、中國人民外交學會名譽會長李肇星講述了自己與中醫藥有著不解之緣,在成長的過程中因為中醫中藥不僅獲得了身體上的健康,更強健了體魄,受益匪淺。“工作以後還發現,中醫藥在世界上享有越來越高的聲譽,為世界人民謀的福祉也越來越多。”

世界中醫藥非遺時訊項目啟動,李肇星講述自己與中醫藥不解之緣

中國前外長李肇星(左二)出席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首屆非物質文化遺產高峰論壇。

世界中醫藥非遺時訊項目啟動,李肇星講述自己與中醫藥不解之緣

中國前外交部長李肇星講述與中醫藥的不解之緣。

“生命誠可貴,健康價更高” ,李肇星表示,中醫藥的發展前景越來越遠大美好,越是有知識的人越是對別的國家、別的民族的醫藥報以包容學習的態度。“當今世界, 合作共贏是大勢所趨, 不同文明交流互鑑是各國人民共同的願望。”

近幾十年來,中醫藥已傳播到全球183個國家和地區。根據世衛組織(WHO)統計,中醫已先後在澳大利亞、加拿大、奧地利、新加坡、越南等29個國家和地區以政府立法形式得到承認。

世界中醫藥非遺時訊項目啟動,李肇星講述自己與中醫藥不解之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