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你那個兼顧辦公和遊戲的筆記本夢想,雷蛇搞了個實驗

對於「遊戲本」這三個字的理解,目前行業內大致分為兩個不同的陣營。以戴爾外星人和華碩玩家國度為代表的眾多品牌更傾向於「遊戲」,而雷蛇則選擇了「遊戲+筆記本」這條產品路徑。

回顧雷蛇靈刃系列之前的幾代產品,你會發現它們共同的特點是,在保證遊戲性能的同時,對於機身的厚度以及重量一直保持著高度的剋制。也因此,它的用戶群體中,除了遊戲玩家,也包括不少上班族。

這樣的產品邏輯也延續到了前不久剛剛發佈的雷蛇靈刃 15 身上。其依舊擁有同級別遊戲本中數一數二的便攜性,同時也更強調了產品本身在遊戲性能上的表現。前不久我們拿到了頂配版雷蛇靈刃 15,下面來和大家分享下幾天使用之後,我的一些看法。

為你那個兼顧辦公和遊戲的筆記本夢想,雷蛇搞了個實驗

帶來了窄邊框和 144Hz 屏幕刷新率

瞭解雷蛇靈刃系列的朋友應該知道,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其都沿用了一套模具,整體外觀部分並沒有做太多的改變。而雷蛇靈刃 15 較之以往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它「終於」啟用了新模具。

隨之而來的是,這次新品帶來了現階段輕薄本中很常見,但遊戲本尚未普及的窄邊框。按照官方給出的數據,它的邊框寬度僅為 4.9mm(兩側),幾乎與新款戴爾 XPS 13 的邊框寬度相當(後者為 4mm),這也使得其屏佔比達到了 85%。

就整體觀感而言,這次雷蛇靈刃 15 可以說是向前邁進了一大步,完全解決了之前幾代產品 B 面觀感上的不足之處。在設計上,不僅向典型的高端輕薄本看齊,也同時領先於絕大多數遊戲本產品。

除了窄邊框,B 面另外一個值得關注的點是其對於屏幕部分的更新。正如發佈會之前雷蛇官方預熱宣傳圖中所描述的那樣,這次新雷蛇靈刃 15 配備了一塊最高支持 144Hz 刷新率的 IPS 顯示屏(提供 60Hz 可選)。

下面來重點說下 144Hz 屏幕刷新率對於實際遊戲體驗的影響。

實際上我們在屏幕上所看到的運動畫面是由一幅幅圖像組成的,而屏幕刷新率代表著圖像在屏幕上每秒出現的次數。簡單來講,屏幕刷新率越高,相鄰兩幅圖像之間的間隔越小,你所能看到的畫面連貫性也越好。

屏幕刷新率和我們平時經常說的 FPS 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其實 FPS 同樣是指一秒內圖像刷新的次數,但二者本質上的不同之處在於,屏幕刷新率是由屏幕本身決定的,而 FPS 則取決於顯卡的性能。

也就是說,即便顯卡的性能足夠強大,但如果屏幕刷新率跟不上,你最終看到的畫面幀數依舊是屏幕本身的刷新率,而非顯卡輸出的幀數受到前者所制約的。

就實際體驗而言,當屏幕需要顯示高速畫面,而顯卡輸出的幀數高於屏幕刷新率,就會出現可能很多玩家都遇到過的畫面撕裂的問題。所以為了使二者達到平衡,很多遊戲都提供了垂直同步這一選項,不過這樣一來,也就相當於顯卡本身的性能優勢就無法全部體現出來了。

總的來說,這次雷蛇靈刃 15 採用了 144Hz 屏幕刷新率之後,其可以讓 GTX 10 系列顯卡的性能得以充分發揮,同時屏幕顯示效果也能夠保證足夠流暢,對於很多射擊類遊戲玩家而言,這一點無疑是頗具吸引力的。

雷蛇靈刃系列有史以來最好的散熱

提及筆記本電腦,散熱可能是大家比較關注的一點。尤其是遊戲本往往需要在長時間、高負載的情況下運行,這也意味著它對散熱性能的要求也更為嚴苛一些。

其實從以往我們測試過的幾代產品來看,雷蛇靈刃系列在散熱這部分做的並不那麼令人滿意,這也是它被很多用戶所詬病的地方。

正如文章開頭所說的那樣,為了兼顧到便攜性,雷蛇靈刃 15 的機身長度為 355mm,寬度為 235mm,厚度為 16.8mm(GTX 1070 版本為 17.3mm),重量為僅為 2.07kg(4K 版本為 2.15kg)。

硬件配置部分,我們拿到的這臺機器搭載了第八代英特爾酷睿 i7-8750H (6 核心/12 線程,核心頻率 2.2 GHz/4.1 GHz),16GB 內存 (DDR4 2667MHz), 512GB PCIe SSD 固態硬盤以及 GTX 1070 Max-Q 獨立顯卡。

坦率來講,在這份華麗的硬件參數背後,如何保證散熱無疑是一件並不容易做到的事情。要知道,新版靈刃的機身厚度只有 16.8mm,可以在散熱方面操作的空間很小,在這樣的前提下,想要壓制 i7-8750H + GTX 1070 Max-Q 所帶來的發熱量其實很難。

散熱部分,雷蛇靈刃 15 採用了目前遊戲本中常見的後置散熱窗。當然,為了防止散熱窗排出的熱風被再次吸入到進風口,這次它也做了一個很長的墊腳。

另外,從發佈會當天官方給出的信息來看,新款靈刃採用了 Vapor Chamber(真空腔均熱板散熱)技術,同時引入了更加出色的導熱材料,來解決輕薄遊戲本散熱不理想的問題。

有關雷蛇靈刃 15 實際的散熱效果,有兩點分享給大家。

首先,延續了之前幾代產品的做法,雷蛇靈刃 15 依舊為全鋁機身。當然,作為一款起售價高達 16999 元的產品,無論是從整體質感,還是硬度上來考慮,都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金屬機身普遍存在的另外一個問題是,由於其導熱性相比塑料材質更強,機身熱量的分佈也更均衡,所以長時間運行的情況下,其 C 面諸如掌託這些採用了金屬材質的地方,溫度也要相對高一些。

另外在使用過程中,我們發現雷蛇靈刃 15 有一個官方尚未給出描述的「意外」。如果將鍵盤區分為三等份,在機器運行過程中,其左右兩部分是會有冷風吹出來的,這在以往的遊戲本中是幾乎沒有的。

所以整個 C 面會出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當你使用它進行遊戲的時候,掌託部分會明顯感覺到溫度上升,但平時用於操控的 QWERASD 這幾個按鍵反而溫度很低。

總結雷蛇靈刃 15 整體的散熱性能,如果以大致 25℃ 的環境溫度作為參考標準,我們認為它的表現要比前幾代產品更好,但如果放到溫度更高一些的環境下,還是有些差強人意的。

哦對了,還有一點需要補充的是,這次雷蛇靈刃 15 同樣提供了遊戲模式,開啟的情況下其風扇轉速要比普通模式更高一些,以上我們對於散熱部分的體驗均是在遊戲模式下進行的。

實際遊戲體驗如何?

有關遊戲體驗部分,可能大家在看評測文章的時候,更多的關注點是它在應付不同遊戲時的幀數表現,但實際在我們使用過程中,操控性也是不可忽略的地方。

可能是由於機身尺寸相對較薄的緣故,雷蛇靈刃 15 的鍵程要比大多數傳統遊戲本來的更短一些(當然要比輕薄本好很多),同時在反饋力調教上,個人感覺有些偏軟。另外,這次其配備了一塊麵積非常大的一體式玻璃觸控板,無論觀感還是實際操作性上,都表現的很棒。

當然,作為一款來自於「燈廠」的產品,炫彩背光鍵盤也是不可缺少的。它採用了 CHROMA 幻彩背光鍵盤,每一顆按鍵都可以單獨設置燈效,非常漂亮。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燈效,你也可以根據自己在遊戲時的使用習慣,來重新自定義每顆按鍵的功能(比如把空格鍵鍵定義為 W 鍵等等)。

遊戲測試部分,我們此次選擇了《絕地求生》、《英雄聯盟》以及《CS :GO》三款遊戲。需要說明的是,在實際測試過程中,我們均關閉了垂直同步,同時設置為最高畫質。

絕地求生

作為今年最為火爆的一款遊戲,《絕地求生》無疑是大家比較關注的。從我們的實際測試結果來看,最高畫質下,雷蛇靈刃 15 的 FPS 維持在 80 幀左右,遊戲過程中沒有出現卡頓的情況。所以如果你是一名《絕地求生》玩家,用它來「吃雞」是完全沒問題的。

英雄聯盟

CS :GO

前邊我們也提到了,這次雷蛇靈刃 15 採用了 144Hz 刷新率的屏幕,因此我們選擇通過這款經典的射擊類遊戲來測試下,其實際畫面顯示效果到底能夠讓人滿意。就實際表現而言,它的 FPS 維持在 160 幀左右,整個畫面表現很流暢,沒有出現畫面撕裂的情況。

目前雷蛇靈刃系列最好的一款產品

總結來看,雷蛇靈刃 15 的優勢之處在於其更加強調了設備本身在遊戲體驗上的表現。包括引入窄邊框、採用 144Hz 刷新率屏幕、全系標配第八代酷睿 i7 處理器在內,諸多硬件的升級讓其在與主流高端遊戲本的競爭中不至於落下風。

同時,得益於只有 16.8mm 的機身厚度,以及 2.07kg 的重量,使得它依舊延續了前幾代產品不錯的便攜性。換句話說,這可能是目前市面上為數不多真正能做到兼顧辦公和遊戲的遊戲本產品。

當然,也正如我們前邊所提到的那樣,由於足夠薄的機身加之金屬材質的選用,雖然這一代產品在散熱性能上要比之前好一些,但相比典型的遊戲本產品,其還是多多少少存在一些差距。

售價方面,256GB + GTX 1060 Max-Q + FHD(60Hz 屏幕刷新率)的基礎版價格為 16999 元,512GB + GTX 1060 Max-Q + FHD(144Hz 屏幕刷新率)版本價格為 18999 元,256GB + GTX 1070 Max-Q + FHD(144Hz 屏幕刷新率)價格為 20599 元,512GB + GTX 1070 Max-Q + FHD(144Hz 屏幕刷新率)版本價格為 22599 元。

最後,如果你對雷蛇靈刃 15 想要有更多的瞭解,不妨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我們也將盡可能為你解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