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彭越被殺後英布起兵造反了,劉邦在平叛的時候中箭倒下了!

歷史很繁,我來把它簡化;歷史很亂,我來把它梳理;歷史很枯燥,我來讓它有趣起來!

韓信彭越被殺後英布起兵造反了,劉邦在平叛的時候中箭倒下了!

劉邦手下最霸道的韓信走了,接下去就輪到彭越了。當初劉邦發兵征討陳豨的時候,曾經派人去向彭越徵兵,也不知道彭越是怎麼想的,他推脫自己有病,就讓手下人帶兵前去和劉邦會合。這下子劉邦不高興了,先前是韓信託病不出徵,現在你彭越也說自己生病了,怎麼會有這麼巧的事情?

劉邦就派人去責備彭越,這彭越可能確實心虛,看皇帝派人來責問自己,內心有些忐忑,就想親自去請罪。這時候,一個手下給了他一個建議,大王當初不去隨軍,被皇帝責備了,現在要是再送上門去,肯定會被皇帝抓起來的。依我之見,反正天下造反的人這麼多,您也乾脆反了算了!彭越連請個假病假都心驚肉跳的,哪裡有膽子造反啊,可是他覺得手下說的前半部分還是有道理的,就一咬牙,繼續裝病。

也是事有湊巧,一段時間以後,一個下屬得罪了彭越,彭越想把他弄死,這個下屬慌不擇路,就逃到了皇帝那裡,控告彭越要謀反。劉邦本來就懷疑彭越,得到這個消息之後,他就開始行動了。劉邦沒有大張旗鼓的去捉拿,而是派人出其不意的襲擊了彭越,那彭越沒有防備,基本沒怎麼反抗,就被捉住了。

劉邦還是比較講究公正公開的,他派人審問彭越,審訊結果沒有太多的意外,彭越被認定謀反罪名成立。劉邦這時候又表現出了寬宏大度,鑑於彭越以前的戰功,劉邦赦免了他的死罪。就這樣,彭越被廢為平民,流放到蜀地青衣縣。

就在彭越往青衣縣走的路上,他遇到了一個老熟人,這個人不是旁人,正是當今的皇后。彭越就找機會面見了呂后,而後是一通哭訴,說自己是如何如何的忠心,如何如何的冤枉。呂后很耐心的聽完了彭越的訴說,沉思片刻之後,就告訴彭越,我正要去見皇帝,你跟我一起走吧,我去向皇帝給你求個情。彭越一看遇到救星了,是千恩萬謝,就跟著呂后去見劉邦。

呂后果然沒有讓彭越失望,見到劉邦之後,開門見山,陛下,彭越可是條好漢啊,您把他流放到外地,萬一他那天翻身造反,您這不是給自己留下禍患嘛!

劉邦一愣,這事你怎麼知道的?算了,不管你怎麼知道你,你說該怎麼辦好?

呂后心中早有答案,我已經把彭越帶過來了,我們可以讓他的門客再告他一次謀反,這樣子,就可以判他個死罪,斬草除根,以絕後患。

劉邦點頭同意。幾天之後,彭越再次以謀反之罪受審,之後彭越被殺。

劉邦殺韓信誅彭越,這兩番舉動可就驚動了另一個王,這個人就是淮南王英布。這英布本身也是一草莽英雄,在反秦大業中崛起的一條好漢,他先是追隨項梁,項梁死後又跟隨項羽,當年項羽鉅鹿之戰,那英布就是衝在最前面的先鋒官。之後英布跟隨項羽殺入咸陽,被項羽封為九江王,後來劉邦出漢中和項羽爭天下,就派人曉以利害策反了英布,英布就跟隨劉邦參加圍擊項羽的戰爭。

劉邦得了天下之後,封英布為淮南王。英布是一個比較敏感的人,韓信被殺之後,他就已經被驚動了,一直擔心自己會不會走韓信的路。不久之後,彭越也被幹掉,這回英布再也坐不住了,他就開始集結自己的人馬,密切關注朝廷的動向。

就在那段時間裡,英布的一個小妾病了,有一個下屬為了巴結英布,就趁醫生過去看病的時候,也跟過去送點禮物慰問慰問,後來這個小妾,就在英布面前為這個下屬說了幾次好話,這時候英布的敏感再次起了作用,他就懷疑小妾和下屬關係不正常,想把下屬拿下審問。

下屬得到消息之後,真是哭笑不得,本來想拍馬屁,結果人家以為自己偷馬。為了保全性命,他就趕往京城去舉報英布,說英布圖謀不軌,要造反。

劉邦得到消息之後,就找蕭何來商量,丞相啊,你說這造反是不是會傳染啊?怎麼韓信彭越剛完事,他英布也想摻和!

蕭何比較理智,按照我對英布的瞭解,他不該有這樣的舉動。搞不好是因為告狀的這個小子和他有冤仇,才來這裡誣告他的,我們還是派人去調查一下吧。

英布本來就怕有人告他謀反,現在看朝廷特派員來了,不用想,肯定是聽說自己要謀反,來抓自己的。老子不是韓信也不是彭越,我不能坐以待斃,他就真的起兵造反了。

造反總是需要理由的,那年頭造反成風,理由總是好找的。英布的思想工作做得更充分,他告訴下屬,現在皇帝老了,能打仗的韓信和彭越也都死了,天下沒有人能阻止我英布了,你們跟著我造反,沒錯的。

英布說的真沒錯,他的造反軍隊打的是順風順水,很快就拿下了荊國和楚國,一路向西挺近。沒辦法,劉邦只好帶兵親征,就在蘄縣以西兩軍相遇了。英布軍隊士氣正盛,劉邦也沒敢貿然進軍,就躲在城堡之中觀察英布軍隊的陣勢,遠遠的看過去,這英布是深得項羽用兵的精髓啊,那排兵佈陣和項羽的十分相似,這讓劉邦不由得想起了項羽,也想起了當年自己受過的屈辱,心裡說不出的噁心。

第二天一早,兩軍陣前,劉邦隔著老遠就對英布喊話:英布,我一向待你不薄,你該有的都有了,還想要什麼啊?

英布也不客氣,不好意思,我想當皇帝!

劉邦早料到英布會不要臉,沒想到他比自己還不要臉,氣的是破口大罵。罵夠了,大手一揮,兩軍就廝殺在了一起。哎,這英布排兵佈陣是很像項羽,可也只是像而已,再加上劉邦手下的人數遠遠佔著優勢,幾番交鋒之後,英布兵敗逃跑。

英布不甘心啊,他總覺得自己不該輸,在渡過淮河之後,就一次次的停下逃跑的腳步,回過頭來和劉邦交戰,可是屢戰屢敗,最後只帶著一百多人,逃到長江以南。當然了,英布也不是沒有收穫,在兩軍交戰之中,他讓劉邦中了一箭。

不管怎麼說,劉邦又一次贏得了戰爭的勝利,在班師回朝的路上,他回了一趟自己的老家,沛縣。劉邦在沛縣舉行酒宴,把自己當年的老鄉親老朋友都請了過來,憶往昔看今朝,劉邦心裡是說不出的感慨,就一個字,喝!喝酒!喝到妙處,劉邦高聲吟唱,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幾天之後,劉邦得到消息,英布被殺,這次戰爭算是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英布是死了,可是他給劉邦留下的東西,還跟隨這劉邦。在劉邦返回長安的路上,他的箭傷復發了,眼看著這病是越來越嚴重了,呂后就派人尋了一位名醫,去給皇帝看病。

醫生用盡渾身解數,給皇帝診斷了病情。劉邦問,我這病怎麼樣啊?醫生回答的很常規,陛下不用擔心,你這病,能治好。

可沒想到這位病人的反應太不尋常,劉邦是勃然大怒,我就是一個普通人,提著三尺長的寶劍就打下了大漢的天下,這要不是老天的意願,我能做到這些嗎?我的命是老天早就安排好的,要是天想要我的命,就算扁鵲再世,又能怎麼樣?

說完,派人給了醫生賞賜,就讓他回家了。

劉邦看透了生死,不在乎了,可是呂后在乎啊。幾天之後,呂后和劉邦在病床上展開了一段對話,陛下百年之後,要是蕭何蕭相國死了,誰可以接替他啊?

劉邦眼睛都沒睜開,嗯,曹參可以。

呂后又接著問,曹參之後,誰可以繼任相國啊?

劉邦扭過頭,看了呂后一眼,王陵可以。不過王陵這個人太過耿直,可以讓陳平當他的助手。陳平這個人啊,足智多謀的,只是還不具備獨當一面的能力,當個助手,還是綽綽有餘的。

看呂后面露疑惑,劉邦沒有直接給她解惑,開始說起了別人。周勃這個人穩重厚道,就是太過大老粗了,沒什麼文化。但是,以後能保我劉姓江山的,必定是周勃,我死以後,可以讓他當個太尉,掌管三軍。

呂后聽的稀裡糊塗,她想再問個清楚,那王陵之後,誰能當相國哪?

看自己老婆這麼沒有悟性,劉邦已經有點煩躁了,這點事情你都理解不了,以後的事情,你就不用操那麼多心了!

幾個月之後,也就是公元前195年的4月,漢高祖劉邦病死在長樂宮!

按照常理,該給這個人好好總結一下!

劉邦,農民的兒子,可他卻有一顆不願意安心務農的心。他遊手好閒東遊西逛,也許是有點不甘心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也許他只是生性懶惰,不願意出賣自己的體力,總之他和一般的農二代是不一樣的。

劉邦的那個時代,是個造反的好時代,秦國經過數代人的辛勤努力,再加上秦始皇的英勇神武,終於統一了天下。可是幾百年的春秋戰國,被那麼強行的揉和到了一起,中間總是有著千絲萬縷的裂痕,也許是秦二世的錯,也許就是該著天下要重新進熔爐再煉成鐵板一塊。

劉邦就是那個時代脫穎而出的人物,造反初期,他只是千萬個星星之火中的一個小火苗。他審時度勢,及時加入和項梁的大隊伍,後來又在造反大業中不斷招兵買馬壯大自己,當他具備了獨當一面能力的時候,也就在恰當的時候,得到了進攻咸陽的機會。

他抓住了機會,當然了,項羽所犯的錯誤,也是成就劉邦的一個重要原因。不管怎麼說,劉邦重新統一了天下,重新回爐之後的華夏大地,沒有了那麼多的裂痕分歧,有的只是皇帝和幾個諸侯王之間互相的不信任。

結局也很簡單,劉邦用事實告訴了他們,我能當上皇帝,絕對是因為比你們都高明瞭那麼一點點!

能力也好,機遇也罷,劉邦的漢朝,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統一的國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