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彭越被杀后英布起兵造反了,刘邦在平叛的时候中箭倒下了!

历史很繁,我来把它简化;历史很乱,我来把它梳理;历史很枯燥,我来让它有趣起来!

韩信彭越被杀后英布起兵造反了,刘邦在平叛的时候中箭倒下了!

刘邦手下最霸道的韩信走了,接下去就轮到彭越了。当初刘邦发兵征讨陈豨的时候,曾经派人去向彭越征兵,也不知道彭越是怎么想的,他推脱自己有病,就让手下人带兵前去和刘邦会合。这下子刘邦不高兴了,先前是韩信托病不出征,现在你彭越也说自己生病了,怎么会有这么巧的事情?

刘邦就派人去责备彭越,这彭越可能确实心虚,看皇帝派人来责问自己,内心有些忐忑,就想亲自去请罪。这时候,一个手下给了他一个建议,大王当初不去随军,被皇帝责备了,现在要是再送上门去,肯定会被皇帝抓起来的。依我之见,反正天下造反的人这么多,您也干脆反了算了!彭越连请个假病假都心惊肉跳的,哪里有胆子造反啊,可是他觉得手下说的前半部分还是有道理的,就一咬牙,继续装病。

也是事有凑巧,一段时间以后,一个下属得罪了彭越,彭越想把他弄死,这个下属慌不择路,就逃到了皇帝那里,控告彭越要谋反。刘邦本来就怀疑彭越,得到这个消息之后,他就开始行动了。刘邦没有大张旗鼓的去捉拿,而是派人出其不意的袭击了彭越,那彭越没有防备,基本没怎么反抗,就被捉住了。

刘邦还是比较讲究公正公开的,他派人审问彭越,审讯结果没有太多的意外,彭越被认定谋反罪名成立。刘邦这时候又表现出了宽宏大度,鉴于彭越以前的战功,刘邦赦免了他的死罪。就这样,彭越被废为平民,流放到蜀地青衣县。

就在彭越往青衣县走的路上,他遇到了一个老熟人,这个人不是旁人,正是当今的皇后。彭越就找机会面见了吕后,而后是一通哭诉,说自己是如何如何的忠心,如何如何的冤枉。吕后很耐心的听完了彭越的诉说,沉思片刻之后,就告诉彭越,我正要去见皇帝,你跟我一起走吧,我去向皇帝给你求个情。彭越一看遇到救星了,是千恩万谢,就跟着吕后去见刘邦。

吕后果然没有让彭越失望,见到刘邦之后,开门见山,陛下,彭越可是条好汉啊,您把他流放到外地,万一他那天翻身造反,您这不是给自己留下祸患嘛!

刘邦一愣,这事你怎么知道的?算了,不管你怎么知道你,你说该怎么办好?

吕后心中早有答案,我已经把彭越带过来了,我们可以让他的门客再告他一次谋反,这样子,就可以判他个死罪,斩草除根,以绝后患。

刘邦点头同意。几天之后,彭越再次以谋反之罪受审,之后彭越被杀。

刘邦杀韩信诛彭越,这两番举动可就惊动了另一个王,这个人就是淮南王英布。这英布本身也是一草莽英雄,在反秦大业中崛起的一条好汉,他先是追随项梁,项梁死后又跟随项羽,当年项羽巨鹿之战,那英布就是冲在最前面的先锋官。之后英布跟随项羽杀入咸阳,被项羽封为九江王,后来刘邦出汉中和项羽争天下,就派人晓以利害策反了英布,英布就跟随刘邦参加围击项羽的战争。

刘邦得了天下之后,封英布为淮南王。英布是一个比较敏感的人,韩信被杀之后,他就已经被惊动了,一直担心自己会不会走韩信的路。不久之后,彭越也被干掉,这回英布再也坐不住了,他就开始集结自己的人马,密切关注朝廷的动向。

就在那段时间里,英布的一个小妾病了,有一个下属为了巴结英布,就趁医生过去看病的时候,也跟过去送点礼物慰问慰问,后来这个小妾,就在英布面前为这个下属说了几次好话,这时候英布的敏感再次起了作用,他就怀疑小妾和下属关系不正常,想把下属拿下审问。

下属得到消息之后,真是哭笑不得,本来想拍马屁,结果人家以为自己偷马。为了保全性命,他就赶往京城去举报英布,说英布图谋不轨,要造反。

刘邦得到消息之后,就找萧何来商量,丞相啊,你说这造反是不是会传染啊?怎么韩信彭越刚完事,他英布也想掺和!

萧何比较理智,按照我对英布的了解,他不该有这样的举动。搞不好是因为告状的这个小子和他有冤仇,才来这里诬告他的,我们还是派人去调查一下吧。

英布本来就怕有人告他谋反,现在看朝廷特派员来了,不用想,肯定是听说自己要谋反,来抓自己的。老子不是韩信也不是彭越,我不能坐以待毙,他就真的起兵造反了。

造反总是需要理由的,那年头造反成风,理由总是好找的。英布的思想工作做得更充分,他告诉下属,现在皇帝老了,能打仗的韩信和彭越也都死了,天下没有人能阻止我英布了,你们跟着我造反,没错的。

英布说的真没错,他的造反军队打的是顺风顺水,很快就拿下了荆国和楚国,一路向西挺近。没办法,刘邦只好带兵亲征,就在蕲县以西两军相遇了。英布军队士气正盛,刘邦也没敢贸然进军,就躲在城堡之中观察英布军队的阵势,远远的看过去,这英布是深得项羽用兵的精髓啊,那排兵布阵和项羽的十分相似,这让刘邦不由得想起了项羽,也想起了当年自己受过的屈辱,心里说不出的恶心。

第二天一早,两军阵前,刘邦隔着老远就对英布喊话:英布,我一向待你不薄,你该有的都有了,还想要什么啊?

英布也不客气,不好意思,我想当皇帝!

刘邦早料到英布会不要脸,没想到他比自己还不要脸,气的是破口大骂。骂够了,大手一挥,两军就厮杀在了一起。哎,这英布排兵布阵是很像项羽,可也只是像而已,再加上刘邦手下的人数远远占着优势,几番交锋之后,英布兵败逃跑。

英布不甘心啊,他总觉得自己不该输,在渡过淮河之后,就一次次的停下逃跑的脚步,回过头来和刘邦交战,可是屡战屡败,最后只带着一百多人,逃到长江以南。当然了,英布也不是没有收获,在两军交战之中,他让刘邦中了一箭。

不管怎么说,刘邦又一次赢得了战争的胜利,在班师回朝的路上,他回了一趟自己的老家,沛县。刘邦在沛县举行酒宴,把自己当年的老乡亲老朋友都请了过来,忆往昔看今朝,刘邦心里是说不出的感慨,就一个字,喝!喝酒!喝到妙处,刘邦高声吟唱,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几天之后,刘邦得到消息,英布被杀,这次战争算是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英布是死了,可是他给刘邦留下的东西,还跟随这刘邦。在刘邦返回长安的路上,他的箭伤复发了,眼看着这病是越来越严重了,吕后就派人寻了一位名医,去给皇帝看病。

医生用尽浑身解数,给皇帝诊断了病情。刘邦问,我这病怎么样啊?医生回答的很常规,陛下不用担心,你这病,能治好。

可没想到这位病人的反应太不寻常,刘邦是勃然大怒,我就是一个普通人,提着三尺长的宝剑就打下了大汉的天下,这要不是老天的意愿,我能做到这些吗?我的命是老天早就安排好的,要是天想要我的命,就算扁鹊再世,又能怎么样?

说完,派人给了医生赏赐,就让他回家了。

刘邦看透了生死,不在乎了,可是吕后在乎啊。几天之后,吕后和刘邦在病床上展开了一段对话,陛下百年之后,要是萧何萧相国死了,谁可以接替他啊?

刘邦眼睛都没睁开,嗯,曹参可以。

吕后又接着问,曹参之后,谁可以继任相国啊?

刘邦扭过头,看了吕后一眼,王陵可以。不过王陵这个人太过耿直,可以让陈平当他的助手。陈平这个人啊,足智多谋的,只是还不具备独当一面的能力,当个助手,还是绰绰有余的。

看吕后面露疑惑,刘邦没有直接给她解惑,开始说起了别人。周勃这个人稳重厚道,就是太过大老粗了,没什么文化。但是,以后能保我刘姓江山的,必定是周勃,我死以后,可以让他当个太尉,掌管三军。

吕后听的稀里糊涂,她想再问个清楚,那王陵之后,谁能当相国哪?

看自己老婆这么没有悟性,刘邦已经有点烦躁了,这点事情你都理解不了,以后的事情,你就不用操那么多心了!

几个月之后,也就是公元前195年的4月,汉高祖刘邦病死在长乐宫!

按照常理,该给这个人好好总结一下!

刘邦,农民的儿子,可他却有一颗不愿意安心务农的心。他游手好闲东游西逛,也许是有点不甘心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也许他只是生性懒惰,不愿意出卖自己的体力,总之他和一般的农二代是不一样的。

刘邦的那个时代,是个造反的好时代,秦国经过数代人的辛勤努力,再加上秦始皇的英勇神武,终于统一了天下。可是几百年的春秋战国,被那么强行的揉和到了一起,中间总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裂痕,也许是秦二世的错,也许就是该着天下要重新进熔炉再炼成铁板一块。

刘邦就是那个时代脱颖而出的人物,造反初期,他只是千万个星星之火中的一个小火苗。他审时度势,及时加入和项梁的大队伍,后来又在造反大业中不断招兵买马壮大自己,当他具备了独当一面能力的时候,也就在恰当的时候,得到了进攻咸阳的机会。

他抓住了机会,当然了,项羽所犯的错误,也是成就刘邦的一个重要原因。不管怎么说,刘邦重新统一了天下,重新回炉之后的华夏大地,没有了那么多的裂痕分歧,有的只是皇帝和几个诸侯王之间互相的不信任。

结局也很简单,刘邦用事实告诉了他们,我能当上皇帝,绝对是因为比你们都高明了那么一点点!

能力也好,机遇也罢,刘邦的汉朝,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统一的国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