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生態鏈,真正能夠走進中國人民家庭的智能家居

小米生態鏈,真正能夠走進中國人民家庭的智能家居

2017年小米生態鏈銷售額達到200億人民幣,生態鏈旗下公司達到99家。可以說,小米生態鏈旗下的產品,已經可以漸漸覆蓋到了你生活的方方面面,觸角之廣,超乎你的想象。

我們很多人談起小米生態鏈旗下的產品時總是會說:“啊,小米又出了個啥啥啥!”包括我們有調之前推薦過的很多文章裡也將小米生態鏈旗下的產品稱為“小米推出的XXX”。實際上這樣的說法是不太嚴謹的,事實上除了紅米、小米電視及小米路由、小米電腦這四個個親兒子外,剩下的小米生態鏈企業並不屬於小米,那麼這些品牌究竟和小米有著怎樣的關係吶?

小米生態鏈旗下的公司的關係在中國互聯網生態中算是獨樹一幟的,生態鏈旗下公司品牌並不是小米的子公司,而是由小米投資獨立運營的企業。但這又不同於一般的投資關係,這些企業認同小米生態鏈的理念,認同小米對於產品品質和設計的要求,相對於老闆和員工,更像是對同樣的產品理念認同的同志。當然認同歸認同,能不能做到就要單說了。

這些公司在小米統一的品質把控下,藉助小米的供應商渠道和信用背書,在初創階段就能用較低的成本生產產品 ,並藉助小米的渠道大量發售,使得小米生態鏈旗下企業能夠通過較低的售價搶佔市場。

其中不少生態鏈下屬企業藉助生態鏈得到了極大的發展,甚至建立起了獨立的品牌和渠道。其中佼佼者如生產了曾經大賣一時的小米手環的華米,不僅建立了自有品牌AMAZFIT,更是先於小米於今年2月8日在紐交所掛牌上市,風光無限。

另外不得不提一點就是米家這個系列,這個系列雖然也是小米的“親兒子”但是產品卻依然是來自各個生態鏈企業,比如說米家掃地機器人就來自生態鏈旗下的石頭科技;空氣淨化器來自智米。作為打著小米商標的系列,相對於生態鏈旗下其他產品被小米覬覦著更多的期望,是米家打開細分市場的先頭軍,相對於後續米家生態鏈旗下企業自有品牌推出的產品,更為強調性價比,但相對的專業性就會差一些了。

但是由於近些年來小米生態鏈的快速擴張,所覆蓋的產品領域越來越廣,小米對於生態鏈旗下企業的品控管理有些鬆弛。作為有較高自由度的生態鏈下屬企業,時不時的會生產出一些莫名其妙、宣傳奇葩的產品,還不時出現諸如外觀“借鑑”,誇大參數,品控隨緣的問題。這些生態鏈中出現的問題對於消費者而言毫無疑問的都是要小米來背鍋的。

解決辦法嘛……對於小米生態鏈的產品,建議大家不要當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等上市一段時間,該踩的雷都踩了,該改進的工藝都改進了,再考慮入手也不遲,畢竟小米還算是一家聽得進去用戶反饋的企業,做爛了還是會改的。

既然上面說了那麼多毛病,為啥我們還要選小米?“因為全家桶香啊!”,處於同一生態鏈下的各個產品的配合是過去的數碼電子產品所永遠無法實現的。就跟我們買蘋果全家桶一個道理,買了iPhone、iPad、Mac、AppleWatch設備間可以互通互聯,藉助Airdrop傳輸文件、iCloud的多設備同步,都是生態鏈的好處。

只要進入了小米生態鏈的系統,可以通過手機就幾乎可以同時控制所有家電,小愛同學語音助手也能接入到這各系統,讓家中的語音助手可以真正幫你管理這個家。而不像其他競品停留在智能音箱本身。​

小米的產品都極富性價比,並且更符合中國國情(含義請自己體會),在國內使用能夠買到更為豐富的配件和產品,讓智能家居不再只是個概念,而真正成為能夠走進中國人民家庭的東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