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縣一品品牌扶貧行動選品對接會在京舉行 五

一縣一品品牌扶貧行動選品對接會在京舉行 五

6月13日,由中國老區建設促進會、中國優質農產品開發服務協會、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發起,中國國家品牌網承辦的“一縣一品品牌公益行動選品對接會”在北京舉行。“一縣一品”品牌扶貧行動組織協調組辦公室副主任張文全,中國國家品牌網產經中心總經理韓冰,中國國家品牌網運營總監何曉亮,北京老農部落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許海庭,北京老農部落供應鏈總監張新全,標準方專家呂曉劍,投資方專家陸光璞、徐鵬飛以及來自四川省蒼西縣、河南省潢川縣、山西省隰縣、江西省石城縣和江蘇省句容市的政府及企業代表,參加了本次對接會。

一縣一品品牌扶貧行動選品對接會在京舉行 五

“一縣一品”品牌扶貧行動去年12月23日在京正式啟動。該行動由中國老區建設促進會、中國優質農產品開發服務協會、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以下簡稱“三會”)在國家扶貧辦的指導下共同發起,中國國家品牌網承辦。行動將整合政策、資本、媒體、渠道等多方資源,幫助包含老區在內的貧困縣打造具有當地特色的農產品品牌,探索貧困縣通過農(副)產品品牌化發展脫貧的方法路子。行動將從品牌打造、銷售渠道、品牌傳播、資本導入四大方面為貧困老區提供有針對性的幫助。打造規模農業、品牌農業,通過區域品牌提升貧困地區農產品的附加價值,為貧困地區帶來持續穩定的經濟收入。

一縣一品品牌扶貧行動選品對接會在京舉行 五

對接會上,中國國家品牌網產經中心總經理韓冰表示,“不知道、買不著、賣不上價”三大問題,是當前貧困縣農業發展面臨的共同難題。“一縣一品”品牌扶貧行動,將通過媒體、投資、渠道等資源的整合,來切中肯綮地幫助各貧困縣實現農業經濟品牌化發展,助力脫貧攻堅。

一縣一品品牌扶貧行動選品對接會在京舉行 五

蒼溪地處四川盆地北緣,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獼猴桃人工馴化栽培,是人工栽培獼猴桃最早的地區之一。這裡不僅是世界紅心獼猴桃原產地,更將獼猴桃種成了“金元寶”。近年來,蒼溪創新“大園區+小庭園”發展模式,強力推進農業產業基地建設,將獼猴桃作為農業發展的領軍產業和農民增收的支柱產業進行培育,獼猴桃從業人員達到22萬人,全縣種植面積38.5萬畝,年產鮮果12.6萬噸,形成了獼猴桃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經營的發展格局。

一縣一品品牌扶貧行動選品對接會在京舉行 五

蒼西縣人民政府副縣長謝龍飛表示,蒼溪縣充分利用自身的資源優勢,取得了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中國馳名商標等多項認證。目前,紅心獼猴桃在市場內供不應求,對產業的發展有巨大的潛力。但是,作為紅色革命老區和國家級貧困縣,蒼溪的基礎條件比較薄弱,不僅導致獼猴桃產業發展還面臨資金不足,而且市場營銷還需宣傳和拓展等困難。未來,希望在“一縣一品”品牌扶貧行動的推進下,帶動蒼溪紅心獼猴桃產業的品牌建設,提高產品附加值,實現扶貧攻堅的目標。

一縣一品品牌扶貧行動選品對接會在京舉行 五

一縣一品品牌扶貧行動選品對接會在京舉行 五

潢川縣是大別山革命老區,國家級連片特困地區重點縣。全縣面積1666平方公里,其中縣城人口42萬人,是河南省新型城鎮化的“四大樣本”之一。潢川縣的農業產業化享譽全國,形成了華英鴨、花木、糯米粉、生豬、甲魚、茶葉、小龍蝦、食用菌八大產業集群。該縣特色支柱產業的蓬勃發展,有利地帶動了貧困戶脫貧。據不完全統計,潢川縣鴨產業帶動2040戶貧困戶脫貧,糯米粉產業帶動2476戶脫貧,茶產業帶動510戶貧困戶脫貧,花木產業帶動2026戶貧困戶脫貧,小龍蝦產業帶動2768戶貧困戶脫貧。潢川縣人民政府副縣長鬍冰表示,潢川縣的氣候宜人,資源豐富,農產業多樣化,在品牌的建設方面有自身獨特的優勢和發展潛力,未來需要大力的推廣和傳播,讓優質產品“走出去”,帶動當地貧困縣的經濟發展。

一縣一品品牌扶貧行動選品對接會在京舉行 五

隰縣位於北緯36度,該地土地面積廣,土層深厚,土質疏鬆,礦物質、有機質含量豐富,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為梨產業的培育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隰縣栽植梨果歷史悠久,明清時期,隰縣金梨已是皇家貢品。2010年,隰縣被山西省政府確定為“一縣一業”玉露香梨生產示範基地縣。

一縣一品品牌扶貧行動選品對接會在京舉行 五

一縣一品品牌扶貧行動選品對接會在京舉行 五

一縣一品品牌扶貧行動選品對接會在京舉行 五

贛江石城縣位於江西省東南部、贛州市東北部,地處江西贛州、吉安、撫州和福建三明、龍巖五地市交匯處。建縣於南唐保大十一年,因“環山多石,聳峙如城” 而得名。全縣總面積1581.53平方公里,白蓮種植面積達8萬畝,臍橙種植面積達2.1萬畝,油茶種植面達8萬餘畝。推出“蓮田套種”“稻田養魚”等生態高效種養新模式,培育出“山地雞”“稻花魚”“茶薪菇”“翻秋花生”和“野生紅菇”等俏銷市場的特色農業品牌。

為使農副產品成為石城縣一項可持續發展的產業,石城縣贛江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在石城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推進農副產品標準化生產,先後完成“贛江源”、“贛江緣”等商標。石城縣人民政府副縣長李正鵬表示,“白蓮”作為石城縣脫貧致富的產業,帶動了當地4609戶的農業經濟。但是作為貧困縣,當地產品仍然缺乏一定的品牌、渠道建設。作為可以帶給人們健康生活的這些農產品,一定要加強推廣,打造值得信賴的產品品牌,助推它們走進市場和消費者的日常生活中。

一縣一品品牌扶貧行動選品對接會在京舉行 五

一縣一品品牌扶貧行動選品對接會在京舉行 五

句容是寧鎮揚丘陵的核心,地處長三角都市經濟區和南京都市經濟圈發達地區腹部的丘陵,總面積1385平方公里,素有“南京新東郊、金陵御花園”之稱,具有發展應時鮮果獨特的區位和生產條件。作為句容市應時鮮果中第一大產業,全市葡萄種植面積5.1萬畝,總產量7萬多噸,產值超6億元。其中,作為革命老區,茅山鎮更是當地高效農業特色鎮,以丁莊葡萄、東方紫、茅山長青等一大批農產品創成無公害、綠色農產品和著名商標,成為句容葡萄產業的核心生產地。

句容市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老促會會長文雁才表示,句容丘陵地區葡萄產業發展迅速,但在發展中也暴露出許多矛盾和不足之處,比如品種較為單一、產業結構不合理等問題,不但制約著全市果品產業健康發展,而且影響農民增收和區域經濟整體提高。未來,需要尋求資源和銷路,提高當地葡萄產業的影響力,用品牌化的力量打造農產品,跳脫出“地域化”,把優質的葡萄推向國內外更廣闊的市場。

一縣一品品牌扶貧行動選品對接會在京舉行 五

經過評審專家的甄選,蒼溪縣等五個貧困縣與品牌電商平臺“老農部落”簽訂了採購協議。雙方表示,希望通過此次“一縣一品”行動,將當地特色農產品打造成為市場認可的品牌,助力當地扶貧目標的完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