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貨幣太賺錢?高盛前高管跑步入場

數字貨幣,本是中本聰基於密碼學發明出來的革新傳統金融模式的未來金融體系。然而卻忽略了人內心的劣根性,於是大型的礦場直接導致算力的集中,先入場的玩家也搖身一變,儼然成了一個去中心化體系的莊家,將其投機屬性展現的淋漓盡致。

數字貨幣價格漲跌無常,波動極大,前些年,百倍幣也層出不窮,催生了許多專職的炒幣群體。既然有利可圖,許多傳統金融行業的大佬也紛紛跑步入場。

數字貨幣太賺錢?高盛前高管跑步入場

近日,高盛前基金經理Chris Matta發表了對數字貨幣行業的看法,他認為數字貨幣市場潛力極大,傳統金融領域的人才正在被數字貨幣領域吸引,目前,他已經從事於數字貨幣行業。不僅僅是高盛前高管的態度,btcmanager.com報道,德意志銀行、巴克萊以及貝萊德等傳統金融領域公司額高管均已離職投身數字貨幣領域。

為什麼數字貨幣對傳統金融領域人才極具吸引力?

首先,野蠻生長的數字貨幣暴利無常。儘管數字貨幣誕生已近十年,但是依然處於野蠻生長期,且未來前景看好。拿交易所來說,據環球外匯報道,前10大交易所日收入最高可達300萬美元,且隨著用戶交易量的上升,收入還在水漲船高。拿礦機企業來說,國內某企業年入158億元。前貝萊德交易員Asim Ahmad在入場數字貨幣後也這樣表示,數字貨幣投資一天的波動幅度就要高過他之前的薪水。可以說數字貨幣相關行業利潤是其他行業難以比擬的,傳統金融領域人才佈局數字貨幣必然有利益相關考量。

其次,搶佔未來市場先機。大部分人對數字貨幣當前的看法均認為其處於萌芽期,未來有較大的發展潛力,在當前入場或能在當前較小的競爭態勢下獲取未來的市場優勢。畢竟傳統的金融領域市場也在受到移動支付、無現金化的衝突,正處於市場革新的臨界點,傳統金融領域人才也是將其身家託付於未來的數字貨幣。

然而數字貨幣領域也並非一路坦途,入場後也會發現一路危機。

對於實力較小的個體來說,幣市早已巨頭林立, 交易所、礦機、媒體等各方勢力互相交織,在收割投資用戶的同時,也在收割著新入局者。

對於傳統金融領域裡的巨頭來說,去中心化的數字貨幣以及劇烈波動的價格是其難以招架的,畢竟他們已經積累了足夠的用戶,價格波動造成的信譽損失是其難以承受的。

數字貨幣去中心化、點對點的交易模式對於傳統金融領域的發展有較大的借鑑意義,但是其弊端也應該被每一個人看到,除卻數字貨幣,區塊鏈技術或能成為金融領域服務設施的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