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讓“共享”止於“共想”

說起資源“共享”,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共享單車。的確,這是當今信息技術時代,發展最猛、受眾面最廣的共享物件了。不是說站在“互聯網+”的風口上,母豬都能飛上天嗎?共享單車便是翱翔於天空的一隻小家禽。只不過,飛的秩序有點亂。剛開始覺得這事挺美的,共享單車解決了城市“最後一公里”,成為很多人出行的最愛。但時間稍長,便好景不再,城市的街頭、路邊、衚衕、廣場、公園,乃至犄角旮旯,到處都是七零八落、支離破碎的單車,有的地方收容的單車堆積如山,或形成一片車海,就像垃圾一樣充斥著城市空間,成為一種社會公害,這就不得不讓人反思了。看上去很美的新生事物,為什麼會淪為這般光景?問題究竟出在哪兒?城市管理者、單車運營商、市民用戶各承擔什麼責任?板子到底應該打在誰的屁股上?如果這些問題釐不清,共享單車恐怕也就走到頭了。

莫讓“共享”止於“共想”

城市資源共享存在很多壁壘或鴻溝,如果得不到切實的破解或逾越,“共享”就只能止於“共想”。其實,資源共享模式在廣大農村地區早已司空見慣,只不過叫法不一樣,資金融合的模式也有差異。就拿我曾經生活的村莊為例,小到鐮刀、鋤頭、桿秤,大到自行車、摩托車、三輪農用車,基本都是共享的。只不過是以“借用”的名義,但這種“借”是相互的,補缺型的,今天你借了他家的東西,明天他借了你家的東西,大家花錢買不同的商品,互相交換著用,人人心裡有桿秤,總體上保持著一種平衡,並不存在“欠賬”問題。這明顯就是一種共享模式,真正達到了物盡其用、互便互利之效。

然而,在城市就沒有這麼簡單了,因為城市太大、太複雜,共享融合起來就需要翻越一座座山峰、跨過一片片島嶼,就像《紅樓夢》中鳳姐所講的,“大有大的難處”。

就拿北京這座特大城市來說,停車是一大難題,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據統計,居住車位失衡缺口高達129萬個。著眼於潮汐特徵,共享停車問題被提到議事日程上了。理想狀態下,通過錯位共享停車位(比如,許多單位的自有停車位夜間利用率很低,有的只有20%左右),停車難的問題可以大大緩解。但現實情況是,“共享停車”聽著不錯,落地難矣!為何?有價格因素,習慣於免費停車的居民,寧可違規停在馬路牙子上,也不願掏錢共享;有安全考量,大多數單位停車場或車庫都是辦公區的一部分,向社會開放,出了問題誰負責?總而言之,只有三個字:“不好辦”。說來說去,還是傳統思維沒有跟得上互聯網發展步伐,從頂層設計到基層實踐,都顯得缺少創新。坦率地講,阻礙和溝坎肯定是有的,但成功的範例同樣也有。像朝陽門街道同轄區寫字樓物業合作解決停車難問題,就實現了“雙贏”。海淀滿庭園利用“智能車位鎖+專門APP”新技術,讓共享便捷又有序。

莫讓“共享”止於“共想”

還有一個很大的共享範例,即京津冀數字經濟新融合。數字時代,數據無疑是重要的原材料和生產要素。在發掘數字經濟新藍海,贏得發展主動權方面,有著天然優勢的京津冀地區自然當仁不讓。特別是北京,作為全國科技創新中心,高科技企業集中、創新資源豐富,對整個區域具有很強的輻射能力。基於此,京津冀地區不斷夯實網絡與信息服務基礎設施,為三地發力數字經濟鋪平道路。時下,京津冀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建設順利推進,三地已經簽署了諸多細項合作協議,致力於構建統一、共享的區域城市服務平臺,以帶動更多行業與企業開放數據、利用數據、共享數據,真正釋放數字經濟的新動能。

由此可見 ,“共享”既不是一個筐,什麼東西都往裡裝,也不是僅限於心動而不行動的“共想”。只有以系統思維匯聚全力,以為民之心攻堅克難,在政策框架內充分地自主創新,因地制宜地發揮主觀能動性,才能讓“共享”走出窘境,使“共享”在“共想”中羽化蝶變,於共贏的新風口翩翩起舞。

文/董聚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