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牆打洞”治理後也能這麼美

據北京日報消息,海淀北下關街道皂君廟路經過“開牆打洞”整治後,非法經營的小門臉兒被封堵,變身為乾淨整潔的立體文化牆。據相關部門介紹,今年優先對2017年“開牆打洞”整治後待提升的5324個點位進行集中修補,目前已完成八成以上。

“開牆打洞”治理後也能這麼美

“開牆打洞”治理,是近些年北京“疏整促”的重要內容之一得益於此項工作的全面深入開展,廣大市民看到了社區、衚衕、街道的新風景。就像皂君廟路一樣,在許多區域,曾經因為“開牆打洞”造成的環境髒亂、秩序混亂等問題得到了解決,加之修補提升工作的助力,修補之後的牆體也變身成了文化牆、特色牆,在帶給周邊市民美的感受的同時,也明顯提升了區域的整體環境水平。

“開牆打洞”治理後也能這麼美

“開牆打洞”治理後也能這麼美,這是越來越多北京市民的感慨。近些年,北京下大力氣開展環境整治各項工作,全力推進“疏整促”各項工程。由此,許多困擾和影響居民生活環境,影響區域整體形象的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在此基礎上,許多社區、農村,利用治理後、騰退後的牆體、空間,結合各自特色,設計打造出了文化休閒、科普宣傳、健身娛樂等場所,豐富了居民、村民的業餘生活,提升了區域的環境形象。當人們看到一面面設計精心、圖案美觀、寓意美好的文化牆時,看到一條條整潔優美、暢通有序的街道衚衕時,作為北京市民的獲得感幸福感也隨之提升。

隨著城市建設的不斷推進,加之人們對生活氛圍需求的明顯增多,環境整治、環境改善等各項工作,也迫切需要在兼顧大面的同時,聚焦細節,聚焦角落。比如近年來北京大力推進的背街小巷治理,通過這些覆蓋範圍更廣更深的工作、工程,切實找到居民、村民關注的環境、秩序等焦點問題,因地制宜地給出精準化的舉措,也日漸成為北京全面推進各項環境建設的新特點。誠如市相關部門負責人所說,下一步,將持續加大精治、共治、法治力度,進一步突出疏解整治的效果導向,規範秩序,加強管理,合理佈局便民服務設施,提升城市品質,不斷增強市民獲得感。

環境的日趨向好,是近些年北京市民最深刻的感受之一,不僅城市的主街道有了更多變化,在人們生活居住的日常,新的變化也越來越多。這些變化,是作為北京市民獲得感幸福感的來源,更是北京以滿足人們需求為目標,全力推進各項環境建設的有力證明。我們期待和相信,未來,藉助更多有針對性的舉措,藉助更多精準化的工作,北京的城市環境水平能夠得到更加顯著的提升,我們居住生活的環境也能夠迎來更多新的變化,廣大市民的獲得感幸福感也將由此得到新的提升。

文/鍾勇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