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我們的學習

改造我們的學習

改造我們的學習

這篇文章回答的是我們需要怎樣的知識體系?以及如何將所學知識內化為能力素養?

一、兩個層次的知識體系,價值、理論、思維與工具四要素

一是基本的人文精神和社會科學理論基礎。人文精神讓我們尊重人、重視人、相信人的潛能和主體地位,相信人能夠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社會科學理論幫助我們分析社會現象和問題的原因、性質以及相應的目標、對策方法。

二是批判性思維能力和基本的科學研究能力。批判性思維能力是對於自我的不斷否定,對於社會現象和問題難以扼制的好奇心,克服情感、心理、思維和行為盲點,堅持價值中立原則。基本的科學研究能力給我們一套工具和方法以測量捕捉社會現象,發現各個因素之間的關係聯繫。

二、飽和經驗積累,參與群體實踐,以結果為導向

價值、理論、思維和工具只有在實踐中才能夠得到不斷地修正和昇華。一個專業主義者應當深入專業的情境中,和群體一同行動。在與群體一同行動的過程中我們達成以下目的:

一是整合所學理論、知識、方法技巧,在實踐中內化為自我的能力並不斷修正理論、知識、方法技巧;二是藉助經驗材料的分析訓練思維,用實踐不斷掃除自我思維盲區,形成系統思維和強大的分析研究能力;三是以結果為導向的實踐活動迫使自己保持價值中立的原則,客觀地參與實踐、積累經驗、分析和解決問題。

三、於一點而發力,兼有兩種人格

關注於一點,集中資源於一點發力,是專業訓練的不二法門。圍繞一個主題、一個問題,從社會科學各個學科內堅持“拿來主義”,以“問題篩子”來過濾所有信息,以“問題導向”來參與實踐活動,以“結果導向”來評判我們的專業能力。

一個專家、一個學者,他首先應當具有人文精神、紮實的理論基礎、強大的思維能力、科學的方法論以及工具,這是基本的要求。然而,他還必須是一個實踐家,具有決斷力、領導力和百折不撓的嘗試精神。他要具有兩種人格,能夠靜坐書齋兩耳不聞窗外事,同時他也要能夠在縝密思考的基礎上隨時拔刀見血、衝鋒陷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