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

1978年12月18日,冬至前夕的北京比往年更加的寒冷,在此时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一颗春雷却已然炸响。

变

这声雷鸣宣示着这个古老而又年轻的国度,在未来数十年甚至更久的时间内,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变

那是他参加工作的第一天,天空很蓝,阳光正好。

他骑着家中唯一的那辆“凤凰”牌自行车,载着兴奋和对未知的憧憬上了路。才拐过巷角,他便被扑面而来的香味勾走了魂——是老李家刚出锅得油条。

变

摊头坐着两三个食客,正惬意地把油条撕成一段一段就着豆浆,或是干脆串在筷子上直接大快朵颐起来。他停下了车,转过头使劲抽了抽鼻子,又捏了捏兜里的粮票,终于还是回身向前骑去。

出了巷子,道路逐渐变得宽敞起来,街两边不时会有几座小高楼向后退去,最后淹没在自行车的海洋里,偶尔能瞧见几辆汽车,但终敌不过海浪的波涛汹涌,只能随波逐流。不远处的那家理发店还未营业,透过玻璃窗还能看见里面摆放着的烫发机器,他曾不止一次地看见过追求时尚的年轻女孩们顶着时下最流行的雪花头,欢呼雀跃地走出来。

到了单位,他停好车。砖墙围成的院子,里面有座不高的小楼,墙上挂着鲜红色的横幅,楼两边整齐的立着一排排的树——说是树有点不恰当,最多只能算是小树苗,三三两两的人,步子匆忙,脸上却满是朝气的神采。他看到小楼的那扇门,不大,还有些破旧,但总觉得里面有什么新鲜的东西在等待着自己。

他深吸一口气,走了进去。

那是他参加工作的第一天,天空很蓝,阳光正好。

他起了床,洗漱完毕,拎着包出门。时间还早,但是楼下的早点铺却已经坐满了人,这家开了二十多年的“老李记”仍旧是他儿时喜欢的味道。他点了一碗甜豆浆,两根炸的酥脆的油条,有滋有味的吃了起来——比起父母辈老本地人偏爱的咸豆浆,他更钟情于甜豆浆的香味儿。

小铺内的电视机里面循环播放着《春天的故事》,即便已经到了千禧年,人们依然为当年那个伟大的抉择而自豪不已。

点儿到了,店内的食客换了一拨又一拨,人数却并没有减少,他看了看时间,拿出崭新的钞票付了账。路上的车流开始变得拥挤,他无奈地和人群在公交站台等待迟迟不来的班车,后悔刚才自己为什么没有拦下那辆出租车。

终于挤上了公交,他和车上所有人一样憋着气,好为狭小的车厢多留出一点地方。透过缝隙,他看到一座座高楼挂满广告标牌向后闪过,都是五颜六色花枝招展的,仿佛要向你炫耀什么东西。他突然觉得这座城市有些拥挤,仿佛一个人吃下了超过饭量的食物,有些撑得慌。

到站,他下了车,不远处便是单位那幢十多层的楼,白墙绿瓦的,边侧还绕了一圈爬山虎,甚是漂亮。

变

走近,他看到楼两侧整齐排列着十多棵树,郁郁葱葱的,挺拔着身躯像是年轻健壮的小伙子。他看到大楼的那扇门,方方正正,整洁宽敞,总觉得里面有什么新鲜的东西在等待着自己。

他深吸一口气,走了进去。

变

那是他参加工作的第一天,天空很蓝,阳光正好。

他被手机闹铃催醒,睁开迷迷糊糊的眼睛愣了半晌,才起床洗漱。不一会儿,门铃被按响了,他打开门,是昨晚预定的早餐送到了。他用手机支付付了账,拿着外卖走到餐厅吃了起来——即便“老李记”的分店已经开遍全国,但是那个味儿却还是如同他的价格一般不打折扣。吃罢早点,他收拾齐整出了门。

从家到地铁站有一段距离,好在共享单车有效解决了这个问题。

变

手机一扫车上的二维码,车锁“啪嗒”一声就解开了。他慢悠悠的骑着车,街两边的大厦接连着在他的视角里消失,新的高楼又从远方浮现。到了地铁站,他还了单车,安检,刷卡,进站,一气呵成。地铁列次几分钟一班,人虽多了一点,但是胜在没有了拥堵的烦恼,速度很快。

出了站,他被周围的钢铁森林绕晕了头脑,只好掏出手机搜索去单位最近的路线。找准了路,走了不久便看到一座大厦矗立在前方,标准的现代化建筑,充满了设计的层次感和艺术的美感。楼前两排参天大树下,人来人往,每个人都神色匆匆,仿佛在和时间赛跑。他看到大厦的那扇门,全通透的玻璃,高大明亮,总觉得里面有什么新鲜的东西在等待着自己。

他深吸一口气,走了进去。

变

那是他参加工作的第一天,天空很蓝,阳光正好……

变

供稿|青柠檬工作室 杨应桐

识别二维码

关注

长税长青

与你同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