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呼籲大力發展金融科技

金融科技借貸企業Dana Cita提供平價學生貸款,以期使所有印尼人均可享受高等教育。該企業是從Y Combinator畢業的第三家印尼企業。

我們與Dana Cita的聯合創始人Susli Lie進行了對話。Susli Lie曾負責世界銀行及亞洲開發銀行新興市場學生金融狀況研究,於數年前返回印度尼西亞,迫切希望解決這一難題。

印尼總統呼籲發展學生金融

印尼在高等教育招生方面顯著低於鄰國,其入學率約為28%,而菲律賓與泰國同一比率分別約為36%與49%。此外,其四年制教育總學費約為目前人均GDP的1.4倍,高於鄰國。

因此印尼總統佐科·維多多呼籲銀行與金融界解決學生貸款緊缺問題。Lie認為,考慮到年輕人群不斷增長的購買力且人力重心由勞力轉向技術工人上,這或將成為印尼重大發展機遇。Lie認為總統重視學生金融的原因在於高等教育雖需耗費一定財力,但卻具備改善個人生活的巨大力量。

印尼呼籲大力發展金融科技

學生貸款產品緊缺

Lie說道,學生貸款產品緊缺並不僅侷限於印尼。發達市場認為其公民有權享受高等教育,是政府的職責。而發展中國家的境況則有所不同。

Lie表示,即便是在基礎與中級教育入學率上,印尼也仍處於趕超階段。"你可以看到我國投入了20%的預算專門用於解決基礎與中級教育問題,所以你或許認為政府或應先解決這一問題再處理高等教育問題。"

因此對銀行而言,較之摩托車、汽車、住房等消費貸款,學生貸款市場仍然較小。此外,學生基本沒有金融記錄,這使得學生成為高風險貸款人群(且學生一般無擔保且貸款時間長)。銀行很難集中精力與此市場。

金融科技解決方案

印尼呼籲大力發展金融科技

總的來說,金融科技借貸機構利用技術編制與獲取數據,降低了企業與借款方的成本。Lie表示,利用技術獲取數據處理學生貸款比之傳統實體模式更為合理。她解釋道:"考慮到我們的用戶群,他們是18-24歲的年輕群體,非常精通技術,在線十分活躍,且便於觸達。"

Lie稱,金融科技企業還可與銀行合作,推出專項產品。"我認為金融科技企業發展為細分市場參與者才能發揮最大優勢。"Lie分享道Dana Cita與許多借款者關係密切,使其得以瞭解客戶與該細分市場的特點。

此外,金融科技創企可承受各類風險且樂於創新,因此更為靈活。

政府的作用

Lie表示,大規模解決一項富有意義的社會問題通常需要政府在政策上或資源上的參與。而在高等教育方面,政府通常充當了首要資源的出借方,一般免去學費或進行高額補貼。

在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與美國等英系國家,政府與私營領域合作保障提供可負擔的高等教育。該模式得以成型的原因在於稅收的消費力。而發展中國家則無法進行同等的配置。

Lie認為政府可幫助金融科技企業與銀行獲取(尚未納入主流金融體系)人群數據,用以驗證身份,核查信用記錄。政府還可直接投資高質職業教育機構,或為私營企業進行此類服務提供便利。

Lie稱讚了印尼金融服務當局允許金融科技企業進行創新並試水市場的舉動。若政府繼續允許金融科技企業深入瞭解客戶,那麼這些企業在提供解決方案方面或可表現更佳。

未來五年前景

印尼呼籲大力發展金融科技

Lie認為學生貸款與高質高等教育的需求將有增無減。勞動力市場需求與消費者購買力也將對此產生影響。Lie深信隨著市場的增長,其他玩家也將入局學生貸款領域。如此依賴,消費者就擁有了選擇權,那麼出借方良性競爭保障高質高等教育至關重要。

世界銀行一項研究顯示,若個體來自低收入家庭,那麼其享受高等教育的幾率最高只有5%。若出生於財富排名前20%的人群,那麼接受高等教育的幾率為50%-60%。兩者雖不是完全相關,但收入施加了某種影響。Lie說道:"如果我們去處財力因素,那麼學校的競爭力就不基於可負擔度,而切實落在其可提供的課程上。"

Lie還擔心各參與者初心在於推進學生貸款,但最終可能會引發市場扭曲,導致競爭乏力,甚至產生大筆學生貸款壞賬。20世紀80年代,印尼曾推出政府支持的學生貸款項目Kredit Mahasiswa Indonesia,違約率很高。

而Lie卻認為,信用這種理念本身並無所謂好壞。其只是一種調節指出的機制,這也是學生貸款的本質。Lie說道:"我認為難念並不在於學生貸款的好壞,而在於,我們如何保證政府一旦出臺政策,所有的激勵均是連貫的?隨著更多參與者入局,又如何確保我們創制的產品最終是有益社會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