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融資再遇“寒流”,近500億公司債遭中止

房企融資再遇“寒流”,近500億公司債遭中止

房企融資再遇“寒流”,近500億公司債遭中止

從媒體公開報道來看,中止發行原因迥異,有企業稱審核門檻在提高,需進行項目和資金用途的調整。

在這些被中止的房地產公司債券項目中,擬發行金額最大的規模為200億元,發行人為碧桂園。根據此前彭博社報道,碧桂園債券中止的原因為“主要系公司擬調整本次債券的募投項目,以使募集資金更好地匹配募投項目並得到更加有效的運用。公司稱相關事項還在和中介機構商討、論證中;待相關事項確定後,公司將繼續推進本次債券的審核和發行工作。”

對此,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房企近期的發債確實出現一些波折,或意味著發債方面政策還是有收緊的趨勢。

嚴躍進進一步解釋稱,一方面樓市調控依然繼續,如盲目允許企業發債,在緩解企業資金緊張的同時,也會一定程度上緩解房源入市的進度,影響市場供給,達不到調控效果。另外一方面,考慮到當前金融環境有收緊的導向,以及未來利息兌付等壓力,就這個角度而言,積極的管制是有必要的,符合當前房地產金融市場風險防控的導向。

實際上,房地產公司債發行審核謹慎對於房地產開發企業也可以起到警示作用。在嚴躍進看來,企業發債等方面節奏要快,否則政策變動的不確定性很多,這也容易帶來很多市場風險。

在中房網對房地產公司債券情況統計過程中發現,今年以來明確被終止的公司債券項目有8個,其中6個項目單筆發行金額在20億元以上。在已獲得通過的公司債券項目累計金額約2000億元左右,其中3個項目單筆發行金額在100億元以上。從這些已經通過的公司債券項目情況來看,一方面是單筆發行金額較小的項目更為容易獲得通過;另一方面,龍頭房企和擁有央企、國企背景的房企、地方城投公司,以及保障房項目和住房租賃項目更為容易通過。

嚴躍進對此建議,企業發行公司債券需要在資金投入方面有較好的方向,比如類似積極參與住房租賃市場的投資等。

據中國房地產業協會、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中國房地產測評中心近期發佈的《2018中國房地產上市公司測評研究報告》顯示,隨著樓市調控的深入,房地產行業的信貸環境也持續收緊,2017年房企融資結構開始發生顯著變化。2017年上市房企公司債佔比急速下滑,境外融資、股權融資以及資產證券化等佔比則大大增加,房企的融資方式也越來越多元化,房地產私募基金、ABS、REITs、永續債等創新融資方式不斷湧現。

此前信息顯示,2016年10月,上證所發佈《關於試行房地產、產能過剩行業公司債券分類監管的函》,要求發行人應資質良好、主體評級AA及以上,嚴格執行國家房地產行業政策和市場調控政策。

與此同時,房企申報公司債的條件需符合:境內外上市房企,以房地產為主業的央企,省級政府(含直轄市)、省會城市、副省級城市及計劃單列市的地方政府所屬的房企,中國房地產業協會排名前100名的其他民營非上市房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