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霍金,这个最接近宇宙的男人走了

今天中午,一则悲伤的新闻刷爆了朋友圈:伟大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岁!

再见霍金,这个最接近宇宙的男人走了

他生于伽利略忌日,死于爱因斯坦的诞辰。全身瘫痪的霍金,一辈子困于轮椅,却从来没有放弃对物理的钟情。

他是科学界神一般的存在。

从上小学起,霍金就和其他小朋友不一样。别的孩子都在外边风跑,他却喜欢花更多时间去玩棋类游戏,喜欢摆弄计算机。

所以在17岁(1959年)时就被他父亲的母校英国牛津大学的大学学院录取了。

大概他的聪明,也被上帝嫉妒了,在他终于找到了人生的目标那年,21岁的霍金在一次和女友约会滑冰的过程中不小心摔倒,却站不起来了。

再见霍金,这个最接近宇宙的男人走了

1963年,当21岁的霍金被确诊运动神经疾病时,他并没有自暴自弃。医生们当时预言,他只能再活两年。但霍金所患上的,是一种恶化较慢的疾病。

他又多活了55年,直到被身体的残疾定义一生。要没有残疾,他也不会这样受欢迎吧。

霍金曾说,虽然在牛津读了三年本科,但那时学习的时间加起来,大约也只有1000个小时。“你要么是放荡不羁的天才,要么接受自己的局限,”他在2013年出版的自传《我的简史》中写道。期末考试时,他的成绩介于一等和二等学位之间。霍金自认为不受校方待见,于是告诉论文答辩的考官:给他一等学位,他就去剑桥去读博士;要是敢给他二等,他就呆在牛津不走了。最后,考官给了他一等。

60年代,他开始拄起拐杖,但迟迟不肯坐轮椅。1969年,霍金在极度不情愿的情况下开始使用轮椅,最初的轮椅,只是个代步工具。那时的霍金,还很有闲情逸致,经常“飙轮椅”:故意碾过学生的脚趾,偶尔“玩转”校园派对之类的事,就更别提了。

再见霍金,这个最接近宇宙的男人走了

但很快,霍金就没这心情了。

他的病情恶化,无法自己进食和穿衣服,说话含糊不清,到最后只有家人能勉强听懂,到哪儿都得带上家人做他的发言人。

慢慢地,霍金变成了现在世人所熟悉的样子,行动靠轮椅,演讲和问答通过语音合成器完成。

但就是在这样糟糕的情况下,霍金也用自己的强大证明了:即使我是这个样子,我也能成就我的人生。

携手Roger Penrose分析广义相对论,“奇点定理”是他写给物理学的情书;

在被翻译成40多种文字的《果壳中的宇宙》里,霍金探索黑洞挖掘宇宙的起源和归宿,那是他向宇宙奉献毕生精力的墓志铭。

再见霍金,这个最接近宇宙的男人走了

1974年,霍金的一系列激进发现让他入选英国皇家学会(Royal Society),时年只有32岁。5年后,他获得了剑桥大学的卢卡斯数学教授席位,这可以说是英国最富盛名的教席,之前的著名拥有者包括艾萨克·牛顿(Isaac Newton)、查尔斯·巴贝奇(Charles Babbage)和保罗·狄拉克(Paul Dirac),而狄拉克正是量子力学的创始人之一。霍金担任卢卡斯教授30年,之后转任剑桥大学理论宇宙学中心(Centre for Theoretical Cosmology)的研究主任。

不过,让霍金成为我们所熟知的明星人物的是他的《时间简史》。这本书于1988年首次出版,并在《星期日泰晤士报》的畅销书排行榜上停留了前所未有的237周,创下了吉尼斯世界纪录。《时间简史》销售了1,000万册,并被翻译成40种不同的文字。

他活出了人们羡慕却又不能为之的样子。

再见霍金,这个最接近宇宙的男人走了

其实,他对于人生的那种乐观,才是公众真正爱上他的重要原因。

霍金曾说这样一句话,"Life would be tragic if it weren't funny.(如果生活没有了乐趣,那将是一场悲剧。)"

所以,当天在中国开通了微博后,他的第一篇文章的画风是这样的:

再见霍金,这个最接近宇宙的男人走了

于是不过八小时,粉丝数涨到了一百万以上,这条微博甚至被当成锦鲤转发。

中秋节,霍金还入乡随俗的发了条微博,顺便调侃了下“月饼的口味很重要”。

他也会积极参与各项公共活动。作为渐冻症患者,他不会忘记参与关心渐冻症的活动:冰桶挑战。

只不过真正参与的其实是他的子女,他只需要在一边静静地看着就好——别人坑爹,他专门坑儿子。

再见霍金,这个最接近宇宙的男人走了

他还涉足影视界,去《生活大爆炸》里客串。

再见霍金,这个最接近宇宙的男人走了

顺便撩一撩谢耳朵。

再见霍金,这个最接近宇宙的男人走了

再比如,在《星际迷航:下一代》里与学界大牛们四人凑一桌搓麻。

再见霍金,这个最接近宇宙的男人走了

总之,霍金绝对不像你想象的那样,只是一个不能动弹的瘫痪老人。

作为影视、音乐、科技、微博红人等多栖物种,霍金真的在用生命告诉你:他,才是人生赢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