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降價”?看來這回蘋果虧慘了!

蘋果“降價”?看來這回蘋果虧慘了!

先來回顧一下蘋果漲停的原因:

①蘋果減產:

北方蘋果產地山西等省份突降大雪,導致蘋果大面積減產(或者說是產期延後);導致短期內市場蘋果供不應求,到了蘋果上市的季節,市場有了需求卻沒有充足的庫存,變為賣方市場,短期價格大漲;

②合約交割:

蘋果期貨基準交割品,是國標一等級以上,在總產量中的佔比比較高。根據歷史數據來看,歷年達到一等果標準的蘋果,也就是80mm蘋果以上的佔我國蘋果總量的40%以上。

通過觀察蘋果價格走勢,我們發現是在臨近交割時間點,是蘋果價格的爆發點。臨近交割,大量蘋果現貨沒有達到合約交割的標準,無法入庫,也是庫存下降的原因。

③大佬運作:

據調查,蘋果市場持倉最高的正是期貨大佬葉慶均的大本營永安期貨。期貨市場的四大高手之一的葉大戶相信業本輪行情當中扮演了很重要的推手作用。據傳為,同為四大高手之一的葛衛東也在蘋果市場重倉參與。

"欲使其滅亡,必先使其瘋狂"。蘋果期貨經歷了一輪瘋狂的暴漲,單日成交額3500億,3天成交額8000億,遠超同期A股市場成交額。瘋漲的行情引起了監管的注意。

蘋果“降價”?看來這回蘋果虧慘了!

很明顯,就是衝著重倉炒作的"作手"去的。從行情上來看,蘋果也是從這個時間點開始,經歷了最後的瘋狂。

蘋果“降價”?看來這回蘋果虧慘了!

終於在上週五(6月8日)經歷了上市以來的最大跌幅,當日直線跌停。

再結合前期強勢的原因,我們會發現,政策面正在逐一打壓市場的"瘋狂"面:

①現貨市場交易趨冷

現貨市場方面,雖然短期內沒有大量現貨流入市場,遠途客商陸續返程,一二級交易雖有但量不大,價格弱勢趨穩,市場交易開始冷淡,供需矛盾某種程度上不再那麼尖銳。

②合約交割標準調整

有傳聞稱,蘋果期貨山西膜加袋蘋果可交割,即降低了原本苛刻的"國際一等級"以上的交割要求,入庫標準降低。

③交易所限倉交易

一方面,鄭商所透露,對部分蘋果客戶已經進行限倉交易;另一方面,對單筆交易的保證金要求也大幅度提高。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蘋果市場的投機行為。

蘋果“降價”?看來這回蘋果虧慘了!

從大倉客戶的角度來看,前期重倉拉漲,後期拋售在集合競價的條件制約下,缺乏對手盤,只能自己吃了全部下跌。

總之,拋開監管政策不談,個人認為其中長期的走勢取決於期貨交割的標準,如果後期交易所對交割品要求趨嚴同時交割環節並不順暢的話,那麼中長期價格有望修復,反之期貨價格則將呈現弱勢震盪的格局。

金融圈裡無小事,風裡雨裡,有才等你,老闆,點個關注再走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