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不斷上漲的房價,後來的我們……

面對不斷上漲的房價,後來的我們……

安佳侃房,置禾興嘉,故此安佳。安佳侃房,讓房事無難事。

面對不斷上漲的房價,後來的我們……

最熱映的《後來的我們》感動了無數人,這世界能夠打動人的,無非是看相愛的人分手,看至親的人白頭,在別人的拼盡全力也彌補不了的遺憾裡,找到了自己的影子。

而在全國普漲的樓市中,生活的本質該是生存的很美好以及活得很有樂趣,煩躁的時代怎樣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比如就買房來說,對錯怎麼判定?雖然後來我們終會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

面對不斷上漲的房價,後來的我們……

1

是我不夠努力

因為我喜歡的東西很貴!

面對不斷上漲的房價,後來的我們……

曉堯今天問阿杰,你為什麼要留在這個城市?阿杰說我不知道。她又問,那你以後會在這個城市買房嗎?我說我不確定(那也得買得起啊)。她又窮追不捨地問,那你怎麼打算的?一直租房嗎?阿杰說我沒有什麼打算。

她鄙夷地看了阿杰一眼,“大哥!你天天都在幹嘛?你沒發現最近朋友圈都被排隊買房、搖號買房刷屏了嗎?你難道一點都不焦慮嗎?”阿杰聳了聳肩,說:“我天天都在努力的工作啊,焦慮什麼?你天天焦慮買上房了嗎?控制得住房價嗎?”

她搖了搖頭走了。阿杰思量了半天,我沒說錯什麼啊。(其實我哪顧得上焦慮房價啊,房東一句漲房租都要讓我心疼好一會兒)

面對不斷上漲的房價,後來的我們……

其實半年前,曉堯還是一個對房價“不敏感”的人。她所在的公司,坐落於上海交通便利的人民廣場,處於上海房價算貴的地段。她每天的工作與數字打交道,因為公司有提供宿舍,只知道房價很高,但也沒有具體去查過上海各區的房價,想著要買時,父母應該也能湊出來。

曉堯來上海工作已經2年了,這2年也是上海房價瘋狂上漲的2年,看著身邊的不少同事因為上海房價高,被擠出上海,買到南通花橋,她突然意識到:再不買,就買不起房子了!

於是,在2017年的十一後,曉堯開始一場快馬加鞭的“淘房記”時發現上海購房需要5年的社保。崑山花橋也要1年的社保,這樣下來能挑的只有環滬的嘉興了

座著中介的車曉堯看的房子環境比她想象中還要荒涼,方圓兩公里連便利店都沒更別說飯店了,又看了看市區中心配套齊全的沒想到資金也完全不足。父母在電話裡問:有電梯嗎?什麼年代的?周邊環境如何?曉堯甚至不敢把樓盤周邊的照片傳給他們看,因為根本週邊什麼都沒有。

聽到母親在電話裡說:我們再努力一下,你也努力一下,過兩年給你換個大三居的。站在嘉興最繁華的萬達前,曉堯握著電話,覺得很心酸。

她發現嘉興市區真的很難找到150萬以內的房子,找到的幾個樓盤不是全款就是樓層比較差的,在半個月內,她看上了一套二手房,房子總價去到了145萬。“晚一天都有漲價的風險,以前為了首付省吃儉用,但是攢錢的速度,遠遠趕不上房價上漲的速度。”

坐在上海到嘉興的火車,想著即將到來的與業主的談判,本來內心還有些興奮的她竟然默默流淚了,“突然意識到,就這麼要把父母畢生的積蓄花出去了。”

12月的第三個週末,阿堯、阿杰、中介和業主坐在中介店的會議室裡,開始了她的頭一次買房談判。“從一開始就是不公平的,業主遲到了近兩個小時,進了屋就邊玩手機邊說話,好像阿堯是空氣一樣。”

房子總價145萬,第一個條件談首付,阿堯剛說了交不出50%的首付,業主拔腳就要走,被中介攔住了。最後阿堯還是妥協了,答應付50%的首付,即85萬元(因為銀行評估價達不到成交價)。接著是付款方式、成交總價,甚至是中介費,也一點不讓。

“中介費明明可以優惠到2個點,但是他們咬定2.45個點,0.45個點就是6525元。每個地方都是我在讓,預算一直在超,我總要爭取點什麼。”就是這麼猶豫了一下,這場業主強勢的不平等談判,就莫名其妙地結束了。

阿堯還沒回過神來,中介就在5個小時後通知她,房子已經被別人籤走了。“為什麼會有這麼不公平的交易?”阿堯大哭了一場,母親在電話裡安慰她:不怕,這套買不成,我們挑下一套。買過房的同事也來勸她:不是你不夠努力,只是你要的房子太貴。

而過好春節,她又開始了風風火火的看房大業了。從南湖看到秀洲,從秀洲看到嘉善,最終無奈的選擇了平湖的房子。

2

房產投資是門技術活

樓市呼喚更理性的投資者

面對不斷上漲的房價,後來的我們……

從2015年年底開始,潛伏5年後,房產投資捲土重來!

歷史上,2007、2009、2010年,在部分城市,都曾是房產投資需求繁榮的年份。隨著2010年房地產調控不斷升級,限購限貸等嚴厲的行政管制手段不斷出臺,2011年開始投資投機需求大範圍撤退,尤其是部分溫州炒房團被死死地套在了自己的老窩!

常年居住在閔行的楊姐曾經是一位外貿公司的銷售經理,今年已經55歲,孩子在東京留學。最近和愛人一起到嘉興看房,準備用來投資。作為一個標準的上海人,楊姐真切感受到了國內樓市的變化,感慨這些年房價上漲太快。她告訴安佳,“目前國內一線城市形式不錯,二三線小城市的情況比較緊張,導致庫存積壓,很多樓盤都成了空樓,沒人住。就上海目前看來,市場還是不錯的,就業機會多,來上海的人不少,剛需需求量大,這就使得上海房價還有很大上漲空間但上海5年限購的購房機制會遏制房價上漲的速度。”

退休後,楊姐一直在尋找好的投資理財渠道。她看到上海樓市的發展,覺得投資房產較為穩定,有不錯的回報,如今房價一天一個價,還是要抓緊時間。三年前,楊姐在花橋和太倉各投資了一套房產,當時的房價在6000元/平左右,如今這兩套房可以賣到17000元/平。不過,楊姐對自己的這筆投資並不是很滿意。“那兩套房也不是漲得很多,沒有杭州這邊上漲快,今年打算在嘉興看看”。除了嘉興,楊姐對湖州的房源也感興趣,並打算跟隨中介看房團去湖州看看。不過要在嘉興和湖州選擇,楊姐更傾向於嘉興,她是看到了區域房產投資的價值。她表示:“買房還是要跟政策走,嘉興做為接軌上海示範區,政策影響因素很大,之後的配套都能起來,看好以後的升值潛能。”

談到選房的標準,楊姐說:“我比較看重有發展潛力的地段,首選發展潛力的地段好的樓盤。其次,更傾向知名開發商,大開發商各方面都要有保障。不太會考慮市中心配套都太齊全了反而升值空間沒那麼大了。”

3

青春有夢

不負韶華,心安處即是家

面對不斷上漲的房價,後來的我們……

人活著什麼最重要,每個人的判斷不同,有人要錢,有人要權,也有人要名,不管要的是什麼其實都想要的是自己心安。

我有個老鄉,他之前在崑山臺企做輪胎技術工作,每月3千多的工資,哥們工作半年後跟我說,他花了一萬多報了一個學習班,學設計!哥們老家甘肅敦煌,風景很美就是經濟真的差,大學學的高分子材料跟設計不搭一毛錢邊,相當於四個月不吃不喝攢了錢報了一設計班!我聽了後第一反應千萬別被騙咯,萬一錢砸進去連個水花都沒看見,別說他了,我都替他心疼。

後來花的錢值不值我不知道,半年前,他告訴我辭職來上海了,在一家剛創業的公司做設計,每天畫圖畫16個小時,改不完的圖,累到要死,單位不太捨得開空調,工資也就六千不到,幸虧提供住宿,要不然租金都掏不起!

我這老鄉,人踏實,不愛說話,我問過他想清楚了,他說:“安佳,你說我也不知道我能幹啥,畢業第一份工作純粹就是討個生活,不餓肚子,不伸手跟家裡要錢,我都忍了一年了,現在總得按自己想法活活試試,就是再差還能差哪去,萬一牛逼了不就賺了,累歸累,有勁兒!”

我跟他大學一起畢業,一塊考研,一塊失敗,然後一起找工作,大西北的青春兩個特點:一、眼界小 二、心氣高。他不認命,死心眼的找有關設計的工作,坐著硬座各個城市到處跑,要經驗沒經驗要學歷沒學歷,傻小子一個,我呢就不斷給他鼓氣加油,因為我不覺得我跟他比誰差,結果特別一目瞭然,畢業臨近,沒一家正規公司願意要他,而願意要他的工資開的連伙食費都懸。而現在,他在做設計!

我問他:“我以為你會和他們一樣,出來闖兩年回西北老家,買房娶媳婦生娃,咋就賭這一次了呢。”

“我看著大城市的所有都是奢望,更何況是車房,我又不想服輸,唯有拿嘗試努力拼條路出來,即是為了還沒冷掉的夢想,也為了爭取更大的可能性,誰都想買房,可不得量力而行嘛,我還年輕,房子再貴貴不過夢想,以後嘛,買得起了可能就不嘴硬了,哈哈哈!”

每一個活的有勁兒的人在別人眼裡都跟傻子一樣,又蠢又犟,我不知道他以後怎樣,可那又怎樣,再差也差不過現在的一無所有吧!

說這麼多,是想表達一個觀點,即使還在租房又怎樣?天底下總有愛你恨你的人,關鍵是自己想清楚了麼,你還是那個踏出校門時豪氣沖天想著闖出一片天的你麼?還是已經變成了卑躬屈膝拼命為升職加薪快速成長為油膩中年的你?是不是從追求理想變成了追求金錢?大多如此吧,畢竟生存是第一位的,我倒不覺得有錯,因為錢能讓淺薄的人更加淺薄,也能讓深刻的人變得更加深刻。

焦慮和改變一定程度來說是件好事,焦慮代表著不服氣和不甘心,沒有迫於生活歸於朝九晚五的平淡,改變代表著方向的微調,沒有撞南牆的莽撞,變得成熟穩重了。只要不把今天活成昨天,不把後天看成後年,我們活的就沒錯!

記得感謝自己曾經一路走來的磕磕絆絆,不管路有多彎,是對是錯,不曾經歷就不會有思考,讓我們繼續懷揣焦慮感恩告別著時間,大大的夢裡面,房子也只是記錄了一個重要的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