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錢幣鑑賞 南宋的古錢幣來找一找

南宋(1127~1279)

帝王:高宗(趙構) 在位時間:1127~1162 年號:建炎、紹興

發行錢幣及備註:建炎通寶、建炎重寶、建炎元寶、紹興元寶、紹興通寶

古錢幣鑑賞 南宋的古錢幣來找一找

古錢幣鑑賞 南宋的古錢幣來找一找

建炎重寶

南宋因為推行紙幣,因此南宋錢很難找到。高宗時鑄建炎通寶、建炎元寶、建炎重寶。通寶分折二、折三、小平,都是真篆成對。四川鑄的小平錢是仿瘦金體,初鑄背後穿上有一川字。當三錢有大樣的。

鐵錢背面穿上有利字的是利州紹興監所鑄。建炎通寶很普通,建炎元寶則價2000元以上。建炎重寶傳世不多,沒有發現有錯範錢。

帝王:孝宗(趙shen) 在位時間:1163~1190 年號:隆興、乾道、淳熙

發行錢幣及備註:隆興元寶、乾道元寶、淳熙元寶、淳熙通寶

古錢幣鑑賞 南宋的古錢幣來找一找

隆興元寶

宋高宗紹興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金主完顏亮領兵大舉南侵,高宗讓位給太子趙昚,是為孝宗。孝宗登基後,改明年為隆興元年,始鑄隆興元寶(通寶)錢。 而就在此時,金主完顏亮在江北楊林渡渡江進攻採石,結果被宋軍擊潰,此正值金大定四年(公元1164年),金室內部發生宮廷政變,完顏雍乘機篡取朝政,自立為帝。消息傳來,南下的金兵也在瓜洲渡發生了兵變,殺死了完顏亮自行北撤。

政局發生了急劇變化,使南宋朝廷有了一個舒緩和喘息的機會,但對北方中原失地仍無力奪回。如果人們對孝宗不甚瞭解,但肯定會熟知著名愛國詩人辛棄疾,他雖主戰但又無力。他的一曲《水龍吟·登建安城》即在此時而作,寫出了“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的悲涼情景。也正是由於政局發生了重大轉折,孝宗於1165年(金大定五年)改年號為乾道元年,鑄行新的年號錢。因此,隆興元寶 (通寶)僅鑄行兩年即停鑄,相對來講,隆興錢存世較少。也可能就是因為這個原因,隆興元寶小平錢未能鑄行,僅存樣錢,也就更加珍罕了。此外,還有一種金質 隆興元寶小平錢,錢徑僅20毫米,是作為宮廷賞賜用的,鑄量相當有限,存世絕罕。

帝王:光宗(趙惇在位時間:1190~1194 年號:紹熙

發行錢幣及備註:紹熙元寶、紹熙通寶

古錢幣鑑賞 南宋的古錢幣來找一找

紹熙元寶

帝王:寧宗(趙擴) 在位時間:1195~1224 年號:慶元、嘉泰、開僖、嘉定

發行錢幣及備註:慶元通寶、慶元通寶、嘉泰通寶、嘉泰元寶、開僖通寶

開僖元寶、嘉定通寶、嘉定元寶、嘉定雜寶

古錢幣鑑賞 南宋的古錢幣來找一找

慶元鑄錢,銅鐵兩種,從小平到折三,也可能有大型錢。以紀年、記地為錢背特徵。慶元通寶折三錢鑄於慶元四年至六年。筆者現存一品,黑漆古傳世,飽經滄桑,傷 痕裸露之處,可見水粉紅色銅質光芒。正面上右下左旋讀,“通”字走之長尾,大有徽宗瘦金體遺風。背面穿上“永”,已見筆畫間斷損傷。直徑39毫米,厚 4.8毫米,穿口6.1米。外緣4毫米。銅錢下端連體方印,邊長23毫米。方印內篆書“悲庵”二字,似為繁體真篆。整體觀之,錢為印鈕,印為錢託。做工講 究,雕刻精細,似樣錢,似銅印。模稜兩可。

帝王:理宗(趙昀) 在位時間:1225~1264

年號:寶慶、紹定、端平、嘉熙、淳佑、寶佑、開慶、景定

發行錢幣及備註:大宋元寶、大宋通寶、聖宋重寶、寶慶元寶、紹定元寶、紹定通寶、端平元寶

端平通寶、端平重寶、嘉熙通寶、嘉熙重寶、淳佑元寶、淳佑通寶、皇宋通寶、開慶通寶、景定元寶

古錢幣鑑賞 南宋的古錢幣來找一找

大宋元寶

帝王:度宗 在位時間:1265~1274 年號:鹹淳 發行錢幣及備註:鹹淳元寶

臨安府錢牌--南宋後期

帝王:恭宗(趙顯) 在位時間:1275 年號:德佑 發行錢幣及備註:

帝王:端宗 在位時間:1276~1278 年號:景炎 發行錢幣及備註:

帝王:帝丙(趙丙) 在位時間:1278~1279 年號:祥興 發行錢幣及備註

古錢幣鑑賞 南宋的古錢幣來找一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