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人的姓氏來自中國?都是漢字書寫,“李姓”是唐太宗所賜?


韓國人本來沒有姓氏,在古代,朝鮮民族的祖先百濟、新羅分別在4世紀和6世紀開始使用姓氏。

由於受到中國文化的影響,所以韓國人的姓氏同中國人的姓氏很相像,但和中國的血緣沒有關係,僅僅為借用。

韓國姓氏通常由3個音節組成,即由朝鮮諺文發音的3箇中國字組成。姓在前,名字中有一個字通常代表輩分。

韓國的姓氏不到300個,但絕大部分人只採用少數幾個。最常見的姓有:金、李、樸、安、張、趙、崔、陳、韓、姜、柳和尹。 韓國四大姓氏金、李、樸、崔約佔全國人口的一半。

其中的李姓,源自大唐年間。朝鮮國王向太宗皇帝求賜姓。太宗大手一揮,賜姓李,這是李姓的由來。

新羅人聽說國王被賜姓李,皆歡呼:我王也姓李了,足見我王的血統高貴。在當時新羅人眼中,盛唐的李姓是不可輕易染指的,姓李自然代表了身份的尊貴無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