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不是为了不吃苦,是为了吃更高级的苦!

读书,不是为了不吃苦,是为了吃更高级的苦!

1

这个焦虑和功利的社会,把所有人和事都斩为两类:挣钱和不挣钱。如果挣钱,十恶不赦的人也是光鲜亮丽的,偷鸡摸狗的事也是理所应当的。

如果不挣钱,纵然你浩然正气、日行百善,你的人设也是废柴,你的经历也是反例。

比如一个大学生,苦读几十年,花费百十万,毕业拿着一天100的薪水,过的捉襟见肘。

曾经的初中同学王二狗,早早辍学拥抱社会,成为了搬砖的熟练工,拿着一天300的工资,干完活几瓶啤酒一碟卤肉,老婆孩子热炕头,过的惬意满足。

人们就会说,你看读书又能怎么样?钱挣的不多,还耽误讨老婆抱孩子,事事落后。

过了几年更不得了,王二狗从一个搬砖工变成了小包工头,一天最少挣1000,手底下的一帮小工想骂就骂,好不威风。

毕业生从职员混到了主管,工资翻了一番,操心的事翻了几番,管着2个实习生不能打不能骂,还经常帮倒忙,推倒重来的活都是他一个人扛。

过年回家,大学生见到王二狗,王二狗扑面就问:今年生意不景气,才挣了50万,高材生你挣的一定比我多吧?

大学生念着同学情谊老实巴交的说:我收入不到10万。

王二狗得意的笑笑,一边剔着牙一边拍着同学的肩膀说:有事你就说。她媳妇儿一脸崇拜的红晕,挽着二狗的胳膊不由自主的紧了紧……

2

这是一个现实版的故事,而且这种故事会大概率的发生在很多人身上。

在我们的亲戚朋友同学邻居中,总有像二狗这样的人,书读的少,钱挣得多。

这本来是两个正能量的故事,不同际遇的人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奋斗进步,但是世人用功利的双眼,轻而易举就屏蔽了挣钱少的人努力的价值,如果这个挣钱少的人还是读书人,人们就会连带贬低读书的价值。

生活都是艰辛的,苦难无法回避。在社会上打拼,每一分钱都是劳动所得。但不同的是,同样是吃苦,内涵却大相径庭。

二狗要吃体力的苦,要在与市井周旋中整日骂骂咧咧,要学会要账的技巧,揽生意的套路,要有酒桌上喝到趴在桌子底下的豪气。二狗挣钱不容易。

大学生吃的苦不仅不会少,反而会更多。同事都受过良好的教育,学历有更高的,经验有更足的,办公室政治要拎得清,上下级关系要捋得顺,能力要足够匹配职责;市场竞争激烈,业绩压力日日高悬,稍有不慎就会业绩落后,降级降薪,甚至失业。

如果这个大学生选择创业,会有极大的可能选择知识密集型行业,做教育、做咨询、做互联网、做电商、做新媒体、做知识付费……相比于传统行业,更要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繁杂琐碎的运营,人才招募、市场营销、团队管理、企业发展等诸多问题都要解决,怕是一天24小时劳碌也忙不过来。

即使成为公务员,如果稍想有所作为,也难以轻松的混日子。要升迁,天时地利人和,智商情商背景缺一不可;甚至长远考虑,如果铁饭碗的体制被打破了,要怎么样具备随时离开的能力。

3

连岳说:受了再好的教育,以为大学毕业,就可逃避辛苦,世界就要宠你,那一定是慢慢坠入底层。

真正因为读书受益的人,一定不会觉得读书就是高高在上的,相反,读书后的焦虑是更多的,吃的苦也是更高级的。

物质富足的时代,吃苦受累换来生存是没有问题的想要及时行乐小酒小肉也是容易的,但知识赋予的思维,要我们去追求财富、地位、荣耀,并在追求这些东西的过程中实现初心理想和活着的价值,然而在有限的人生里触及梦想的万一,绝不会像探囊取物般容易,一定是在成败的囹圄中不断的突破局限,撑大胸襟,承担绝望,在一条不归路上坚持不懈的结果。

所以,这条奋斗之路,已经不单单是体力、脑力的拼搏,更成为了格局、意志、思维的锤炼。选择了这条不归路,就选择了吃更高级的苦,承担更为艰辛的人生,以此来收获更高级的人生意义。

我的孩子,我会告诉他要去吃读书的苦。即使读书工作了拿着微薄的薪水在办公室政治中背黑锅,也好过早早步入社会在市侩中骂骂咧咧数着钞票。我不能让他一定成为谁,但我希望他成为尊重读书,不羡慕王二狗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