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課教師的痛楚:同工不同酬,晉級無希望

教育是我的主業。今天,我聊聊代課教師的問題。

在公立學校,有正式在編教師和代課教師。

正式在編教師有省編制和縣編制兩種。省編制由省財政出錢,縣編制由縣財政出錢。

代課教師在1984年以前叫民辦教師。1985年教育部不允許再出現民辦教師,但一些偏僻山區缺少在編教師,只好臨時聘請編外人員上課,稱為“代課教師”。

代課教師是時代的產物,是師資不足而聘請的臨時工。

代課教師在西部地區和偏遠農村,撐起義務教育的歷史責任。據報道,西部地區代課教師約佔教師總數的20%。

代課教師的痛楚:同工不同酬,晉級無希望

代課教師和編制教師同工不同酬、待遇不對等。待遇不同在於:

1、工資水平差距大。2008年以前,有的地方代課教師工資由鄉鎮財政撥付。代課教師工資不超過在編教師的1/3。在編教師的薪酬起碼是代課教師的3倍。

2、享受福利少。每年教師例行體檢這種福利,有些地方代課教師也沒有資格享受。

3、五險一金幾乎沒有。有些地方的代課教師保險,社保,獎金是沒有的。法律上,沒有“代課教師”這一概念。代課教師要依法維權,難度很大。

4、代課教師沒有晉級資格。在編教師可以晉升高一級的職稱,然後可按職稱加工資。而代課教師是無法晉級的。

5、代課教師工作不穩定。作為臨時工,代課教師隨時會被解聘,因此精神壓力特別大。而編制教師如果不違紀,是不能無故解聘的。

代課教師的痛楚:同工不同酬,晉級無希望

2009年,廣東開始“代轉公”工作。廣東凍結代課教師名單,專心致力於解決5.8萬名代課教師問題。根據省統考的成績,決定代課教師的四種出路:轉為公辦教師、轉為在編教輔崗位、轉為合同聘用教師和辭退。

然而,現實並不容樂觀。一年下來,廣東代課教師的總數僅下降1萬名。

有些地方,以財政緊張為藉口,寧願空編也不給代課教師轉正。有的地方採取清除的極端辦法,來解決代課教師問題。

代課教師是廉價勞動力,是一個無助的失落的弱勢群體,薪酬是他們永遠的痛楚。

我們不該忘記,代課老師付出的青春年華與一生心血,他們是可敬可憐的人。

我相信,隨著事業單位雙軌制的廢除及改革的推進,很快可達到“同崗同酬”的良性階段。

——我是“小李滔滔”,謝謝您的關注,點評,轉發!

代課教師的痛楚:同工不同酬,晉級無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