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終於明白為什麼韓國會誕生三星這樣的企業……

不知從何時起,我們似乎失去了向對手錶達敬意的勇氣,我們喜歡在自己的世界裡孤芳自賞;如果有人向對手錶達敬意,他得冒著被指責“沒骨氣”的風險。事實上,優秀文化是人類共同的財富,超越一切國界、制度以及民族情感。


自信是人類最美好的品格之一,自信的人落落大方,談吐得體;人無自信,“口將言而囁嚅,足將行而趔趄”。

但有一種自信並不是我們想要的,那就是:夜郎自大。

中國近代史把魏源稱為“睜眼看世界第一人”(也有人說是林則徐),背後的邏輯是:中國人終於開始抬眼看外部的世界。在過去近七個世紀裡,我們一直生活在“天朝大國”的夢幻裡。

魏源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意即中國人應該有“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懷。

事實上,向對手錶達敬意,絕不意味著臣服,亦非意味著失敗;相反,建立兼容幷包的心態,是一種自信的表現,學習對手才能超越對手。

美國作家安布羅斯.比爾斯說得好:“勇敢者尊重勇敢者”。

不願意承認對手優秀,並不會讓自己變得強大,反會讓人陷入低級自信無法自拔。

優秀文化成果是全人類的共同財富,並無國界與政體之分,正確的態度是:向任何優秀的文化學習,而不是問它來自何處。

中國歷史上不乏尊重對手的案例:

三國時的曹操是一代梟雄,世謂“亂世之梟雄,治世之能臣”,他給人留下的最深刻印象,當屬對人才的惜愛——哪怕這個英雄就是和他對陣的敵人。

比如那次,在景山頂上,曹操看到對方一員大將所到之處威不可擋,急問左右此人是誰,曹洪告訴他是常山趙子龍,曹操嘆曰:“真虎將也!”遂傳令各處:“如趙雲到,不許放冷箭,只要捉活的”,顯然,他想得到趙雲為己所用。

關於向對手錶達敬意,中國人最為津津樂道的故事是這樣的:東北抗日將領楊靖宇犧牲之後,日本人剖開了他的胃,發現裡面填滿了破棉絮,不由得對他肅然起敬。

中國人講這個故事的本意是:你看,連敵人都對我們的英雄佩服得不行。以此佐證我們的英雄多麼了不起。事實上,這個故事還有另外一個思考的角度,那就是:日本鬼子敢向自己的敵人表達敬意,折射出了什麼?

我們對英雄的理解常常有很大的侷限性,普遍帶有強烈的階級或民族色彩,鮮少從普世價值的角度出發。

我們不敢向對手錶達敬意,但美軍敢。

在美國夏威夷卡內奧赫灣海軍基地,有一座日本海軍軍官紀念公墓,紀念的是一個叫飯田房太的日本戰鬥機飛行員。在珍珠港戰役時,飯田的飛機被擊中,他放棄駕機返回航母,折回繼續戰鬥,最終戰死沙場。後來,美軍在飯田戰鬥機墜毀的地方立了一個紀念標誌,以讚賞這位陣亡飛行員的勇敢。

美軍的邏輯是:這是一個為自己國家犧牲的軍人,值得向他表達敬意。

很難想象這樣的事情會發生在現代中國的價值體系裡。

如果有一天,我們也能夠坦然地向對手錶達我們的敬意,那麼,我們距離贏得對手尊重那一天就不遠了。

商場猶如戰場。我們和對手的競爭,從來不啻是單向度的競爭,還有相互學習的成分。因此,“競爭”常常被有遠見的企業家表述為“競合”——不僅競爭,還有合作。

什麼是真正的成功?不是你的市場佔有率有多高,也不是用戶對你的評價有多好,是你是否贏得了對手發自內心的尊重。

正是懷著探尋三星成功秘訣的心態,我於日前走進了這家全球最大消費電子與家電企業。

我終於明白為什麼韓國會誕生三星這樣的企業……

誠如一位朋友所說,三星能成為全球最大的家電企業,必定有其理由。

那麼,這個理由是什麼?

我曾於2013年寫過一篇文章——《中國為什麼生長不出三星?》,站在中國社會的角度旁觀三星成功之道(該文被收錄於當年出版的《中國經濟迫切十問》一書)。那是我對三星的遠觀,而這一次,我將近距離觀察、感受這個企業。

當然,期待短短的三、四天行程洞察一個企業並不現實;但是,近距離的觀察和感受,有助於我們從細處發現遠觀不能發現的價值。

這次參訪,三星給我留下的最深刻印象,當屬這個全球最大家電企業基於未來科技的前瞻性佈局,以及它強大的工業設計能力。顯然,三星希望以此奠定未來若干年仍能霸踞全球的競爭優勢。

我試戴了一下,面前有一幅世界名畫,戴上被貼了不透明塑料薄膜的眼鏡(模仿弱視人視力)之後,眼前一篇模糊,名畫完全看不見了;戴上這幅新概念眼鏡,稍稍旋轉右邊的旋鈕(有點類似於望遠鏡對焦),眼前那幅本來完全看不見的世界名畫,漸漸清晰起來……

據稱,這款眼鏡已經被許多弱視群體機構訂購。

C—LAB的使命是為三星尋找家電、消費電子以及芯片、面板產業之外的增量市場,類似於中國的美的集團佈局的“第二跑道”。

三星彩電和生活家電,也是本次向中國媒體重點展示的對象,從將於明年上市的新款量子點電視,到將於明年投放市場的新型冰箱、洗衣機、空氣淨化器及掃地機器人等等。

比如,三星向我們展示了將於明年上市的洗衣機。這款滾筒洗衣機採用滾筒和背板雙動力相向轉動模式,是對洗滌水流的重新設計,非常像人用雙手搓揉洗衣的模式。三星的介紹也很形象:“如果說過去的洗衣機是一隻手洗衣服,從這款洗衣機開始變成了兩隻手一起洗衣服”。

我終於明白為什麼韓國會誕生三星這樣的企業……

三星一款將於明年上市的冰箱,同樣給我留下深刻印象。據介紹,這款冰箱的開發是受到一個生活經驗的啟發:大多數人都有這樣的經驗,同樣是放在冰箱裡的啤酒,金屬罐裝總比塑料瓶裝要涼一些。受此啟發,三星研發人員在冰箱內部及箱門同時植入金屬面板,依此提升保鮮效果。金屬面板在冰箱內部使用,是個先例,打開冰箱,給人視覺上的感覺也很高檔。

中國媒體還和三星研發人員進行了簡單交流,聽取了三星電視二十年的變遷史,以及三星生活家電(主要指冰箱、洗衣機、空氣淨化器等產品)的設計理念及新技術應用。三星方面還安排我們參觀了新產品上市前體驗中心——此中心首次對媒體開放。

很多人對三星的印象,是它的產品設計感很強,有強烈的時尚感、科技感,因此,工業設計是三星本次向中國媒體重點展示的對象。

我個人認為,從工業設計層面講,三星手機甚至比蘋果手機做得好。

前幾年,中國頗為流行“韓流”,三星堪稱“韓流”在家電及消費電子領域的代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中國家電產品的設計。

領先的科技,來自鉅額的研發保障,以及基於全球的研發佈局。

歐盟委員會發布的“2016年全球企業研發投入排行榜”顯示,三星電子連續三年位居全球第二;在電子電器行業,三星排名第一,2016年研發投入高達125.28億歐元,按目前匯率折算,約為987億元人民幣。這是一個巨大的數字。

華為是唯一躋身全球研發投入TOP10的中國企業,2016年研發投入為83.58億歐元。

三星電子在全球擁有34個研發中心,超過10萬項全球專利儲備,一個典型的說法是,“三星擁有的科學家,比整個首爾大學的教授還多”。

此前,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曾經說:“中國家電企業和三星差距在10年以上”。

事實上,我更願意將三星放在整個韓國社會的大背景下來觀察,在我看來,韓國之所以能夠成長出三星這樣的企業,和韓國社會的文明進步息息相關。

我認為,韓國人強烈的民族自尊心,必須戰勝對手的鬥志,以及對細節的專注,是成就三星企業的文化根源。

這一點,在韓國男足和日本男足對陣時,表現得尤為明顯。

別的不談,只談幾處我感受比較強烈的細節:

參觀三星C—LAB未來技術孵化實驗室的時候,負責人給我們非常詳細地講解了新技術孵化的全操作流程,我發現,流程演示背板的設計與製作,非常精細而美,帶有強烈的設計感、藝術感。

在首爾的烤肉店吃飯,大多數時候需要脫掉鞋子,所以,進去的時候鞋子脫在門口亂七八糟,但是,當我們吃完飯出來發現,鞋子已經被整整齊齊擺放好了,而且是朝向便於你穿的方向。

住在新羅酒店,我早上喝了幾口瓶裝水,順手把剩餘的水放在了床頭,晚上回到酒店的時候,我發現那瓶水的旁邊多了一支口杯,而且用塑料片蓋著。

首爾街頭不少樹,近期都掛上了細密的小彩燈,晚上火樹銀花的非常好看,導遊說首爾已經有聖誕節氣氛了。仔細觀察你會發現,那些小彩燈掛得非常細緻,延伸到一棵樹的每一個枝丫;在國內,我們給樹掛彩燈,通常是隨便在樹幹或樹枝上隨便繞幾下就完了。

我們乘坐的旅遊大巴玻璃總是透亮的,這讓我這個喜歡拍照的人心生歡喜,因為我喜歡在汽車行駛的過程中抓拍街邊的風景。在國內,我們的大多數車窗玻璃不適合拍照,上面往往蒙著一層灰塵,或者印著一些模糊的手紋。

新羅酒店的窗戶一塵不染,我在朋友圈發的朋友說不錯的照片,有幾張是透過酒店窗戶拍攝的——當然,這個也許說明不了太多問題,畢竟新羅酒店屬於比較高端的酒店。

首爾街上的汽車普遍比較乾淨,像剛洗過的一樣;目光所及,城市的建築大多也很乾淨,說明這個城市的空氣不錯。

首爾街頭的小店,大多看起來不錯,甚至有設計感;尤其晚上,透過燈光望過去,有一種溫暖的感覺,會讓人生出推門進去坐坐的慾望。

在首爾參觀,幾次往返漢江,每一次我都會仔細地看漢江的水。漢江的水清的——雖然談不上清澈見底,至少在國內,你在任何一個城市都不可能看到如此清的河水了。

我感覺韓國人普遍比較注重個人妝容,這一點和日本人類似。我想,這可能和社會發展到比較高的階段有關。我相信未來幾年,中國人尤其是年輕人,也會越來越注意個人形象的塑造。

我不厭其煩地講述這些細節,只為說明一個淺顯的道理:一個注重細節的國民,一定是一個追求完美產品的國民。

我一直相信,精緻的環境會滋養精緻的人,精緻的人會創造精緻的產品,精緻的產品能營造更加精緻的生活。

我終於明白為什麼韓國會誕生三星這樣的企業……

因此,三星誕生在韓國並不讓人奇怪。對於三星企業的觀察,我們不應獨立於這個國家的大環境之外,否則,你可能看不清楚,看不全面。也許三星早期的成長具有偶然性,但是今天,我更願意認為是一種必然。

必須承認,三星這幾年在中國的表現並不是很好,與其在全球市場的地位頗不相稱。多數人的解釋是,三星在其他市場沒有碰到像中國這麼多的本土對手。

我認為這個解釋有點牽強。事實上,三星在歐美市場面對的對手,一點也不比中國本土更弱,甚至還要強一些。我認為,三星擁有強大的產品力、品牌力,卻未能贏得強大的市場地位(一度有過,現在似乎失去了),三星應該從產品戰略、品牌戰略、營銷戰略三個層面檢討一下。

三星方面表示,未來三星瞄準的是中國高端消費群體,這固然是迎合了中國社會發展的大勢,又何嘗不是不得已而為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