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四小龍,究竟誰會成為龍頭?

长江四小龙,究竟谁会成为龙头?

长江四小龙,究竟谁会成为龙头?

鄂皖贛湘,坐斷長江,中國最具潛力的增長極。四省爭霸,由來已久,中四角戰略,烽煙四起,難以定格。特在九個領域截取相關數據,對長江中游四省進行深入比較。一時勝負遠非終點。四省應互為彼此的鏡子,照耀出自身的不足,互相學習,互相借鑑,並開眼看世界,改變當下,擁抱未來。軟魅力,硬數據。既有情懷,亦需邏輯,雙劍合璧,方為完美。

1、經濟總量

湖北GDP:36522.95億元,增長7.8%。


湖南GDP:34590.6億元,增長8.0%。


安徽GDP:27518.7億元,增長8.5%。


江西GDP:20818.5億元,增長8.9%。

論總量,湖北遙遙領先,湖南安徽次之,江西居後。

輪增速,則正好相反,江西最快。比上年增長8.9%。

若論人均GDP,湖北61882元,湖南50563元,安徽:44206元,江西45187元,

湖北最富裕,安徽居末。

2、城鎮化率

湖北:59.3%。


湖南:54.62%,


江西:54.6%,


安徽53.5%,

都超過了50%。

湖北城鎮化率最高,安徽最低。

3、第三產業佔比

湖南: 48.4%


湖北: 45.2%


江西: 42.7%


安徽: 41.5%

四省均低於全國平均水平,說明處於工業化中期,發展尚不充分,潛力大。

湖南最高,安徽最低。

4、工業比拼

湖北:13874.2億,增長7.2%。


湖南:11875.9億,增長7.0%。


安徽:1.15萬億,增長9%。


江西:8119.2億,增長8.8%。

整個長江中游四省均處於工業化加速時期,都是承接東部產業轉移最主要的腹地。是中國未來大眾製造的必爭之地。

湖北工業規模最大,工業倍增計劃基本成功,躍升為中國五大工業省之一。

湖北成為中國汽車生產和銷售重地,沿海家電產業轉移重地,通訊和光纖生產基地等。湖北的工業企業,個子比較大,形成了一些汽車、鋼鐵等眾多超過千億的產業集群。其中,寶武鋼鐵,二汽為千億企業巨頭。

此外,湖北科研實力強大,大學數量雄踞全國第一,綜合創新指數位列全國第七。北斗芯片,量子導航等在初步崛起。光谷的光纖以及其它產業,也建成規模。

同時,未來,隨著高鐵時代的深入,湖北是長三角和珠三角產業轉移的交匯之地,地理條件雄霸天下,在中國擁有無與倫比的優勢,湖北將成為工業和服務業並重,投資與消費並重的省份。預計武漢將在二十年內,崛起為中國五大城市乃至三大城市之一。

湖北的製造業整體實力雄厚,但是高技術製造業佔比不足,製造業水平與中部其它省份處於同質化發展階段,沒有形成產業落差,暫時無法成為中部之王。

湖南工業規模僅次於湖北,而且民營經濟的勢力比湖北更強勢。

非公經濟企業的增加值佔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達到76.2%。在具體產業中,裝備製造業強勢,獨霸長江中流,三一重工,中聯重科馳名全國。金屬礦物和菸草也比較強勢。

安徽近年通過皖江城市帶,大規模承接長三角產業轉移,成績顯著。形成了六大主導產業。其中,裝備製造,家電和戰略新興產業崛起迅速。汽車製造下降。

江西工業總量小,而且沒有形成超千億的產業集群,這是江西和湖北最大的區別。

初步形成了電子、汽車、電器機械,醫藥和農副食品五大主導產業。其中,前四大產業增長均超過10%,勢頭強勁。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增長也超過10%。

江西裝備製造業佔規模以上工業比重最高,達到25.6%。新能源汽車增長1.5倍,光纜增長51.2%,勢頭兇猛。有色金屬和汽車產業,也逐步在全國範圍崛起。江鈴汽車未來五年有望成長為千億巨頭。

5、固定資產投資

湖北:31872.57億,投資佔GDP比重: 87.3%


湖南:31328.1億,投資佔GDP比重:90.6%


安徽:29186億,投資佔GDP比重:106%


江西:21770.4億,投資佔GDP比重:105%

固定資產投資的增幅,均超過10%,屬中國增速最快區域,基礎設施投資,工業投資,均處於補課階段。

特別是工業投資,以及技術改造投資比重大,屬於良性投資,有效投資。

中國未來發展,最大潛力在於長江中下游。

长江四小龙,究竟谁会成为龙头?

6、社會消費品零售

湖北:17394.1億,與GDP的比值為:0.476


湖南:14854.9億,與GDP的比值為:0.429


安徽:11192.6億,與GDP的比值為:0.407


江西:7448.1億,與GDP的比值為:0.358

除湖北外,其它三省消費並不強勢,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佔GDP的比重,不足全國平均水平。

整體而言,長江四省處於大眾中低端消費階段,甚至江西的食品消費增長還在20%左右。

四省都開始消費升級,汽車消費,珠寶消費等開始迅猛增長。

7、財政收入

湖北: 5441.42億,增長9.4%,


安徽: 4858億,比上年增長11.1%,


湖南: 4565.7億,比上年增長7.4%,


江西: 3447.4億,比上年增長9.7%。

湖北一家獨大,湖南財政收入與其GDP比重比較小,潛力巨大。

從另一個角度看,湖南宏觀賦稅比較輕,江西安徽比較重。

8、吸金能力(本外幣存款餘額與GDP的比重)

湖北:存款餘額52352.4億,與GDP的比值:1.43


湖南:存款餘額46729.3億,與GDP的比值:1.35


安徽:存款餘額45608.9億,與GDP的比值:1.68


江西:存款餘額32324.9億,與GDP的比值:1.55

就資金總量而言,湖北最為雄厚,次為湖南、安徽、江西。

但是就吸金能力而言,最高的安徽,次為江西、湖北、湖南。

9、融資能力(上市公司數量)

湖南:116家


安徽:102家


湖北:97家


江西:39家。

湖南上市公司最多,顯示其產業集群優勢明顯,品牌效應顯著。新增達到17家,後勁巨大。

安徽經濟總量不大,但是發展迅速,上市公司102家,市價總值13504.2億,比上年增長27.5%。勢頭強勁。

湖北的上市公司97家,被湖南和安徽趕超,與其經濟實力不相稱。2017年度新增上市公司僅兩家。寶武鋼鐵合併,導致武鋼退市,少了一家巨型上市公司。

湖北的核心問題,是民營經濟不振,工業缺乏品牌。新經濟實力尚未崛起。

江西上市公司39家。產業集群少,且缺少重量級城市,未來需要加大南昌首位度,打造江西品牌。

长江四小龙,究竟谁会成为龙头?

格上財富:在基金業協會登記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十年深度研究,甄選陽光私募、PE/VC、海外基金等高端理財產品,為您的資產增值保駕護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