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壽螺;我來中國37年了,還沒怕過中國‘吃貨’

前段時間看到一個視頻,視頻內容是歐洲某國家遭到生蠔入侵,向中國吃貨朋友求助,看過這個視頻,在好笑的同時又發人深省。怎麼說呢,物種入侵對一個國家的生態系統破壞是比較嚴重的,這種現象並不侷限於單一的某一個國家。現在世界範圍內經濟貿易發展迅速,交通運輸方面也有了日新月異的發展,物種入侵已經是一個全球各個國家都必須要正視和麵對的一大問題。

在美國,亞洲四大家魚(青魚,草魚,鰱魚,鱅魚)因為美國引進來用於改善水生態系統,現在在美國各大淡水水域氾濫,讓美國人後悔不已;在澳大利亞,兔子橫掃整個島嶼,當地政府不得不使用藥物控制他們的繁殖能力;在歐洲,生蠔、鯰魚這些中國餐桌上的美食讓多個國家不勝其煩,這也帶出了最近在網絡上非常“振奮人心”的一種說法:中國吃貨可解決物種入侵。

福壽螺;我來中國37年了,還沒怕過中國‘吃貨’

鯉魚,小龍蝦,兔子,生蠔,都是不可多得的美味,誰攔著我,我跟誰急。好像只要吃貨們出馬,就沒有解決不了的物種入侵問題。但……現實一點說吧,既然是物種入侵,就不會只侷限於這一兩個“好吃的敵人”。

世界範圍內不提,在中國就有一個“入侵物種”是吃貨們解決不了的:福壽螺,這種生物原產南美洲,1981年引入中國,作餐飲養殖。幾年後,當地過度養殖的福壽螺味道不佳,銷路不好,被養殖戶們拋棄,釋放到野外,這種適應能力極強,繁殖速度極快的生物迅速侵佔江河、湖泊,田野。

福壽螺;我來中國37年了,還沒怕過中國‘吃貨’

福壽螺食性很雜,各種糧食作物、蔬菜和水生植物都在它的食譜中,而我們人類想要解決福壽螺的成本卻非常高,養鴨食螺是一個辦法,無奈一年8個月都在繁殖的福壽螺,鴨子根本吃不過來,下藥毒殺又會汙染水質,效率低,成本高。

如前所言,當初中國的養殖戶們引入福壽螺是準備把它們送上餐桌的,福壽螺本身含有豐富的各種維生素和礦物質,而且他富含高蛋白、低脂肪。但福壽螺有一個致命(字面意思)問題,攜帶大量寄生蟲,食用加熱不充分的福壽螺,有很大幾率寄生蟲在體內感染,從而引起頭疼、發熱,頸部僵硬等症狀;食用過多甚至會導致死

福壽螺;我來中國37年了,還沒怕過中國‘吃貨’

2006年,在北京曾爆發過一次大規模的福壽螺寄生蟲事件,從此吃貨們看到這種入侵物種便避之不及。在我們國內,爆炒田螺是一道公認的美味,可幾乎每年都會有專家提醒,吃的時候要看清楚,不要被無良商家換成“致命”的福壽螺。

這個例子恰恰就說明,靠吃貨來解決物種入侵有多不現實,目前我國有超過700種正式記錄在案的入侵物種(包括動物和植物),有的口感不好,有的攜帶病毒、寄生蟲,只有少數幾種比如小龍蝦、牛蛙、羅非魚走上了吃貨們的餐桌,而想要徹底解決物種入侵問題,還是等待全世界的動植物學家們去做好他們的工作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